1953年7月,抗美援朝勝利結束。
《朝鮮停戰協定》的背後,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共殲敵109萬,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抗戰勝利後,中國志願軍的首長與倖存的同志們準備帶英勇犧牲的烈士「回家」,將墓地遷至志願軍烈士陵園,卻遭到了朝鮮當地人民的「反對」。
這位「釘子戶」是一位朝鮮中年婦女,身邊還帶着自己的小孫女。
為何她誓死不讓志願軍遷墓?
這墓地的主人究竟是誰?
這背後難道有什麼難言之隱?
「他」不顧反對加入抗美援朝
原來,墳墓的主人曾救過這位朝鮮婦女和小孫女的命。
婦女名叫朴真真,丈夫和兒子都為了革命而獻身,留下她孤身一人帶着小孫女過着艱苦的日子。
志願軍來到朝鮮戰場後,中朝人民打成一片,感情十分要好。
抗美援朝二次戰役後,厚顏無恥的美軍頻繁轟炸朝鮮的平民區,這裡大多數男丁都隨軍打仗去了,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和婦女兒童。
有一天,朴真真的家被喪心病狂的美軍轟炸,志願軍看到遠處的火光後第一時間趕來救火。
朴真真獲救後卻失聲痛哭,只因小孫女還在火場里。
此時,本就簡陋的屋子早已被燒得咔咔作響,彷彿下一秒就要被無情的大火所吞噬。
只見一位志願軍拿盆水從頭澆下去,身上都被水浸透了之後,毅然地衝進了火海中。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在場的人都為這位勇敢的志願軍所祈禱。
「出來了!出來了!」
有人呼喊着。
這位志願軍抱着朴真真的小孫女衝出了火海,所幸二人均未受傷。
朴真真接過小孫女後,緊緊地握住了這位英雄的手:
「謝謝你救命恩人!你叫什麼名字?」
這位英雄笑着說:「我姓志,叫志願軍。」
後來,朴真真的小孫女親切地叫他「志叔叔」。
志叔叔與朴真真一家由此結緣,關係越走越近,志叔叔親切地叫朴真真「阿媽妮」。
朝鮮語里「阿媽妮」是母親、媽媽的意思,也可以代指伯母、大娘。
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們都會說點朝鮮語,日常生活交流不成問題。
朝鮮從唐朝開始便受中國文化與政治上的影響,學習中文是趨勢;再加上朴真真的丈夫和兒子都為共產黨效力,她也學習了一些中文和英語。
志叔叔曾說,自己與阿媽妮朴真真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
他的母親是為了革命而犧牲,而朴真真的兒子也是。
陰差陽錯的命運使得他們一個失去了母親,一個失去了兒子。
二人惺惺相惜,志叔叔便認朴真真為「乾媽」。
朴真真和其他阿媽妮們可不是一般的家庭婦女,她們為抗美援朝戰爭付出了一己之力。
抗美援朝時期,中國在鴨綠江北岸準備了很多戰鬥物資,這些彈藥和糧食安放在北岸的集散點,需要通過運輸隊分配到各部隊。
如何將這些物資送去朝鮮,無疑是最大的問題,於是朝鮮的阿媽妮們充當起了「嚮導」和「運輸隊」。
美軍的敵機在夜間不間斷地巡邏,照明彈使得地上的人影都看得清清楚楚,一旦發現有運輸隊就派轟炸機無差別投放炸彈。
阿媽妮們熟悉地形,頭頂物資帶領志願軍走過一個個險山陡坡,軍用必需品才送到戰士們的手裡去。
志叔叔從抵達朝鮮戰場到犧牲,僅僅經歷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但就是這一個多月,他與阿媽妮朴真真經歷了許多事。
朴真真搶修山路雙腳被砸了,志叔叔就背着她下山;志願軍沒有物資和水,朴真真和阿媽妮們就帶着乾糧和水葫蘆去營地;下雪堵住了運輸的路線,朴真真和阿媽妮們就來鏟雪……
想到自己與朴真真的身世與命運,志叔叔曾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長白山萬傾松濤怒吼,鴨綠江千里波滔嗚咽。
中朝人民團結齊憤怒,趕走美帝侵略野心狼。」
1950年11月25日,狡猾的美軍突然搞偷襲,扔下大批凝固汽油彈。
凝固汽油彈有2000度燃燒液體流,從里往外燃燒,地上的石頭都能燒通紅。
炸彈四處開花,只用了幾分鐘的工夫,房屋就被燃燒化成灰燼了。
朴真真的好兒子、小孫女的「志叔叔」犧牲了,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朝鮮的戰場上。
得知他犧牲的消息,朴真真失聲痛哭,她失去了第二個兒子。
眾人不忍心跟小孫女說她最親愛的志叔叔已經犧牲的事,只是說他去前線了。
小孫女操着稚嫩的聲音說:「等志叔叔回來我還要給他背課文呢。」
志叔叔的遺體掩埋在了朴真真家後山上,她每天來打掃、清理,墳墓周圍連一塊小石頭、一根雜草都沒有。
對朴真真來說,小孫女的志叔叔是親兒子一般的存在,便也可以理解她為何拒絕遷墓了。
朝鮮人民好兒子的真實身份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對於朴真真來說,只是一個陪伴兒子「小志」普通的一天,沒什麼特別的。
她拿着水葫蘆在墳墓旁洒水,並培上了新土,嘴裏念叨着:
「小志呀,咱們把美國飛賊趕跑了,你能看見嗎?」
說罷,阿媽妮的眼中充滿了淚水。
這一天,志願軍的首長奉命來遷墳,還沒等戰士們動土,阿媽妮從遠處帶着小孫女跑來了。
「同志你好,這是我兒子的墳!」
朴真真一邊堅定地說著,手上的活也不閑着,拿着水葫蘆洒水。
首長耐心地跟朴真真說明情況,表示要將墓地遷至志願軍烈士陵園。
朴真真卻絲毫「不領情」,說道:「我兒子的墳誰也不許動、誰也不許挪!我老婆子活着一天就會守着這座墳墓一天,死了就讓我小孫女替我守着!」
首長親切地說:「阿媽妮,這是我們志願軍的墳,理應安葬在烈士陵園。」
朴真真急得語無倫次,都想飆「朝鮮語」了,拍着胸脯嚷嚷道:
「他是志願軍也是我的兒子,他為了朝鮮人民才犧牲的,他永遠地埋在我們朝鮮人民的心裏呀!誰也不能動!」
首長看着信誓旦旦的朴真真很是無奈,只好道出了實情:
「阿媽妮,這位志願軍烈士叫毛岸英,他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的兒子。」
朴真真怔怔地說不出話來愣了許久,抱着首長的胳膊失聲痛哭。
當年毛岸英參加抗美援朝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但他決心已定,堅決要去朝鮮。
為了不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不想受到「特殊待遇」,毛岸英給自己「更名改姓」劉秘書,「潛伏」在彭德懷身邊。
「劉秘書」的身份只有彭德懷知道,戰友都不知道毛岸英的真實身份,更別說朝鮮人民了。
毛岸英救下朴真真和小孫女時曾被追問姓名,他只是說自己叫志願軍,也不願意多透露一個字。
直到他壯烈犧牲,朴真真和小孫女還叫他「志叔叔」。
知道真相後的朴真真不再阻攔戰士們遷墳了,只是默默地對着墳墓施禮,無聲地流淚。
後來,阿媽妮含淚送走了恩人的遺骨,跟志願軍首長及戰士們一一告別,並虔誠地向中國北京方向連連鞠躬……
「我合格嗎?」
對於朝鮮人民來說,毛岸英是偉大的英雄。
可作為丈夫,他辜負了新婚不久的妻子:劉思齊。
1950年 6月,朝鮮內戰爆發。
在金日成提出軍事援助的請求下,毛澤東主席決定彭德懷挂帥出兵抗美援朝。
這時的毛岸英在北京機器總廠工作,得知帶兵入朝後第一時間向黨中央提交了參軍申請。
當時中央的很多領導都是不同意的。
因為毛岸英精通俄語、英語,又在蘇聯進修過,很適合參加新中國成立後的建設工作。
可毛岸英堅持要去,面對各方壓力,毛主席發話了:
「讓他去吧,我作為黨中央的主席,自己有兒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又派誰的兒子去呢?」
於是,彭德懷安排毛岸英加入了志願軍總部,擔任他的秘書兼翻譯。
入朝的前一天,毛岸英去醫院探望做手術的妻子,這一天剛好是他們結婚一周年紀念日。
毛岸英與妻子新婚的一年裡,二人聚少離多——這次劉思齊生病,毛岸英也沒抽出時間陪伴她。
毛岸英看着病床上的妻子,沒敢說自己要去朝鮮打仗,只是說要出趟差,不一定有時間寫信——劉思齊怎麼也沒想到這竟是兩人的最後一面。
也許是知道此行兇多吉少,從醫院出來後毛岸英去了岳母家,拜託丈母娘照顧妻子和弟弟岸青,還借了一塊手錶、一支鋼筆。
隨後,毛岸英又回到父親毛澤東身邊,父子兩聊到深夜。
毛岸英犧牲的事情,黨中央沒有一個人敢告訴毛主席實情。
當時毛主席的身體本身就不好,喪子之痛無疑雪上加霜。
1951年1月,在毛岸英犧牲後的兩個月後,毛主席才得知毛岸英犧牲的消息。
毛主席強忍着喪子之痛,只是緩緩地點了一支煙,安靜地抽着。
過了許久,才說:「犧牲的成千上萬,無法只顧及此一人。事已過去,不必說了。」
毛岸英生前經常在日記里捫心自問:「作為毛澤東的兒子,我合格嗎?」
這個問題在毛岸英心裏徘徊許久,也是這個問題讓他不斷要求自己做到更好。
毛岸英作為主席的兒子,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
不論什麼事,他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好、做到極致,只因自己是毛主席的兒子,他不想給父親丟臉。
毛岸英去世後,劉思齊問毛主席:「岸英作為您的兒子,他合格嗎?」
毛主席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合格,他是我的驕傲。」
毛主席去世後,中央警衛局整理他的遺物時才發現主席深深埋藏着對兒子的思念。
毛岸英入朝作戰時穿過的襯衣、圍巾、帽子都被毛主席珍藏了起來,連同兒子遺物一起被塵封的還有父親的思念與痛苦。
毛主席生前曾有一個願望,「去看看岸英犧牲的地方」。
2006年5月,劉思齊來到了朝鮮平安北道東昌郡大榆洞,替已故的毛主席完成了這個心愿。
陰陽兩隔55年後,劉思齊終於來到毛岸英犧牲地,此時的劉思齊已是七旬老人。
「岸英,我來了!」劉思齊聲音略有些顫抖,悲傷又低沉。
「岸英,這是我第一次來大榆洞,但也很可能是我的最後一次。我老了,不能再來看你了。」
在場人員無不動容,場面莊嚴、肅靜。
「中朝用鮮血凝成的友誼中有你的一份,你就在這裡靜靜地安息吧!」說罷,劉思齊為毛岸英祭上了家鄉的瀏陽河酒。
弔唁後,劉思齊提議在毛岸英犧牲地的松樹下立了一塊石碑,並擬了碑文:
「毛岸英同志是中國人民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長子。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於1950年11月25日,因美帝飛機轟炸犧牲於此處。」
2021年,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的愛國主義電影《長津湖》上映,票房遠超56億,成為中國影史票房冠軍。
電影《長津湖》中,多次出現了毛岸英參戰的場景,他主動請纓入朝、給彭德懷當秘書、壯烈犧牲,深深地影響着每一位觀眾。
雖然說真實的毛岸英無法用一部電影或藝術作品來展現,但通過這部電影能讓大家再次回憶起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無數個英勇無畏的志願軍、這段刻苦銘心的立國之戰,也是愛國主義系列電影的成功之處了。
參考文獻:
1. 毛澤東送毛岸英去抗美援朝的真實原因_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 毛澤東致親友的兩封家書_季世昌
3. 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毛岸英_新聞中心專題
4. 毛岸英簡介_中國軍網
5. 毛岸英:一部偉大機器的一個極普通平凡的小螺絲釘_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6. 毛岸英在朝鮮戰場的最後日子_門志坤
7. 揭秘:毛澤東得知兒子毛岸英犧牲後說了什麼?_人民網
8. 為毛岸英烈士轉發!67年前,他犧牲在抗美援朝戰場_中國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