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國國防部所屬微博公眾號「國防部發佈」消息,今年下半年徵兵8月15日開始至9月底結束。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在記者會上表示,繼續執行大學生參軍入伍保留學籍或入學資格、享受教育資助和退役復學後轉專業、免試「專升本」、考研加分等系列優惠政策,鼓勵高素質青年踴躍報名應徵。
本輪徵兵以大學生為重點,突出各級各類學校畢業生徵集,優先批准理工科大學生及「備戰打仗所需技能人才」入伍,且研究生畢業生及在校生應徵入伍年齡放寬到26周歲。
新一輪徵兵,研究生年齡放寬至26周歲
筆者認為,這次徵兵透露出的信息不同尋常,意味着徵集高素質人才參軍已成為我軍今後的新常態。
強大的軍隊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
「十年陸軍,三十年空軍,百年海軍。」建成強大軍隊所經歷的困難程度和付出的代價是難以想像的。
以我國海軍為例——由於執行任務多樣、活動範圍廣闊、兵種專業和技術裝備繁多且複雜,海軍實力是一國經濟、科技、教育(人才)、工業化水平最直接的體現。
中國航母電磁彈射器之父,馬偉民院士
一支航母戰鬥群需要數千人共同合作才能玩得轉,這就需要很多熟悉各個專業崗位的優秀人才。試想,一個文盲能擔當得起嗎?
海軍砥柱,中國福建號航母戰鬥群設想圖
理所應當,不光是海軍,象空軍、火箭軍以及戰略支援部隊這些高技術軍種,它們同樣渴求大批高質量專業人才。
兵員受教育程度對於軍隊而言非常重要,即便是陸軍,軍隊所涉及的大量專業技術和知識,比如地理、機械、彈道計算等等,都需要高中左右的文化程度才能實現和充分發揮戰鬥力。
我軍現役兵員文化素質構成分析
相比於成立初期我軍中普遍存在的文盲,今天,在中國實現大眾教育後,解放軍兵員素質有了極大提高,可謂天壤地別,現役兵員一般都可以獲得高中學歷,這點與世界主要國家軍隊基本一致。
有一份我軍新兵文化程度統計,大致分為四種情況:一是來自城鎮的新兵全部具有高中學歷,包括:職高、中專、技校畢業文化程度。二是少量來自全日制高校在讀生和大學畢業生,包括民辦大學的在校生以及高等學校接收的無學籍學生,這部分新兵的比例上升。三是農業戶口的新兵具有初中以上學歷。四是已經在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具有高中畢業以上文化程度的優秀青年。
我軍現役兵員文化素質仍然較低
進入21世紀,隨着經濟社會發展,作為社會基本單位的家庭也發生了較大變化,導致現在的兵員情況複雜,大多來自於獨生子女家庭。因此,儘管我軍在徵兵時,要求城鎮兵員的文化層次要達到高中以上,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真正完成高中學業的兵員,已經較難徵集到。
不少年輕人入伍是因為中途輟學,抱着到軍隊「鍛煉」的心態,以便將來能謀求到更好的職業,真正有文化高素質的青年們不屑於參軍,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從而造成現在的兵員整體文化素質仍然偏低,不適應信息化、智能化時代的軍隊發展和強軍要求。
圖片來源:軍中作者於網絡的公開論文
我軍軍官培養急需高質量人才
對解放軍的軍官的培訓尤其重要。根據公開資料,我軍軍官培訓主要途徑就是通過軍校來實現,如,大連艦艇學院等等。
相比士官和士兵,軍官教育在內容上更深入,面更廣,從理論到實踐,從技術到戰術,都要有所涉及。所以,各軍校,凡是對專業技術要求很高的課程,例如,數學、物理等課程的教師,他們都必須具備很高的文化素質水準。
士官雖然不是軍官,但對士官的培訓也要經過軍校教育才能擔任技術崗位。
很顯然,僅靠部隊現有條件已不能滿足強軍尤其是當前動蕩形勢下備戰對高素質人才的強烈需求。
我軍軍校
綜上所述,拓展大學生入伍渠道,招攬更多優秀人才參軍,第一,有助於解決部隊對高素質人才的渴望;同時,還能有效緩解大學生嚴重的就業壓力。兩全其美。事實上,近年來一大批優秀大學生參軍入伍,顯著改善了部隊兵員文化結構,為強軍興軍注入了新鮮血液。
強軍之路在於人才
當今世界,智勝於人,才能贏得未來戰爭,「強軍」不僅應在武器裝備方面能夠匹敵對手,更重要的是要有大批具備一流的科技文化素養人才。
強軍備戰謀打贏,關鍵取決於人才。所以,這就是我軍本輪徵兵瞄準大學生以及研究生的原因所在。
●作者申明:文中內容均來源於可查閱的公開資料,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