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石牌保衛戰的將軍英雄們(連載之三)

2022年06月30日00:32:13 軍事 1689

#抗日英雄#民族英雄#國家命運

致敬石牌保衛戰的將軍英雄們(連載之三)

(續前面之二部分)

三、石牌保衛戰的經過。

(一)、石牌保衛戰是整個鄂西會戰的關鍵之戰、核心之戰和勝利之戰,咱們不得不聊一聊這支中國軍隊和幾個關鍵性人物唄。

1.守衛長江要塞石牌地區的是「長江上游江防軍」,其核心軍隊是中國國軍五大主力之一、歷史最悠久的王牌第18軍,簡稱「土木系」第18軍,創始人就是被譽為「小委員長」之稱的陳誠將軍。


致敬石牌保衛戰的將軍英雄們(連載之三) - 天天要聞

陳誠將軍

陳誠是浙江青田縣人,蔣介石的正宗老鄉和心腹愛將,於1921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8期炮兵科,後來官至台灣行政院院長和副總統。

「土木系」是中央嫡系主力軍,第18軍是嫡系中的嫡系,也是陳誠的發家本錢。

這個第18軍有兩大王牌主力師,一個是陳誠一手帶出來的第11師,另一個是陳誠心腹愛將羅廣文一手帶出來的第18師。

2.第11師師長鬍璉將軍,陝西華縣人(今華州區),被毛澤東稱之為「狡如狐」的抗日名將,於1926年10月畢業於黃埔軍校第4期。

他參加「八.一三」淞滬會戰時是第18軍的一名上校團長,後來任第18軍的第7任軍長等職。


致敬石牌保衛戰的將軍英雄們(連載之三) - 天天要聞

胡璉將軍

他在解放戰爭期間,跟解放軍直接交手有3次:

第1次是任國軍第12兵團副司令官,淮海戰役司令官黃維被俘,但他戰敗幸運逃脫;

第2次是任重組後的國軍第12兵團司令官,在福建一帶邊戰邊退守台灣;

第3次是金門之戰,也就是解放軍葉飛兵團在台海發起的渡江戰役,他在台灣號稱「金門王」。

胡璉將軍的作戰風格是善於防守、小心謹慎和精明型的,「狡如狐」的特點還可以從後來的淮海戰役中看得清清楚楚。

3.第18師師長羅廣文將軍,同時是第18軍副軍長,因為覃道善將軍任職第18師師長還沒到位,石牌保衛戰就打響了,只好由第18軍副軍長羅廣文兼任他一手帶出來的第18師師長。

羅廣文將軍,重慶忠縣人,於1929年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炮兵科,在黃埔軍校任教官不久就進入陳誠的「土木系」。


致敬石牌保衛戰的將軍英雄們(連載之三) - 天天要聞

羅廣文將軍

他參加「八.一三」淞滬會戰時是第18軍第14師第42旅少將旅長,後來任第18軍第6任軍長等職。

羅將軍以整治「濫軍」聞名,治軍極嚴到幾乎不盡人情的地步。

民國二十七年九月,即1938年9月開始,他硬是把湖南地方部隊整合而成的「濫軍」第18師,帶成跟第11師並駕齊名的兩大王牌主力師。

羅將軍的作戰風格是鐵血冷酷、勇猛不怕死,屬於進攻悍將型的抗日名將。

羅將軍在陳誠「土木系」的實際影響力,排在陳誠、羅卓英之後屬於第3號人物,黃維、胡璉、周至柔等人都望其項背。

解放戰爭時期,羅廣文任過國軍第4兵團和第15兵團的司令官,他任將官以來跟解放軍直接交手有5次:

第1次是任第14軍(整編第10師)軍長,解放軍中原突圍時,他追打李先念和王震;

第2次是任整編第10師師長,助攻胡宗南攻打延安

第3次是任整編第10師師長,固守山西運城,解放軍第1次解放運城未成功,對手是共和國徐向前元帥、陳賡大將和王新亭上將;

第4次是任第4兵團司令官,解放軍第2次解放山西運城時,他馳援國軍其他部隊,對手是共和國徐向前元帥和王新亭上將。(解放運城是第3次才成功的)。

第5次是任第15兵團司令官,解放大西南期間,劉伯承鄧小平勸其起義過程中,他在重慶川東潰敗,對手是劉伯承、鄧小平和陳錫聯上將。


致敬石牌保衛戰的將軍英雄們(連載之三) - 天天要聞

紅岩第一作者羅廣斌是羅廣文將軍的胞弟

羅廣文將軍於1949年12月24日在成都率兵團起義,於1956年1月病逝。他有個胞弟羅廣斌,是長篇紅色小說《紅岩》的第一作者。

4.第18軍軍長兼巴宜要塞司令官方天將軍,江西贛州市贛縣人,於1925年9月畢業於黃埔軍校第2期,1937年5月任陳誠「土木系」第18軍第11師少將師長;參加了「八.一三」淞滬會戰,於1940年12月升任王牌第18軍的第5任軍長兼巴宜要塞司令官。

方天將軍在鄂西會戰之後,升任第20集團軍副總司令官等職;解放戰爭期間,任過國民政府參謀部參謀次長、副參謀總長、江西省政府主席等職,贛州解放前夕就去了台灣。


致敬石牌保衛戰的將軍英雄們(連載之三) - 天天要聞

方天將軍

方將軍在解放戰爭期間,沒有跟解放軍直接交過手,他治軍也嚴,是作戰風格屬於悍將型的抗日名將。

5.第六戰區副司令長官兼長江上游江防軍總司令官吳奇偉將軍,廣東大埔人,於1919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6期步科。

他比陳誠早兩屆畢業,跟葉挺、薛岳、張發奎、鄧演達、顧祝同余漢謀等牛人是同期的同學呢。

吳將軍在北伐戰爭中,任過第12師師長,「九.一八」事變後,升任第4軍軍長,參加過第4次第5次對江西蘇區的「圍剿」,1937年10月任第19集團軍副總司令官兼第4軍軍長。


致敬石牌保衛戰的將軍英雄們(連載之三) - 天天要聞

吳奇偉將軍

他率第4軍參加了「八.一三」淞滬會戰,獲得「鐵軍」稱號,並升任第9集團軍總司令官;

武漢會戰序列中的萬家嶺戰役(又稱德安戰役),他是前敵總指揮,第9集團軍是主力參線部隊,曾重創日軍第106師團,全殲日軍4個聯隊。

抗戰勝利後,吳奇偉將軍當選國軍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任過湖南省政府主席兼湖南省軍管區司令官;1948年8月任華北「剿總」副總司令官,1949年5月策劃粵東起義,受到毛澤東的熱烈歡迎。

吳奇偉將軍,是一位作戰風格屬於身先士卒、勇猛不怕死的悍將型抗日名將。

6.蔣介石對第六戰區的成立、主要將領的配置、把最嫡系的中央軍王牌第18軍部署在石牌要塞的最核心最關鍵的地區,就可以看出長江要塞石牌的重大戰略地位;

自然也可以看出石牌保衛戰勝利對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重大意義。


致敬石牌保衛戰的將軍英雄們(連載之三) - 天天要聞

蔣介石

同時可以看出,陳誠、吳奇偉、方天、羅廣文、胡璉這5位戰將在蔣介石心目中的地位和份量。

現在許多文章大肆褒揚胡璉將軍在石牌保衛戰的功勛和作用,或多或少的貶損或者不提陳誠、吳奇偉、方天和羅廣文這4位抗日名將的功勛,是不客觀不公正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需要真相啊。

(二)、石牌地區的兵力部署和保衛戰的經過。

1.在日軍準備發起第三期作戰之際,重慶最高統帥部電令江防軍總司令官吳奇偉:「死守資丘、木橋溪、石牌要塞一線,拒止敵人,並指定1個師死守石牌要塞」。

王牌第18軍三個師部署如下:兩個主力師駐守石牌陣地,其中胡璉的第11師死守石牌要塞正面,羅廣文的第18師死守石牌要塞右翼牽牛嶺一帶;吳嘯亞的第34師守衛天台觀一帶。

同時,預備第5師調至峽口一帶待命,第67師從第10集團軍回歸原第86軍建制,歸江防軍指揮。

其他部隊則層層布防梯次阻擊日軍。


致敬石牌保衛戰的將軍英雄們(連載之三) - 天天要聞

2.保衛石牌要塞,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和民族存亡,根據最高統帥的指令,江防軍總司令吳奇偉命令「每位將官寫下遺書,做好殺身成仁為國捐軀的準備」。

羅廣文的長女羅佑群女士告訴筆者:當時的形勢很嚴竣很嚴竣,是一場非常慘烈的生死決戰,所以上面要求每位將官必須寫下遺書,中下級的軍官能寫也盡量寫,大家做好了戰死疆場的思想準備!

筆者每當想起那個情景,讀到這些家書都淚流滿面,何等的悲壯和為國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慨!一個國家和民族沒有英雄是萬萬不行的,英雄就是脊樑啊。

第11師師長鬍璉將軍,在上陣前連夜寫了五封絕命家書,並安排他的隨軍獸醫崔煥之(胡璉的老鄉)帶着家書離開石牌,說如果他成仁了就帶給或者寄給其家人,以與家人做別。

崔煥之在巴東把其中的兩封信交給了《掃蕩報》的記者,這位記者就在《掃蕩報》上發表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公報》、《中央日報》相繼全文轉載,胡璉一下就成了全國上下的英雄、報刊輿論的核心人物。相反地,陳誠、吳奇偉、方天和羅廣文這4位上司倒成為了陪襯人物。


致敬石牌保衛戰的將軍英雄們(連載之三) - 天天要聞

而其他將官的遺書都是按規定上交的,偏偏胡將軍的遺書以這種方式呈現在大眾面前,所以後來有一種說法是胡璉有做秀「沽名釣譽」之舉。

現摘錄胡璉將軍這兩份發表在報紙上的家書,讓大家感受其中的悲壯和血性吧。

(1).寫給妻子的:

我今奉命擔任石牌要塞守備,原屬本分,故我亳無牽掛。僅親老家貧,妻少子幼,鄉關萬里,孤寡無依,稍感戚戚,然亦無可奈何,只好付之命運。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當軍人為父報仇,為國盡忠為宜。戰爭勝利後,留贛抑回陝自擇之。家中能節儉,當可溫飽,窮而樂古有明訓,你當能體念及之。

十餘年戎馬生涯,負你之處良多,今當訣別,感念至深。茲留金錶一隻,自來水筆一支,日記本一冊,聊作紀念。接讀此信,亦悲亦勿痛,人生百年,終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歡樂。匆匆謹祝珍重。

(2).寫給父親的:

父親大人:

兒今奉令擔任石牌要塞防守,孤軍奮鬥,前途莫測,然成功成仁之外,當無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較多,有子能死國,大人情亦足慰。惟兒於役國事已十幾年,菽水之歡,久虧此職,今茲殊戚戚也。懇大人依時加衣強飯,即所以起拔頑兒靈魂也。敬叩金安。

(未完待續,見之四部分)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 天天要聞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就在早前,朝鮮已經接到了毛主席親自簽發的電報,明確表示中國將出兵援朝,並已做好準備。然而,朴一禹來到瀋陽後,並沒有就志願軍入朝具體事宜進行溝通,只是傳達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國軍隊立即過江,並說金日成現在德川,志願軍指揮部也應該設在那裡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 天天要聞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改編而成的第43軍,是解放戰場上,四野大軍的頭號主力部隊之一,為加快促進東北地區的解放立下赫赫戰功。在戰略追殲階段,第43軍與兄弟部隊共同南下作戰,參與衡寶戰役,和兄弟部隊共同重創白崇禧軍事集團。此舉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戰爭衝擊波,科技世界的重塑與變革。近期戰火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再次點燃,但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對地理和政治版圖的重新劃分,更是一場科技領域的無聲革命。戰爭的硝煙背後隱藏着科技創新的澎湃動力,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世界。首先,我們看到了無人機技術的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