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移民本身導致了反全球化? |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移民、全球化與反全球化

摘要

移民政策經常被描述為勞動力和資本之間或高技能和低技能勞動力之間的零和博弈

許多人把民粹主義政治家和民粹主義運動的興起歸咎於移民和/或移民政策。但本文認為在討論中缺少重要部分:移民是全球化的引擎,特別是對全球南方國家而言。

移民和移民網絡有助於擴大經濟市場,跨越國界傳播信息,增加貿易和投資流量。

本文進一步認為,許多學者在探討中存在因果倒置:與其說是移民減少了對全球化的支持,不如說是貿易、資金流動

離岸外包在全球北方(Global North)的精英階層和公民中減少了對移民的支持。

作者簡介:

David Leblang 弗吉尼亞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全球政策中心主任

Margaret E. Peters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政治學系教授

文獻來源

Leblang, D., & Peters, M. E. (2022). Immigr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nd Deglobalization).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25, 377-99.

本文作者 Leblang D., & Peters, M. E.

一、移民與全球化

長期以來,移民一直是公眾針對自然災害、糧食安全、貧困及壓迫等危機的一種解決方式。不論移民是個人還是群體行為,是由於推動因素(push factor,即阻止他人留在原地的因素)還是拉動因素(pull factor,即吸引他人前往他鄉的因素),這一過程都是東道國和來源國之間的重要鏈接。圖一描述了自1960年以來國際移民人數逐年上升的趨勢,圖二則反映具體的移民趨勢,其中從全球南方向全球北方移動的移民群體相對人數最多。在這一過程中,移民群體的物質和信息資本隨之移動。從而形成的社會網絡也成為傳遞信息,降低遷移成本的媒介,移民本身也成為全球化體系中商品和資本流動的渠道

圖一

圖二

據此,作者提出,移民人口是全球化國際體系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然而,全球化的趨勢下各國僅側重於自由化貿易資本的流動,卻仍把移民問題看作是各國內政問題。在被迫移民(forced migration)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戰暴露出,民族國家體系面對流離失所的民眾毫無準備,各國無法處理難民問題中的道德和實際爭端。在經濟移民(economic migration)方面,現代全球化的核心觀念是降低貿易和資本壁壘,而移民是全球化的衍生品而非計劃產物。倘若移民本身不是戰後國際組織計劃中的一部分,為何作者提出兩者之間具有重要連結?

二、移民與跨境資本主義

為解答以上問題,作者首先指出了國際貿易在理論與實際上的差異:首先,根據李嘉圖(Ricardo)的比較優勢理論,貿易中應該涉及廣泛的貿易夥伴,但事實上國家相對來說更多的進行國內而非國際貿易。其次,國際投資模型預測全球性的投資應該通過多樣化投資組合來規避風險,但實際上大量實證表明投資者更傾向於本國而非國際投資。造成這類現象的非正式障礙主要是在跨境貿易投資的信息匱乏以及薄弱的合同約束力,而移民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這類障礙。作者主要論述了以下方面:

第一, 移民影響全球貨物流通。歷史學研究表明,十一世紀的馬格里布(Maghrebi)商人,中世紀的猶太人,十九世紀的亞美尼亞人等均有隨着人口流動進行跨境商品貿易的行為。

第二, 移民通過僑民網絡減少高度不確定的資本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影響國際投資組合和外商直接投資FDI)。一方面,僑民網絡促進了來源國和東道國之間的熟悉程度,導致對特定國家商品和投資的偏好。另一方面,僑民網絡通過提供關於來源國的突出信息影響投資決策,通過分享投資機會及程序的信息降低交易成本

第三, 移民影響國際經濟援助。一方面,移民通過遊說東道國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向來源國輸送資金。另一方面,部分東道國將政府開發援助(ODA)納入防止移民政策(儘管其威懾力已被證偽)。

第四, 移民與祖國親友間的匯款正在成為國際資金流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圖三描繪了1980-2020年間匯入除中國外低收入及中等收入國家的外商直接投資,政府開發援助和匯款資金演變,圖表顯示,匯款(personal remittances)正在成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三

三、為何出現反移民趨勢?

倘若移民能夠多方面的有利於全球化發展,為何會出現反移民趨勢?作者指出,反全球化的過程中,移民問題是反對者關注的重要議題。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反移民的趨勢並非全球一致。圖四描述了移民支持率在美國,日本和歐洲國家近60年的演變趨勢。研究表明,總體而言移民仍受到諸多支持。儘管如此,以特朗普為首的反移民政客和例如英國獨立黨(United Kingdom Independence Party)的極右翼政黨仍在全球北方的許多國家受到歡迎。(註:圖a來自蓋洛普2021年對美國民眾的民調,問題是「您認為美國的移民人口比例應該維持、增加還是減少?」;圖b是來自JGSS對日本居民的調查問題:「您所居住的社區的外國人數量在增加,您是支持還是反對?」;圖c和圖d來自歐洲風向標調查數據問題:「當談及從非歐盟國家來的一名,您對他們的態度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圖四

作者指出,大量研究表明,全球化導致了精英人群對移民支持度的下降,尤其是商業精英,原因如下:

首先,全球北方對全球南方的貿易開放導致大量以低端勞動力為主的生產工廠改變僱傭模式。這些企業改為僱傭薪資更加低廉的移民勞動者,影響本國勞動人口對移民的支持。與此同時,這一過程造成了失業問題,並且導致市場薪水水平走低,從而讓未轉變的企業可以僱傭薪資更加低廉的本國失業人口,降低對移民群體的需求。

其次,全球北方國家內部的產業貿易不斷增長,生產力水平較高的「超級明星公司「(superstar firm)在犧牲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的基礎上加速發展,導致薪資水平下降。勞動密集型企業消亡,對移民的低端勞動人口的需求也隨之下降。

再次,海外生產力水平的上升同樣導致全球北方的商業群體對移民的支持降低。大量企業通過外商直接投資或者外包服務,將生產過程轉移至海外,從而減少了對移民至本國的勞工的需求。

最後,自動化生產和節約勞動力的科技產品影響企業對移民勞動者的需求。全球化中逐漸激烈的貿易競爭促使企業尋找高效化使用勞動力的方法,而一旦企業提高了勞動力使用效率,他們就更可能減少對移民的支持。

在商業精英人群對移民支持下降後,政客在制定移民政策時就可以考慮更加限制性的手段而無需擔心自己失去這類支持者(商業精英也是政客們的傳統盟友)。例如,美國的共和黨原本是支持移民政黨,在里根小布殊時期都大量赦免無證移民。然而,特朗普贏得了2016年共和黨提名及美國總統選舉,他旗幟鮮明的反移民立場並未讓他失去大企業家的支持。商業群體支持率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全球北方移民政策自十九世紀以來的收緊趨勢。

近年來,反全球化的趨勢逐步抬頭,諸多貿易談判停滯不前,特朗普主導的貿易戰和新冠疫情也讓許多跨國企業考慮重新布局全球貿易鏈。未來的研究應當思考這一趨勢如果大規模發展的話,會如何影響全球移民。例如,企業是否會重新選擇遊說本國政客施行更開放的移民政策?或者選擇持續發展自動化來改革勞動密集型產業?隨着依賴移民勞動力的服務型經濟的發展,對移民的支持率是否會增長?諸如今年日本對移民,尤其是服務行業移民的支持的增高是否源於商業界的遊說?

四、反全球化與反移民情緒的真正原因

全球化趨勢下,不僅僅是商業界對移民支持率的下降,還有右翼與極右翼政客政黨藉此獲得群眾支持。學界對於反移民情緒的來源存在爭議,提出的論點包括現實威脅,象徵性威脅,以及全球化的溢出效應(spillover effect)等。

現實威脅論認為,大眾對移民的看法是基於移民對經濟或國家安全的實際(或可感知)威脅。另一論點則關注社會福利系統,認為更多的移民會給東道主國家的社會服務系統帶來額外的壓力,導致更高的稅收或排擠(crowding-out)。但實際證據發現,移民也能夠帶來特殊技能,增加政府的稅收收入,且關於這些理論的實證研究結果並不一致。

因而,部分學者轉向關注社會公益問題,提出公眾的主要擔憂不僅是自身的收入支出,也包括移民政策如何影響整體經濟。例如,大多數人認為移民從低工資的美國人手中搶走了工作,因而反對低工資的移民,儘管移民實際上沒有這種影響。

另一非自身收益出發的論點源自於文化偏見。這一論點認為,移民在種族或宗教上的不同讓當地人感到威脅,擔心移民是否能夠被主流文化同化,或主流文化是否會被迫去適應移民。全球化帶來的經濟影響也會導致對移民文化關注的增加,從而帶來反移民傾向的增加。

最後,全球化的分配效應同時推動了對移民的反對和對極右翼政黨的支持。學者指出,失業等事件和經濟衰退導致的經濟焦慮增長會導致反移民行為上升,特別是在移民可能成為關鍵問題的地區。對當下經濟損失或對未來損失的擔憂引發對地位喪失的擔憂,促使人們(特別是白人男性)更加反對移民,支持極右翼政黨。因此,移民本身作為全球化的代言人(Moore, 1987),在政治活動,尤其是社交媒體中,成為了反全球化政治企業家們的替罪羊,背後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北方國家本身的產業結構轉型以及社會制度的脆弱。

五、總結

本文論述了移民網絡是國際經濟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全球化的重要基礎。在後疫情時代,國際經濟主序的維持的可能性依賴的不僅僅是國際機構,更是移民群體通過人與人連結搭建起祖國與東道國的橋樑。作者指出,人口出於工作、教育或其他目的的跨國流動,有助於傳播信息、規範和行為。這些聯繫加強了戰後機構帶來的國際秩序,即使在沒有這些機構的情況下,這一秩序也將因此維持。

編譯 | Leona

審核 | 崔一丁

終審 | 何升宇

©Political理論志

前沿追蹤/理論方法/專家評論

ID: ThePoliticalReview

「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