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英國的香港人,賭贏了嗎?

根據彭博社採訪,大多數香港人到英國前變賣了家裡所有的東西,拿着五十萬到五百萬港元的現金前往大英帝國,奔赴一場賭注。


為什麼說是一場賭注呢?


由於曾經被英國殖民,有些香港人對英國有着憧憬,認為那裡的草更綠。所以當2021年英國向香港放出BNO護照時,很多人都堵上全部身家,前往英國。有些因為香港國安離開法,有些人是為了給後代一個不一樣的生活,還有一些人是為了找個地方退休。



中國對這些人的BNO護照是不承認的,因此這些變賣家產的人,可以說是徹底切斷了與香港的聯繫,當然也包括很多還留在香港的親人。


英國發言人說:「BNO是一項史無前例的慷慨之舉,反映了英國對香港人民的歷史和道義擔當。約翰遜香港回歸25周年之際也信誓旦旦地說不會放棄香港。


但是英國究竟給了香港人什麼樣的擔當?BNO雖然可以讓他們在英國呆上五年,但是並沒法享受到英國人的社會福利,六年後才有申請英國國籍的資格,到時候能不能拿到國籍還是個未知數。


在這之前,很多香港有錢人使用投資簽證,這可能得花上百萬美元的資產。但是這一次,由於只要求申請人能養活自己6個月(一個人只需要兩三萬人民幣),對於存款、技能等沒有任何限制,因此很多普通的香港人也願意孤注一擲。但這些人沒有想到,他們的家庭是沒辦法負擔英國的移民生活的。


拿到簽證後,必須購買醫保等待至少16周拿到國家保險號之後才有找工作的資格,這期間一家大小就得吃老本,更別說其中很多人在到英國之前連BNO審核都沒完成,又要等上5個月才能拿到BNO,這樣算下來,很可能整整一年都沒有收入。如果這樣算的話,幾十萬的現金能抗多久?



一半人失業,很多人做臨時工


根據英國港僑協會(HKB)問卷調查的結果,十個人裏面有七個人是本科或以上學歷,超過一半的人在移民英國之前每月收入 30,000 港元或以上。很多人在移居英移居前曾從事金融保險業、信息傳播和教育等行業。


但是現實是,很多人陷入低薪和被剝削的工作。他們在餐館做清潔工、建築工人、運輸工人或臨時工,因為只有在這些地方才容易找到工作。


很多人說自己在去英國之前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即使是這些人願意做這類底薪又累人的工作,只有18.5% 的人找到了全職工作,仍然有一半的人還是處於失業的狀態。


去英國的絕大部人人都是有多年的工作經驗的。但是由於沒有工作、銀行、信用等各種記錄,很多人的英語能力也不達標,他們在香港的工作經驗不被承認,很多人沒法找到理想的工作。由於脫歐和新冠疫情的雙重打擊,英國現在急需的是批發零售業、行政服務、物流倉儲行業的工作,這與香港移民是供需不匹配的。


所以,雖然有些人會發現英國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但這些人畢竟是少數。


Enoch無家可歸


一位叫Enoch的香港人在接受天空新聞採訪時說,他在BNO通道啟動前就到了英國,身上帶的一萬英鎊(8萬人民幣)早就花光,現在已經沒有錢辦BNO護照和國家保險,沒有這些他也就找不到工作,只能流浪。


他覺得BNO是為有錢人準備的,他之前在香港的生活很好,現在他覺得被英國政府背叛了。



生活艱辛,也遭受同胞和英國人的白眼


即便如此,過去的一年,有超過十萬人申請了BNO護照。


由於BNO護照不被中國認可,很多人無法從香港銀行等機構提取退休金。


有報道稱,由於脫歐,歐盟的卡車司機不願到英國,英國急需100,000 名卡車司機。這導致商店裡的商品短缺。又加上新冠疫情的衝擊,英國現在正在遭受通貨膨脹、商品短缺和高失業率。燃氣上漲、肉價上漲,很多移民英國的香港人在網上叫喊自己已經不敢煲湯了。


在英國的華人社區也存在很大的分歧,分為『藍營』和『黃營』」,「藍營是那些捍衛現狀、忠誠支持中國政府的人,而『黃營』則相反。 2020年7月,來自「藍色」陣營的200個英籍華人組織發表公開聲明,支持《國家安全法》。


許多英國華人商界,都屬於「藍營」。因此最新一波香港人就容易遭到一些中國人的敵視。


除此之外,新來的香港人也同樣不受英國本地人的歡迎。英國剛剛經歷了300 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衰退,數百萬人因為疫情而在家,很多人因此有反華情緒。很多英國人擔心如此大規模的新移民會佔用自己的資源和設施。



買房難,租房更難


住房是這些人到英國面臨的最大困難。


由於住房、生活成本和尋找更好的學校方面的困難,這一批香港人傾向於選擇住在較小的城鎮,遠離傳統華人社區集中的大城市。


那些相對聞名的牛津、劍橋、愛丁堡已經遠超出大多數人的預算。倫敦以外的城市,包括英格蘭的雷丁和伯明翰以及蘇格蘭格拉斯哥,因其較低的生活成本而受到香港人的歡迎。就連被認為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小鎮斯勞(Slough)被重新命名為完美的通勤城鎮和「投資熱點」。


由於沒有當地的銀行賬號、工作記錄,房東通常都拒絕出租房子。因為英國政府對房東有規定,任命他們為內部邊防警衛,審核國外租戶是否有權住在英國。但是很多房東不了解BNO的移民身份。


36歲的Tom劉在香港從事房地產工作後,9月抵達倫敦後他信心滿滿地認為自己能在幾周內租到房。


但是由於不能工作,加上賬戶里只有6,5000港幣,他租不起倫敦東每月10800港幣的心儀單間(要預付6-12個月房租),只能租住在黑心房東的隔間里。這裡三間卧室被隔成六間,住着8個人,他要支付6300港元。


現在他在英國的的工資為17000港幣,這比香港人均29000港幣的工資低得多。


Aime 崔*、丈夫和兩個女兒在11 月抵達伯明翰。這家人從未去過伯明翰,但崔說她受到一位居住在英國的香港人發的一段視頻的啟發,視頻上展示了西米德蘭茲市的好學校和就業機會。


這家人帶來了200 萬港元,當時新冠病例激增,他們克服重重封鎖後最終到達。但很快,房東在發現崔和她50多歲的丈夫失業後取消了看房。


Mandy 梁、丈夫和兩個分別為 10 歲和 13 歲的兒子在1 月份帶着 400 萬港元的積蓄抵達英國,開始新生活。


在一位住在利物浦的朋友的推薦下,他們選擇在利物浦定居。原本他們計劃花一半的積蓄買房,但現在開始租房。


他們最終找到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並應房東的要求預付了12 個月的租金——127,000 港元。


崔說:「我擔心未來,我們能否謀生,能否給孩子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我每天都在想這個,」


據最新研究,持BNO護照的香港人中,有將近一半人已經得了抑鬱症或焦慮症。我想,這些人大概率沒有想到自己到英國來之後會是這樣的遭遇,但自己釀的酒自己嘗,旁人又能說什麼呢?

關注十一,和你一起發現時下熱點,暢聊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