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學:女星一天只攝入500大卡,一個月減10kg,卻留後遺症

韓女歌手Ailee唱功了得,演唱許多人氣韓劇OST,有「OST女王」之稱。她近日上節目中談到曾因外界對她身材的評價而使用極端方法減肥,卻因此損及健康,甚至唱歌都受影響!

Ailee透露因網友評價決心瘦給網友看,當時她為了瘦身一天僅吃約500大卡,菜單包括蛋白質100g+2杯蔬菜+一顆蘋果,而且一天只吃2餐。

雖然她因此在一個月內瘦下10kg,卻也因不健康的方式讓身體吃不消,最後連唱歌都沒力氣。而演出時為了維持鐵肺水準,使用了錯誤的施力方式,造成聲帶長囊腫,差點失去好歌喉。

節食減肥不僅會復胖,而且危害健康

減肥的方式百百種,不過依舊有很多人還是會選擇節食的方式。有人用水果代餐,有人用水煮菜代餐,有人用雞蛋代餐,反正就是想辦法讓自己的熱量攝入一降再降,直至減重效果明顯。

然而,不管用哪種節食的方式,剛開始一般都較為有效,往往在一、兩個星期里就成功減重2到3公斤,甚至減去更多。但一段時間後,就會出現所謂的「平台期」,不管再怎麼節食,體重就是再也降不下來,就會讓人產生放棄的念頭,又恢復原來的飲食習慣,結果就是復胖、恢復原有的走樣身材。


澳洲墨爾本大學的約瑟夫.普羅耶托(Joseph Proietto)教授所領導的團隊曾經進行一項實驗,找了50位肥胖的男女,以10周的時間,要求他們以節食的方式瘦身;結果這些受試者平均減少了約13公斤的體重,但是當1年之後再行測試時,發現所有受試者都平均復胖了5公斤。

像這項實驗的結果證明,絕大多數的人在靠節食減重一段時間後就會復胖,恢復原來的體重,甚至還會比以前更重。有一項研究數據顯示,在執行節食減肥計劃大約一年後,體重會恢復減肥最佳體重的30%到35%,而在4到5年之後,有90%的人會逐步恢復到原來的體重,甚至再更增加10%以上的體重。比如國外的一檔叫《超級減肥王》的節目,大部分「減肥王」後來都復胖了,且體重比減肥之前還要重。

更殘酷的是,像這樣仍不放棄靠節食減肥的人,就會陷入減肥─復胖─再減肥的惡性循環中而難以脫身。而且,節食減肥復胖事小,對健康會產生很大影響。

節食減重為什麼效果顯著?又為什麼會復胖?

在說節食為什麼會復胖前,先簡單說一說為什麼節食減重效果比較明顯。當我們開始節食,人體首先開始消耗「糖」、然後是脂肪與蛋白質。而這些物質中(尤其是糖)含有很多水分,水分減少了,體重下降也比較明顯。

所以節食減肥,雖然短期內看起來效果顯著,但那只是假象,因為減掉的大部分體重都是水分,一旦恢復飲食,體重立刻恢復。而體重反彈,就是因為基礎代謝的降低導致的。

基礎代謝率是維持人體重要器官順利運作所需的最低能量,佔了人體熱量總消耗量的65%。而節食就會造成基礎代謝率的大大下降,進而讓攝取食物之後,在體內消耗能量減少,使得體內被迫儲存的能量更多了,自然就會變胖了。

當然,減肥的本質就是需要就是需要節食的,但一定需要有個度,即熱量差建議在300~500大卡左右(消耗和攝入的熱量差)。那麼怎麼合理指導熱量差?應該怎麼計算呢?首先要計算出自己的總消耗熱量,以及規劃總攝入熱量。

正確的節食減肥規劃

首先建議計算總熱量消耗,然後再根據總消耗制定飲食計劃,製造熱量差。總熱量消耗(TDEE)該如何計算呢?

首先要清楚,TDEE(總消耗)=基礎代謝率(BMR)+活動能量消耗(TEA)+攝食產熱效應(TEF)。所以,要清楚自己的總熱量消耗,就要分別計算出基礎代謝率(BMR)、活動能量消耗(TEA)、攝食產熱效應(TEF)這三個數據。

  • BMR(BMR,Basal Metabolic Rate)基礎代謝率→大約佔每日總熱量消耗60-75%⁡

基礎代謝率是身體為了維持基礎運作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性別、體重、年齡、肌肉量等因素的影響。

※小知識:女性通常肌肉量少於男性,所以基礎代謝率會少5~10%,因而更難瘦。而長者因為肌肉減少、機能衰退,更會減少25~30%的基礎代謝率!

  • TEA(Thermic effect of activity)活動能量消耗→約佔15-30%

包括體能消耗、運動以及非運動活動產熱 (例如走路、站立) ⁡

  • TEF(thermic effect of food)攝食產熱效應→約佔10%

⁡例如:吃東西咀嚼、或分泌消化液所消耗的熱量。

小知識:未加工的食品身體會消耗較多熱量來分解、消化,所以少吃精緻食品、多吃原形食物可以增加攝食產熱效應,有助於體重控制。 ⁡

以上三個因素中,除了如年齡、性別、基因等不可改變的因素外,我們可以盡量調整可變因素,以增加消耗:

  1. 增加活動量,提高每日總熱量消耗。
  2. 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礎代謝率。
  3. 多喝水、多吃點(尤其蛋白質要足夠)來增加基礎代謝率。

有興趣的參見

小提醒:上述只是粗略的計算,最好諮詢營養師後再設定自己的每日攝取熱量,比較安全。

正常減肥期間體重上下浮動的3種正常情況

此外,因為在減肥期間會有體重輕微上升的情況,這可能會給減重者一些打擊,繼而喪失信心。其實大可不必,因為減肥期間的體重浮沉有時候是正常的。以下3種常出現的體重變化都是正常情況:

1. 減肥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才奏效,預期的結果往往與實際發生有落差,這落差就是所謂的「失望之谷」停滯期,只要調整心態,堅持循序漸進減肥,一定會有成果。

2. 體重偶爾上升(如下圖左邊),但觀察體重記錄可發現體重穩定下降,一般體重起伏在正負1公斤之內都算正常。

3. 體重快速下降(如下圖右邊),初期體重快速下降,但中間遇到停滯期,甚至後期復胖,這種呈現雙凹曲線的圖形可能是執行了特殊飲食法才能快速減重,卻容易遇到瓶頸,建議要調整飲食。

最後:除了均衡飲食的控制與合理調整熱量差之外,想持續維持肥重成果,運動是必不可少的。建議每周3-5次,每次至少30分鐘,而運動前要有足夠的時間熱身,再進行有氧運動,運動完畢也千萬不要忘了做伸展操來放鬆身體,以免因為運動傷害到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