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之際,大陸打出三板斧,賴清德遭當頭一棒,暗示統一可以談?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5月20日,是賴清德就職台灣地區領導人滿一周年的日子,但在過去的一年裡,賴清德可謂是在「台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於是在5·20來臨之際,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親自率隊發起了抗議活動,並痛批賴清德是島內「史上最無能的領導人」。

最關鍵的是,面對公開以商業話術包裝「台獨」的賴清德,大陸也未雨綢繆般的打出了「三板斧」,給了賴清德當頭一棒。

那麼,大陸對賴清德打出的「三板斧」,究竟是什麼呢?

5月13日,中拉論壇第四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拉開帷幕,這場聚焦拉美加勒比國家合作的盛會,卻意外成為「台獨」勢力的「滑鐵盧」。

論壇現場海地聖盧西亞兩國國旗赫然在列,這兩個台當局所剩不多的所謂「友邦國」,公然參與中國大陸主辦的國際活動,無疑釋放出了強烈的政治信號。

此消息一出,島內輿論一片震動,要知道海地和聖盧西亞與台灣所謂的「邦交」關係本就脆弱。

近年來,隨着中國與拉美國家合作日益緊密,這兩個國家在經濟上對大陸的依賴程度不斷加深,這也導致此次參會,被外界普遍視為和台當局「斷交」前的試探。

在5月13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稱,中拉論壇部長級會議現場,為什麼會懸掛所謂「台灣邦交國」海地和聖盧西亞的國旗?

對此,發言人林劍回應稱:「中拉論壇是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開展互利合作的重要平台,中方一貫歡迎並支持拉共體成員國參加論壇框架內的活動。」

中方的這一表態看似溫和,實則暗藏深意:有無外交關係並非參與論壇的前提。

中國以開放姿態歡迎所有拉美國家,而海地和聖盧西亞的參會,顯然是對「一個中國」原則的變相認同。

事實上,這並非拉美國家首次在涉台問題上「表態」,早在2023年洪都拉斯便與台灣「斷交」並與大陸建交,2024年巴拉圭國內農業團體也呼籲政府與大陸建交。

此次海地和聖盧西亞的舉動,無疑是「斷交潮」的延續,正如島內媒體所言:台當局所謂的「邦交國」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清零。

除了海地和聖盧西亞赴大陸參會這第一板斧外,大陸還就世衛大會參會資格一事,向台當局揮出了第二板斧。

5月19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做出一項重要決定:拒絕將個別國家提出的所謂「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加世衛大會」的提案納入議程。

而這已經是世衛大會連續第九年拒絕涉台提案,這無疑是再次彰顯了國際社會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堅定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世衛大會開幕前,已有183個國家專門致函世界衛生組織,支持一個中國原則,這充分說明「台獨」行徑在國際社會早已不得人心。

並且對於台灣民眾而言,這一結果也並不意外,自民進黨當局上台以來,因其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台灣地區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政治基礎不復存在。

近年來,台灣民眾的健康福祉受到嚴重影響,而這一切,都是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台獨」立場的惡果。

大陸對台當局的第三板斧,則是精準打擊到了島內的經濟領域。

5月19日,商務部發佈公告,決定對原產於美國歐盟、台灣地區和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徵收反傾銷稅,這一舉措直指「台獨」勢力的經濟命脈。

共聚聚甲醛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廣泛應用於汽車配件、電子電器等領域。

長期以來,美國、日本、歐盟和台灣地區的相關企業通過傾銷手段,擠壓中國大陸產業的發展空間,此次反傾銷稅的徵收,正是對這種不公平貿易行為的有力回擊。

事實上,大陸對台灣地區的經濟反制早有伏筆,近年來,台當局在經貿上不斷挑釁,一邊享受大陸市場的紅利,一邊在政治上搞「台獨」小動作。

此次對台灣地區商品徵收反傾銷稅,既是對其挑釁行為的懲戒,也是對其他外部勢力的警示。

據業內人士分析,反傾銷稅的實施將對台灣相關產業造成顯著影響。

台灣地區的共聚聚甲醛企業原本就面臨成本高、技術落後等問題,加稅後將進一步失去市場競爭力,而大陸產業則有望藉此機會,加速技術升級,搶佔市場份額

在大陸「三板斧」的持續打擊下,賴清德的執政危機日益凸顯。

5月19日,據台媒發佈的最新民調顯示,有53%的受訪者不滿意賴清德的執政表現,僅有37%給予正面評價。

這一不滿意比例,創下台灣歷來5位民選台灣地區領導人就職周年時的最高紀錄。

更值得關注的是,43%的台灣民眾認為台灣在賴清德執政後變得更加危險,52%的人認為台灣社會變得更分裂。

這些數據都反映出了島內民眾對賴清德「倚美謀獨」政策的強烈不滿,以及對台海局勢惡化的擔憂。

然而,面對如此嚴峻的民調數據,賴清德竟還在試圖通過話術包裝來轉移矛盾。

在接受台媒專訪時,賴清德拋出所謂「公司併購」的荒謬言論,暗示「統一是可以談的事,只要大陸開好條件」。

但這種偷換概念的政治操弄,立即引發島內輿論的強烈批評。

島內專家指出,賴清德的「公司併購說」本質上仍是「兩岸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其目的是通過商業邏輯掩蓋「台獨」本質,誤導台灣民眾對統一議題的認知。

當前國際形勢正發生深刻變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實現完全統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

希望以賴清德為首的民進黨當局能夠明白,無論世界格局如何轉變,中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載於經濟觀察報2025年05月19日關於「台海觀瀾|賴清德就職一年,大陸三次出重手懲戒『台獨』」的報道

2.原文登載於海峽導報2025年05月19日關於「將兩岸統一比作『公司併購』?賴清德以商業話術包裝『台獨』」的報道

3.原文登載於央視新聞2025年05月20日關於「世衛大會連續九年拒絕涉台提案」的報道

4.原文登載於環球網2025年05月20日關於「中拉論壇部長級會議現場為何會懸掛海地和聖盧西亞國旗?外交部回應」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