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中美聯合聲明才發佈不到一段時間,特朗普就又說出新的話術,他又要變卦,根據16日的最新報道,特朗普聲稱將在未來兩到三周內為貿易夥伴設定新的關稅稅率。
特朗普稱,美國缺乏與所有貿易夥伴通過談判達成協議的能力,特朗普的中東之行讓他賺的盆滿缽滿,讓特朗普自己覺得他又可以了,把目標又放在了中國身上。
特朗普真的又要發起新的關稅戰嗎?他為何又把目標放到了中國身上?
談判桌上幾家歡喜幾家愁
就在當地時間5月16日特朗普放出風聲,說未來兩三周內,美國可能要甩開那些複雜的雙邊或多邊談判,單方面給一大票貿易夥伴定下新的關稅稅率。
他解釋得倒也「實在」,美國實在沒那工夫跟所有貿易夥伴一個個談,一個個簽協議,所以乾脆讓財政部長貝森特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直接發信,告訴這些國家想在美國市場做生意,得先交多少「入場費」。
特朗普還補充說雖然有大概「150個國家」都眼巴巴盼着能跟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但要跟這麼多國家分別開會談判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在他看來與其費那勁,不如直接給出一個他認為「公平的稅率」,簡單粗暴可能還更高效。
這番表態可不是心血來潮,4月2日特朗普政府就宣布過要對幾十個貿易夥伴加征所謂的「對等關稅」,當時就把全球金融市場攪得天翻地覆,後來雖然特朗普改了口,說這些「對等關稅」暫緩90天執行,可幾乎所有進口商品還是得承擔10%的基本關稅。
最近幾周特朗普政府好像越來越不想跟每個貿易夥伴費勁巴拉地談判了,開始琢磨更直接的單邊行動,原因是一部分也是因為人手和精力確實有限,實在難以同時跟所有目標國家都掰扯清楚。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衛局已經悄悄開始徵收一部分新增的關稅了,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多出來的成本美國企業正不動聲色地想辦法讓最終消費者來承擔。
零售業的沃爾瑪說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已經讓他們今年4月和5月的商品價格漲了不少,而且他們預計隨着更多關稅措施在5月下旬和6月正式落地,商品價格還得噌噌往上漲,在這種大背景下,美國和其他主要經濟體的貿易談判還在繼續,但各家的進展可不一樣。
美國之前已經跟英國談妥了一份新的貿易協議,也跟中國方面達成了共識,同意相互降低關稅,好給更深入的談判騰出點時間,特朗普還提到印度主動向美國提出了一份零關稅的貿易協議。
他坦言「在印度賣東西確實挺難的」,但印度這份協議顯示出誠意願意不收任何關稅,他甚至在5月9日透露,手頭上還有四五個貿易協議馬上就要成了,後面還有一大串等着簽呢。
可不是所有談判都那麼順風順水,美國跟日本的關稅談判就卡殼了,雙方已經談了兩輪,日本方面一直要求美國重新考慮那些關稅措施,但美國咬死了在汽車、鋼鐵這些敏感產品上,不能給日本「特殊優待」。
有消息說考慮到日本國內的選舉壓力,日本政府可能會想跟美國簽一份「更好」的協議,這麼一來美日雙方恐怕很難在日本7月參議院選舉前把這事兒給敲定。
特朗普親自下場喊話真管用
面對關稅政策可能引發的市場恐慌特朗普也坐不住了,頻頻親自下場給美股「站台」,想用樂觀的言論穩住投資者的心。
5月14日,他又一次評論美國股市,說財長貝森特非常懂市場,「那些數字讓他看起來更棒,他懂市場,只要貝森特一上電視,股市就會漲,」在這之前他更是直截了當地建議,「現在就是買入的好時機」,這話聽着是不是有點耳熟?
特朗普的喊話短期內好像確實挺管用,他這些話說完美股還真就短線拉升了一波,回顧到4月初,美國開始實施10%的普遍關稅和針對特定行業的關稅措施後,標普500指數一度從2月份的高點大跌了將近19%,那叫一個慘烈。
接着特朗普在4月9日就跳出來喊「現在是買入的好時機」,幾小時後又宣布暫停了部分關稅,這一系列操作下來美股全線大漲,標普500指數當月收盤價比月內最低點足足反彈了超過15%,到了5月8日他又出來給投資者鼓勁,說要是貿易協議和減稅政策能雙管齊下見了效,「你最好現在就出去買股票」。
美東時間5月16日那天美股市場表現強勁,集體高開高走,道瓊斯指數成功收復了年內所有跌幅,標準普爾500指數更是實現了連續第五天的上漲,漲勢顯著,當天收盤時道瓊斯指數上漲了0.78%,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了0.7%,納斯達克指數也上漲了0.52%。
整個星期來看道瓊斯指數累計上漲了3.41%,標準普爾500指數累計上漲了5.27%,而納斯達克指數的漲幅更是高達7.15%,那些大型科技股也跟着沾光,特斯拉漲超2%,谷歌C也漲了超過1%。中概股那邊也不甘示弱,納斯達克中國金融指數收漲0.52%,當周累計上漲4.56%。
特朗普對此得意洋洋,他說一個月前那些公司還對他頗有微詞,現在市場一漲他們的態度立馬就變了,他還斷言「市場上漲真是太美妙了,它還會繼續漲」,這話說得簡直比股市分析師還有信心。
繁榮背後還有更大的隱患
儘管總統親自站台,市場短期內也確實給力,但華爾街那些專業的機構對美股接下來的走勢普遍沒那麼樂觀。
有分析師一針見血地指出美股市場在極短的時間裏,就從超賣狀態一下子飆到了超買狀態,眼下這市場走勢更多的是被投資者情緒給頂起來的,而不是美國經濟數據發出了明確的積極信號,就是有點虛火上升。
全國首席市場策略師馬克·哈克特認為,美國投資者正逐漸回歸到看基本面,但他們眼前看到的景象可能並不會讓人那麼開心,他還補充說「除非我們看到經濟增長出現明顯的加速,否則這會限制短期內的上漲空間」。
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的全球投資策略主管保羅·克里斯托弗也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他覺得市場之前的反應是「過度恐懼」,而現在則可能是「過度樂觀」,因為那些關稅的規模依然大得嚇人。
克里斯托弗指出儘管美國或許能在2025年「躲過」經濟衰退,但他預計關稅政策會導致今年晚些時候通貨膨脹上升,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即便最近暫停了部分關稅,他估算的美國關稅平均實際有效稅率仍然高達13%,這可比年初的水平足足高了五倍。
德意志銀行在最新的報告里更是發出了警告說美國股票的估值相比全球其他市場,已經達到了歷史高點,幾個月前的市盈率溢價一度高達60%,這數據聽着就讓人有點冒冷汗。
該行的數據還顯示,外國投資者對美股的持倉量也已經超過了歷史平均水平,財富管理公司的首席市場策略師凱莉·考克斯則強調,關稅對經濟的實際影響到底有多大,這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
在她看來投資者現在正努力尋找市場的重心,評估潛在的經濟損失,但眼下這市場走勢,似乎更多的是被情緒牽着鼻子走,而不是有清晰的經濟數據做指引,種種跡象表明特朗普總統對美股的喊話效應,似乎也正在一點點減弱。
這出由政策變數、總統喊話和市場情緒交織的大戲,究竟會如何落幕,美國的貿易夥伴們會怎麼接招這可能的單邊關稅,美國股市能不能持續扛住政策帶來的衝擊,而實體經濟又將如何消化這些壓力,這些問題恐怕短期內誰也給不出一個明確的答案。
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