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罕見互動!伊斯坦布爾談判後,俄外長直言感謝美國施壓烏克蘭

當地時間5月17日,俄羅斯外交部消息稱,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與美國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今天通了電話,對話由美方發起。

兩國外交部門負責人討論了昨日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的俄烏談判。魯比奧總體肯定談判成果,並對交換戰俘等共識表示歡迎。

美國國務卿強調,華盛頓願繼續協助尋求烏克蘭危機解決方案,雙方就制定停火所需條件的籌備工作進行了討論。

拉夫羅夫則指出,美國在促使基輔最終接受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關於恢復敵對雙方對話的提議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俄外長強調,莫斯科願在此問題上繼續與華盛頓合作。

通話中還涉及其他國際和地區問題,雙方就俄美後續接觸交換了意見。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務卿未致電烏克蘭外交部長安德烈・西比加。事實上,特朗普政府已明確表示,所有問題將在不考慮基輔意見的情況下解決。

不過,烏克蘭外長今天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反俄狂熱者卡婭・卡拉斯通了電話,話題仍是伊斯坦布爾談判。

正如西比加在烏克蘭外交部 telegram 頻道所述,雙方在通話中 「達成共識,認為必須加大對莫斯科的壓力,以實現全面、持久停火」。

拉夫羅夫與魯比奧的對話,才是兩個大國的外交官為在可接受條件下實現烏克蘭和平、尊重彼此立場的真正交流。至於第二段對話,甚至無需置評 —— 不過是慣常的威脅與空談,本就毫無意義。

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代表團5月1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3年來的首次直接談判,談判持續近2個小時。
俄羅斯總統助理、俄方談判代表團團長梅津斯基在談判結束後發表聲明說,俄方對談判結果總體滿意,願意繼續同烏方進行接觸。在發表聲明後接受俄國家電視台採訪時,梅津斯基引用拿破崙的名言表示,歷史表明,停火併不總是先於和平談判,「戰爭和談判是同時進行的」。在伊斯坦布爾,俄羅斯談判代表團對烏克蘭的大致要求:- 中立化,烏克蘭境內沒有外國軍隊- 不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尊重烏克蘭俄語地位和俄語族群的權利- 停止極端民族主義教育和宣傳- 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地區以及克里米亞得到國際承認,烏克蘭必須放棄對現屬俄羅斯領土的主張- 相互放棄對衝突期間造成的損害的賠償要求這與俄羅斯發起特別軍事行動的目標相同,不同點在於由於烏克蘭在2022年4月撕毀了本已達成的(伊斯坦布爾)協議,使得俄羅斯獲得了頓涅茨克,盧甘斯克,赫爾松以及扎波羅熱。如果澤連斯基當時拒絕英國攪屎棍的命令,簽署並遵守協議,就不會失去烏東南四州,不會有近百萬烏克蘭人死亡。上溯至2022年2月,俄羅斯發出的「遵守明斯克-2協議」最後通牒。上溯至2013-2014年的「顏色革命」。 一切,正如烏克蘭許多人現在所問的:「為什麼我們需要這三年?」
值得一提的是,俄烏自2022年伊斯坦布爾和談破裂後的再次談判引發西方媒體的廣泛關註:
西班牙《國家報》:換俘是目前兩國間為數不多尚能運作的接觸渠道。  
美國《華盛頓郵報》:援引烏方代表團及專家觀點稱此次談判"具建設性"。  
英國《每日電訊報》:談判中的"房間里的大象"是特朗普的態度。該報稱:"歐洲領袖們正竭力讓外界相信特朗普站在他們這邊"。  
(2025年5月17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