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達成了重要共識;即將發佈【聯合聲明】,超出市場預期!
事件:新華社報道,5月10日至11日,中美雙方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經貿高層會談。會談氛圍是坦誠的、深入的、具有建設性的,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達成了重要共識。雙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就各自關切的經貿問題開展進一步的磋商。中美雙方將儘快敲定有關的細節,並且將於5月12日發佈會談達成的聯合聲明。
何立峰副總理稱中國準備好與美國【彌合分歧、加強合作、「做大蛋糕」】。美國方面表示「這是非常富有建設性的兩天」、「我們能夠如此迅速地達成協議,這反映出分歧可能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
點評:
1、中美發佈聯合聲明,這在外交上是一個很正面且很強的信號。此前,市場預期普遍為會有新聞發佈,但是不會有聯合聲明,市場上也存在不少「談崩」的悲觀預期。鑒於有聯合聲明(在外交中屬於級別較高文件)再加上雙方的積極表態,我們認為結果是【大超預期】的。
2、這個結果表明美國在關稅方面一定已對我方做出了初步讓步。本質上,這次是一個準備談判的談判。我們判斷框架性的貿易協議有望在年內談成,細節性的完整版協議仍將是「持久戰」。
3、我們的預判是美國對中國徵收的稅率預計將降至50-60%區間之下。前幾天,特朗普表示「對中國徵收80%的關稅似乎是正確的,取決於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鑒於這次談判的成功,稅率一定會降至低於80%;加上50-60%為實際禁運的分界線,我們預計可能也會低於這個水平。
具體預測:1)以芬太尼為借口的20%的加徵稅率可能被取消;2)10%的基準關稅加征不可避免,這由美英協議可看出;3)對等關稅里高於10%基準的部分預計將大幅下降;4)針對產品層面的懲罰性關稅,以及232調查結果,將構成後續的重要變量。
今年11月在韓國舉辦的APEC會議,中美領導人的見面將促進貿易協議的達成。若在此之前,中美最高領導人能見面,將構成更大的利好。
4、談判超預期的本質原因在於特朗普團隊日益加劇的超大壓力。
1)美國的策略是【儘快打儘快談儘快簽】,越往後拖對美國越不利。明年2月特朗普要發表一周年的國情咨文,明年11月是中期選舉的投票日,需要有「政績」。因此,特朗普希望在今年7月前(豁免到期前)部分達成與18個主要貿易夥伴的框架性貿易協議,在年底前達成全部框架協議。另外,美國消費品的庫存周期帶來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即將衝擊商品價格。
2)中國的策略是「對等反制、積極談判」,邊打邊談,以打促談。我們打得越好,談得就會越好,比如印巴衝突一定起到了正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