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澤連斯基從握手到翻臉,只用了40分鐘。萬眾矚目的美烏首腦會談終於展開,然而會議剛開始沒多久,就變成火藥味十足的「罵戰」。特朗普原本想通過這次會面,與烏克蘭敲定爭論已久礦產合作協議,然後再走個過場,開一場聯合記者會,向外界展示美烏友誼。沒想到澤連斯基,這次來到美國,根本不是來賣國,而是在全世界面前,用美烏礦產協議,跟美國談條件上眼藥的。
會談中,澤連斯基一再強調美國必須提供安全保障,以至於美烏首腦會議的焦點,逐漸從討論礦產協議細節,變成美烏互相批評指責。特朗普表示烏克蘭不懂感恩,澤連斯基則強調安全保障必須在礦產協議面前,否則烏克蘭絕不會接受俄烏停火,也不會在礦產協議上簽字。烏克蘭突如其來的反抗,讓美國丟了一個大臉。雖然澤連斯基原本就說過連10美分都不會償還,但世人都權且當他只是嘴硬,畢竟美烏雙方,早已完成美烏礦產協議文本的討論,協議距離達成,就差一次會面。
但出人意料,在萬斯已經給各國領導人打過預防針的情況下,澤連斯基竟然還敢臨時反悔,在大庭廣眾之下,跟美國臨時提條件。如此一來,美烏礦產協議,在短期內,恐怕很難達成。因為美烏之間,目前也有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也就是澤連斯基提到的戰後安全保障。
澤連斯基不怕賣國,但怕賣不上好價錢。特朗普基本就是奔着空手套白狼來的,上千億美元的援助,竟然要上萬億價值的礦產資源來換。與此同時,歐洲由於在沙特美俄會談中,被美國拋棄,自身也面臨嚴重的安全焦慮。為了預防美俄大國擁抱,同時對抗俄羅斯軍事壓力,歐洲也有必須在烏克蘭戰鬥的理由,這讓澤連斯基訪美,有了和特朗普叫板的底氣。
事實上,從烏克蘭的視角出發,現在無安全保障接受美烏礦產協議,幾乎是最差的結局。澤連斯基賣國給歐洲,起碼還能獲得歐洲軍下場,甚至繼續戰鬥最終全部輸給俄羅斯,烏克蘭作為俄羅斯島的一部分,也有比較光明的未來,至少不會完全淪為殖民地。而特朗普手中的牌,明顯並不多,除了斷絕對烏軍援,美國其實也沒有更好的反制手段。澤連斯基在某種意義上,已經可以視為烏克蘭的精神圖騰,如他所說,除非有安全保障,或者民眾讓他下台,否則,沒人能動搖其位置。
所以,除非特朗普放棄最初立場,考慮給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否則,澤連斯基大概率會選擇背靠歐洲,繼續與俄羅斯戰鬥。打贏了或者打平了就把烏西賣給歐洲,讓歐洲軍下場維護和平。打輸了就乾脆全國併入俄羅斯,烏克蘭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蘇聯時期就是最發達地區之一,以後日子也不會差。但最終,還是要看澤連斯基能否挺住。否則,澤連斯基最終恐怕還是難逃殖民地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