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老人過年躺地鋪,幾個孫子挨個磕頭,網友:這孝心真接地氣

老人床前一碗水,勝過身後萬堆灰。

看一個家庭能不能越過越好,就看他們對待老人的態度。

大過年的,有人發了這樣一個視頻。

房間的水泥地上,有個紙板地鋪,地鋪上躺着一位8旬老人。

天氣寒冷,就算厚厚的棉被,也無法阻攔涼氣,老人穿着衣服,戴着帽子,依舊凍得瑟瑟發抖,不斷地呻吟。

在地鋪旁邊,一個紅瓶子的酒,看着格外扎眼,應該是有人特意送過去的禮物。

老人的周圍,站着幾個成年人,拍視頻的人也站在其中,之所以拍視頻,是為了彰顯孝道。

只見他們喊來幾個孩子,讓孩子給老人磕頭拜年。

估計是嫌地上臟,有人扯過一個包裝袋,給孩子墊在地上再跪拜。

孩子哪裡有耐心,連正眼看一下老人都沒有,只是匆忙一跪,說一聲「姥爺(爺爺),過年好」,就算完成了形式。

老人無助的雙眼,掃視着眾人,眼神里有凄涼,也有無奈。

視頻傳到網上,很多網友留言。

有網友說:「這孝心真接地氣,能不能先別磕頭,給老人倒碗熱水喝,老人一定很冷。」

也有網友說:「在農村,一年到頭不管老人的兒媳,大年初一這天,一定會端來第一碗水餃,還要讓整個村子的人都看到,看她多孝順。」

還有網友說:「床也不貴啊,便宜的那種只要一兩百,真的拿不出來嗎?」

下面有人科普,說這是某些地方的風俗,老人快要駕鶴仙去,家裡人就把他弄到地上,鋪上褥子,讓小輩抓緊見一面。

真是長見識了,我還第一次聽到有這樣的風俗。

咱就想不明白,讓老人在床上走,會有什麼影響嗎?

人忙碌了一輩子,難道不該得到一份體面嗎?

站在老人視角試想一下,他那麼辛苦拉扯大兒女,自己老了,身體不能動了,兒女就把他放地上,還給送來一瓶酒,這真的是孝順嗎?

如果是習俗,那這樣的糟粕習俗不要也罷。

無獨有偶,我還看到另一個老人,大家看了應該也會產生共情。

有個小伙去朋友家玩,無意間看到一間房子,沒有房門,屋裡地上躺着一位頭髮花白的奶奶。

看到有人進來,奶奶吃力地仰起頭,說:「把你手裡的給我吃。」

沒錯,她說的話很清晰,只是身體不能動。

小伙看了於心不忍,就讓奶奶等一會,他去買點食物。

沒一會兒,小伙從小賣部拿來一箱奶,一瓶黃桃罐頭,還有一兜蛋糕。

進門的時候,看見奶奶竟然拿着一塊布,塞進了嘴裏,她真是餓急了啊,小伙沒忍住心酸。

他趕緊打開袋子,拿了一個蛋糕遞過去,奶奶接過蛋糕,二話不說就往嘴裏塞,小伙害怕她噎住,又打開一瓶奶讓她喝。

擔心地上臟,小伙想把蛋糕放在牆邊的架子上,奶奶說:「不要放那裡,放我手邊。」

小伙懂了,奶奶是害怕餓的時候,拿不到食物吃。

吃了一個蛋糕,奶奶又伸手要了2個蛋糕,終於有力氣問:「你是我孫子嗎?」

小伙尷尬回答:「我不是,只是路過的人。」

奶奶愣了一下,說:「不是我孫子啊……嗯……謝謝你,好心人。」

你看,雖然奶奶年齡大了,但她耳不聾,眼不花,頭腦也清醒,只是身體失能,就被放在了地上,這難道也是習俗?

咱總說,做人要懂得孝道,因為每個人都有老的一天。

可真正面對老人時,又有多少人能有耐心,老人能生活自理的時候還行,要是不能走動,需要人照顧,很多兒女就失去了耐心,把老人當累贅。

而教育是代代傳承,你把老人放地上,等自己老的時候,兒女是不是也跟着學,不管老人心裏怎麼想,問就是習俗,回答得理直氣壯。

卻不去想,這樣的習俗,真的要傳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