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投資承諾不到位,菲律賓想繼續對華貿易,菲官員歡迎中國投資

特朗普時期,美國重拾「孤立主義」,對菲經濟和軍事的支持力度明顯下降,時任菲總統的杜特爾特停止在南海鬧事,轉而修補與中國的關係。

拜登上台後,致力於維持美國全球霸權,對菲經濟和軍事的支持力度加強。馬科斯政府在利益的誘惑下轉舵,頻繁在中國仁愛礁和黃岩島挑事。6月17日仁愛礁事件發生後,猶如一盆冷水澆灌在菲律賓頭頂,令他們重新有了新的認知。

6月20日,據《日經亞洲》報道,菲律賓國家經濟與發展局局長阿塞尼奧·巴利薩坎對外表示,「菲方對包括來自中國在內的任何國家的投資和貿易持開放態度」。巴利薩坎表示,經濟和政治要分開,為了促進經濟增長,菲方歡迎中國投資。

數據顯示,2023年中菲貿易額719億美元,中國對菲全行業投資1.7億美元,中國是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場。

今年4月11日,菲總統馬科斯訪美,與美國總統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三方會晤。菲律賓駐美大使羅慕爾德茲介紹稱,「馬科斯政府希望在未來五年到十年內吸引來着美日約1000億美元的投資,涉及能源、數字基礎設施以及基礎建設等各種領域」。

馬科斯的目標實現了嗎?5月28日,菲律賓貿易與工業部長阿爾弗雷多·帕斯誇爾向美國喊話,「如果我們不能保持經濟安全,我們就不能轉移或利用資源用於國防」。帕斯誇爾敦促美國以及盟友加大對菲貿易和投資。從中可以看出,美國投資承諾並沒有到位,否則菲方官員也不會喊話敦促美方履行承諾。

香港《南華早報》4日報道,菲律賓希望繼續開拓中國的熱帶水果市場,同時希望吸引中國投資,尤其是在遭美西方打壓的「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領域。

據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今年前4個月,菲對華出口的香蕉數量減少三分之一。其中,地緣因素是導致菲對華香蕉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國的承諾猶如水中月、鏡中月,菲方從美獲得的利益很少。反觀中菲貿易,在因為菲方頻繁挑釁,中國減少進口菲水果的局面下,中菲貿易還能實現穩步發展,這說明中菲貿易前景很可觀。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市場,足夠為菲企業帶來大量機遇。此外,中國經濟實力世界第二,科技、基建實力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菲律賓與中國深化合作能實現互利共贏。

如果馬科斯政府仍然執意在南海挑釁,中方絕對不會容忍吃飯砸鍋行為,菲律賓承受的經濟代價將越來越高昂。馬科斯政府要充分認識到搭在美國戰車上的危險性,停止在南海鬧事。只有在政治上轉向,菲律賓才能推動強勁穩定的對華貿易。政治和經濟密切相關,菲方不要妄想一邊挑事一邊從中國撈好處。

(文/嚶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