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美國成為印度最大貿易夥伴,印外長:希望解決中印遺留問題

環球網報道,根據印度智庫「全球貿易研究計劃」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在2023-2024財年,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了印度的最大貿易夥伴。數據顯示,在這一年間中印之間的貿易總額達到了創紀錄的1184億美元,印度對華出口和進口均實現明顯增長,其中進口額為1018億美元。同期,美國與印度間的貿易總額為1183億美元,印度對美進出口均出現大幅下降趨勢,其中進口銳減20%。

該智庫提供的數據還顯示,印度自中國進口的產品超過98%是工產品,佔印工業產品進口總額的30%以上。另外,印度在2023-2024財年進口的電子產品、通訊設備和電器產品達到了898億美元,其中有超過近44%產品來自中國。相比之下,中國自印度進口的產品,主要以礦產、金屬等初始原材料為主。而為了改變印方所關心的中印貿易不平衡狀況,中方也一直在努力,歡迎印度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並願意為印方參與中國商業平台提供更多的便利。

由此可見,中印之間的貿易之所以會如此不平衡,不是中方對印度設置貿易壁壘,而是印度對中國工業產品需求量巨大。相比之下,印度糟糕的產業結構,讓他們其實沒有多少可拿得出手的產品出口中國。就像近些年來印度對俄貿易一樣,該國從俄羅斯進口數百億美元的石油和煤炭產品,但其對俄出口總額不到整體貿易額的10%。由此可見,印度在工業化發展方面,想要與中國那樣實現工業產品大規模出口,還任重而道遠。

中印間的貿易數據顯示,印度對華貿易存在巨額逆差,首先就是印度工業發展不行。另一方面則說明印度市場對中國高科技產品的依賴度越來越大。由此可見,印度如果繼續向中國設置貿易和投資壁壘,或者說按照西方國家的指導在工業產業鏈方面尋求與中國脫鉤斷鏈,結果只會進一步增加印度工業產品進口的成本,推高該國的通脹率,最終受害的還是印度工業和消費者的利益。

中國本財年超越美國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意味着中國對印貿易對印度的重要性,正在超越美國對印度的貿易影響。而隨着中印貿易的進一步深化,對美印貿易形成的優勢將會進一步擴大。這雖說不至於對美印「准同盟」關係產生多大的影響,但至少需要印度在對美外交方面,不得不平衡一下其對華關係。因為相比於美國森嚴的貿易壁壘、以及動不動就拿貿易逆差威脅他國的單邊保護主義,中國在商業領域上則是全球最開放的國家之一。因此對印度來說,對華貿易前景要遠比其對美貿易前景更加光明。

中印間的貿易合作雖說不斷提升,但仍存在諸多嚴峻的考驗。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印之間存在的包括邊境爭端問題,就是影響兩國間商業和投資合作的最主要攔路虎。所以,想要實現中印雙邊商業無障礙合作,解決兩國間存在懸而未決的問題,就是關鍵。因此,據《今日印度》報道。印度外長蘇傑生日前表示,印方希望與中國解決邊境遺留問題。對此,他還強調:印度與中國之間恢復正常的雙邊關係取決於邊境的和平與安寧。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總理莫迪日前也發表過類似的表態,展示出願意與中國合作解決邊境問題的意願。事實正如蘇傑生所言,如果中印邊境問題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將會一直困擾着兩國之間在外交、商業和投資等領域上的合作,這並不利於兩國的利益。尤其是印度,該國不但對中國工業產品產生越來越大的依賴,同時其實現工業化的進程,也需要來自中國技術和資金的支持。因此從經濟角度來看,印度遠比中國更希望解決雙邊關係中存在的問題。

尤其是中國再度成為印度最大貿易夥伴之際,讓新德里更意識到與中國經濟合作的重要性。當然,印度想要與中國解決雙方之間存在的問題,是中方最希望看到的結果。不過,雙方是否會在邊境問題的解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中方這邊沒問題,主要取決於印方能夠展示出多大的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