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公布鐵證,菲方欲蓋彌彰,放話驅逐我外交官,稱必須嚴厲處罰

觀察者網報道,彭博社披露了中菲就南海爭議,達成的「新模式」證據,也就是中菲雙方圍繞仁愛礁問題,開展磋商的通話錄音記錄。這份記錄顯示,菲武裝部隊西部軍區司令卡洛斯,及菲律賓國安顧問阿諾、防長特奧多羅和菲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布勞納等高層,都認可以「新模式」進行補給行動。

在這次通話中,與卡洛斯進行溝通的中方官員表示,菲方的運補行動只能採取「1+1」模式,即只能允許一艘菲海岸警衛隊船隻,和一艘菲民用船隻向坐灘軍艦運送食物、水和人道主義物資。除此之外,中方還要求菲方執行運補行動前,提前兩天通知中方。卡洛斯則告訴中方官員,菲方同意中方提出的條件,其上級領導也認可這一方案,並確認將執行中方建議。

事實上,早在5月8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林劍再被問及何時公布錄音證據時,就指出中國駐菲使館已在5月7日,公布中菲雙方就管控仁愛礁局勢,進行雙邊溝通的相關內容。所以彭博社的相關報道,來源與可信度應該不存在問題,但在鐵證面前,菲方仍舊抵死不認,菲律賓外交部和軍方官員,紛紛發佈聲明予以否認,聲稱有關通話錄音皆為「虛假信息」。

菲律賓國安顧問阿諾還公然發聲,要求將「散播不實信息」的中國外交官驅逐出境,並指責中國外交官的行為,違反了菲律賓的法律和外交協議。阿諾還進一步強調,中國大使館的有關行為「不應被允許,必須受到嚴厲處罰」。菲律賓這種倒打一耙的行徑,直接拉低了整個國家的底線,但其無下限之處還不止於此。

彭博社提到,卡洛斯作為中菲通話的直接參与者,已被菲律賓軍方單方面宣布休假,並指出卡洛斯的手機「無人接聽,似乎處於關機狀態」。卡洛斯顯然是被迫失蹤,這或許是菲方認為,只要「死無對證」就能掩蓋其出爾反爾的行徑。但菲方欲蓋彌彰的做法,解決不了實際問題,中菲在1月3日的對話中達成「新模式」後,菲方也遵循「新模式」開展了一次運補行動,而此後不遵循「新模式」的運補行動,都遭到了中國海警的攔截和規制。

過去一段時間中菲海上爭端愈演愈烈的情況,也足以證明如果不遵守承諾,菲方想要在中方不干涉的情況下,完成對仁愛礁的運補行動,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如果任由這種局勢繼續演變下去,最終只會加劇南海動蕩,唯一能從中得利的恐怕只有美國,因為只有在中國周邊塑造不安全的環境,才能配合美國金融霸權,讓國際資本迴流美國,完成新一輪美元潮汐的收割行動。

從這一角度來看,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出爾反爾,一再渲染炒作和碰瓷中國,就是為了美國的利益服務,這背後或許是美國人通過「秘密外交」,給了菲律賓政府和軍方高層很多個人利益層面的承諾。也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何菲律賓不顧國家利益,不顧東盟和整個地區國家利益,一定要在南海把事情鬧大。

對於菲律賓持續挑事,中方則給予了足夠的耐心,但在公布錄音證據之後,局勢可能會有微妙的變化。因為中方的耐心和容忍度不是無限的,未來可能會採取更為強硬的措施,來管控南海局勢,尤其是與菲律賓的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