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卡塔爾終於「痛下決心」,要幫助美國驅逐哈馬斯領導人出境

據悉,自本次巴以衝突升級之後,中東國家卡塔爾一直扮演「中間人」的角色,但他們始終未達到調解的目的。一方面來說作為宗教國家,卡塔爾和巴勒斯坦抵抗組織關係密切,早在12年前哈馬斯就已經在多哈設立政治辦公室,該組織部分領導人也經常居住在多哈。另一方面歐盟和美國是卡塔爾售賣能源的最大客戶群體,該國和歐美有很多利益往來,所以對以色列也採取了儘可能中立的態度。不過隨着哈馬斯和以色列的矛盾逐漸激化,卡塔爾調停目標已經越來越遠的情況下,他們正在面臨必須選邊站的危機。

消息提到,在4月底和5月初的談判中,以色列仍然堅持要求哈馬斯釋放人質並投降,哈馬斯則聲稱他們解除武裝的條件是必須恢復1967年兩國邊境,以色列軍隊撤退,雙方的訴求差別很大。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和以色列以「沒有誠意談判」為由開始對哈馬斯政治派別釋放強烈信號,並揚言要對其採取措施(內塔尼亞胡聲稱採取武力手段進攻拉法)。美方還對卡塔爾傳達了要求:如果哈馬斯繼續堅持他們的條件,那麼美國下一步將會要求卡塔爾驅逐哈馬斯領導人,現在壓力到了卡塔爾身上。

上周六,以色列媒體曝光一條新消息:卡塔爾方面在考慮美國可能提出的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領導人驅逐出多哈的要求,並準備接受。這意味着卡塔爾將不在這次衝突中繼續選擇和堅持他們的「模糊立場」,而是旗幟鮮明地直接將哈馬斯掃地出門,當然此舉會帶來一些影響。美媒還稱如果被卡塔爾驅逐,哈馬斯政治局領導人正在考慮將其政治辦公室遷離卡塔爾首都多哈,找到另一個庇護所。

分析人士表示,因為哈馬斯政治階層在巴勒斯坦居留會遭到以色列的針對性攻擊,所以他們尋找一個合適的庇護所很重要,如果以色列媒體所言為真的話,則意味着哈馬斯不得不另覓他處。不過卡塔爾和西方關係密切,這是中東地區人盡皆知的事情——他們在去年戰火最激烈的時候還是同意美方軍機在境內基地起飛,且和美國延長了基地續租協議。再加上歐美是卡塔爾主要的外貿收入來源,他們為此選擇「背棄盟友」不出所料。

值得一提的還有,更令人意外的是就在上個月,卡塔爾首相穆罕默德還公開對美國和以色列就其談判斡旋角色的批評表達不滿,稱有人對他們施壓停火談判來謀求政治利益,也就是說政治選擇上必須要偏向西方。但只是過了一個月不到,卡塔爾可能真的要選擇西方了。對此有評論稱:「以色列媒體的言論有待證實,但卡塔爾驅逐哈馬斯領導人的說法絕不會是空穴來風;這個國家和西方的利益關係已經非常深入了,中東也不是擰成一股繩,否則以色列無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