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選擇報復伊朗,五大看點值得注意

中東迎來了多事之秋。人狠話不多的以色列,選擇了不宣而戰。

據cnn透露,美國官員證實,4月19日凌晨,以色列選擇了報復伊朗。導彈從天而降之後,伊朗傳出了爆炸聲。這一次,以色列的主要襲擊目標,是伊斯法罕省,還有伊朗的一個空軍基地,但不包括核設施。

伊朗的反應也很快。在伊斯法罕上空,伊朗防空部隊攔截了5個目標。伊朗透露,此次突襲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也沒有讓伊朗付出任何代價。從伊斯法罕傳出的巨大爆炸聲,是伊朗向目標開火造成的。

讓伊朗長舒一口氣的是,以色列的軍事行動雖然很快,但報復力度並不大,似乎也不是衝著伊朗核設施去的。除了發射導彈之外,以色列還出動了無人機。

現在的情況是這樣的:美國、以色列還有伊朗都知道,軍事行動是以色列發起的,但內塔尼亞胡還沒有承認。另一方面,伊朗也表現得很有定力,在被炸之後,伊朗沒有立即說要以牙還牙。

關於此事,至少有5個看點值得注意。

第一,軍事強國美國的態度。不宣而戰的前一天,18日,以色列提前告訴了美國,說要在幾天之內反擊伊朗。然而,美國不支持以色列這麼做。

里里外外,美國釋放的信號都是這樣的:此事與美國無關。

美國還澄清了一件事,所謂的美國與以色列達成一致——只要以色列不大規模報復伊朗,美國就允許以色列圍攻拉法,是不真實的。

簡而言之,美國是既想阻止以色列圍攻拉法,又不想讓以色列報復伊朗。

當然了,這都是美國的一面之詞,未必可信。

明眼人都知道,如果沒有美國支持,缺乏戰略縱深的以色列,不可能如此有恃無恐。

第二,以色列的報復很有特點。從不準備報復伊朗,到決定反擊伊朗,再到不宣而戰,以色列只用了幾天時間。與擔心打到以色列要害、提前向美國透露動向的伊朗不一樣,以色列沒有說要在何時攻擊對手。

然而,與上次斬首伊朗將軍扎赫迪相比,這一次,以色列的報復顯得有點「雷聲大雨點小」。以色列的攻擊目標,是有着核設施的伊斯法罕省,目標卻不是衝著核設施去的。

以色列想要的,似乎是借坡下驢,以及告訴伊朗:以色列有突破伊朗防空導彈、打擊伊朗重要目標的實力,只是以色列暫時不想這麼做。

至於伊拉克的爆炸是否與以色列有關,暫時還是未知數,但有可能是以色列所為。

第三,伊朗給以色列畫下了紅線。伊朗警告以色列稱,不要碰伊朗的核設施,否則伊朗就會以牙還牙。

伊朗軍官艾哈邁德強調,以色列的核設施已被鎖定,伊朗準備隨時用導彈摧毀這些目標。

在以色列報復伊朗的前一天,18日,伊朗還告訴美國,伊朗不尋求擴大衝突,針對以色列的報復已結束。

換句話說,伊朗想告訴以色列,只要以色列不再反擊,伊朗就會保持克制。但如果以色列攻擊伊朗的核設施,那麼對不起,伊朗必然會以牙還牙。

第四,美英展開了新的行動,那就是制裁伊朗。4月18日,美英分別宣布,對伊朗的多名個人與多家實體展開制裁,因為伊朗報復了以色列。

顯然,美英不想對伊朗動真格,通過制裁伊朗,美英能給以色列製造一個借坡下驢的台階。然而,以色列似乎並不領情。

第五,真正的暴風雨,或許還在後頭。黎巴嫩、伊拉克、敘利亞還有伊朗,都傳出了爆炸聲,且都可能與以色列有關。為了將美國綁上戰車,以及打擊中東「抵抗之狐」,接下來,以色列有可能會發起猛烈報復。

以色列很清楚,約旦等部分阿拉伯國家,不會為了伊朗而戰,但時間站在伊朗那邊。假以時日,如果美國走向衰落,缺乏戰略縱深的以色列,有可能會遭到伊朗及其盟友的圍攻。

因此,在美軍強大之時,為了確保本國安全,以色列必須做點什麼。

中東的暴風雨,或許在加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