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新州政府再次向所有公校發出警告:不要強迫家長們捐款!
但部分學校仍然每年向學生家長收取大量捐款,其中,精英中學Sydney Boys High更是從家長的捐款里「獲利」百萬澳元!!
此外,近日澳洲教育成本最高的城市排名也出爐了:
悉尼是全澳公校教育成本第二高的城市,同時也是全澳私校教育成本最高的城市!
新州校長被警告:
不要強迫家長捐助!
眾所周知,澳洲公校通常會在新學年的開學之際,要求家長們對學校進行自願捐款。
這些捐款通常都是用來幫助學校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比如:樂器、科學設備,急救用品,甚至是烹飪課所需的烤箱都是家長們捐款購買的。
一些學校,特別是中學,還會要求特定科目的捐款,以及用於技術和建築的資金資助。
雖然公校這麼做,也是為了給學生們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但這種做法卻與澳洲「公校免費」的宗旨相悖!
於是,澳洲各地政府一直限制公校找家長們「要錢」的行為。
在近日,新州的公校校長們就又被當局警告了:不要強迫家長捐助!
據悉,新州教育廳長Murat Dizdar已經在一封電子郵件中敦促公校的校長們,停止向家長索要學習用品和捐款,因為生活成本壓力給廣大學生家庭帶來了沉重打擊。
當然,考慮到有些家長確實是主動要捐款,所以Dizdar也在郵件中表示:
校長們在開學時不得向家長們暗示學校捐款是強制性的,例如在致家長們的信中使用「費用」、「收費」或「征費」等詞彙,同時也不得有任何捐款方面的獎懲後果。
也就是說,家長們主動給的,學校可以收,但是學校不能有任何明示、暗示強制家長捐款。
因為有些學校會要求家長直接捐獻物資,所以Dizdar也就此事向學校提出了禁令:
開學時,學校不要讓家長攜帶紙巾、
濕紙巾和白板筆等教室用品。
他說:「我們一直傾向於學校通過總預算來提供這一服務。」
此外,Dizdar還強調,每個學生都必須能夠學習全部學校課程,無論他們是否有能力支付學科捐款。
Dizdar說:「我們必須向社區明確表示,捐助是自願的,這一點很重要。」
並且新州州長Chris Minns也表示,「我們知道自願捐款對我們的學校很重要,但在每一塊錢都很重要的時代,最重要的是讓新州家庭知道沒有捐款這項義務。」
讓所有孩子都沒有
接受公共教育的經濟障礙!
據統計,2024年的學校自願繳費的金額理論上依舊保持在中學生上限為110澳元,小學生51澳元。
但這只是「理論」上的金額,每年在實際操作中,很多悉尼的學校都會要求家長們捐出更高的金額!
比如在2022年,一些學校通過家長捐款籌集了數十萬澳元!
其中,精英中學Sydney Boys High就是家長捐款金額最高的學校,捐款總金額高達1,038,474.50澳元。
據悉,今年,這所學校將要求每位學生捐款超過2600澳元!
其中包括1180澳元的自願捐款、345澳元的技術費、695澳元的建築基金...
而捐款最多的小學則是位於悉尼北部海灘的Balgowlah Heights Public小學,該校730名學生的家長捐贈了489,314澳元。
相比之下,該州有350多所學校在2022年收到的家長捐款總額不到1000澳元....
看來即使是公校,也存在明顯的貧富差距啊!
這樣的差距最終導致的結果可能就是——學生教育上的差距。
對此,新州中學校長委員會主席Craig Petersen就擔憂的表示,「在一些地方,家長要求一些額外的東西,比如課後活動,但在其他社區,家長可能沒有能力支付這些費用,從而導致孩子無法參與課後活動。」
不過,也有學校表示,收家長的捐款就是為了給學生們提供公平的教育。
悉尼西部Merrylands East公校的校長John Goh就表示,學校里許多學生都有難民背景,因此他會划出預算為學生提供文具,其中包括為即將進入七年級的學生提供的文具包。
他說:「我們通過提供校服、短途旅行費用、課外項目等舉措,確保學校提供公平的成果、機會和體驗…沒有學生會因為費用而錯過我們提供的課程。」
全澳各地公校教育成本排名出爐,
墨爾本第一貴,悉尼第二貴!
雖然澳洲公校學費基本約等於無,每年只是象徵性收取幾百澳幣。
但除去學費,公校家長每年也要花幾千澳幣用於學生的學雜費、校服、電子設備等方面的教育支出。
這些費用累計下來
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近日有研究人員在考慮了公校學生多方面的學習費用後,計算得出:公校孩子13年的教育,總計花費也要超過10萬澳幣。
而在計算全澳各地的公校教育成本後,澳洲最新的「公校教育成本排名」也出爐了!
在這份排名中,墨爾本公校教育成本最高,是公校最貴的城市,而悉尼則是排名第二貴的城市!
據Futurity Investment Group最新發佈的教育成本指數估計:
從2024年起,如果一個孩子在墨爾本接受公立教育,那麼家長將在13年內將支付108,879澳元,用於孩子的教育。
這已經是墨爾本連續第二年
成為「全澳公校最貴」城市了!
而悉尼是澳洲公立教育成本第二高的城市,13年時間,家長需要支出的成本是94,819澳幣。
珀斯則是第三高的城市,家長需要支出的成本是90,785澳幣。
此外,新數據還顯示,等今年在墨爾本公校就讀的學前班學生完成12年級的學業時,他們平均比其他州的學生要多付16,000澳元以上的教育費用。
這些費用項目包括:學費和其他雜費,如電子設備、營地、短途旅行、交通、制服、樂器、教科書、文具、圖書館費用、選修課、職業科目和校外學費。
對此,Futurity Investment Group首席執行官Sam Sondhi表示,不同的學費、學雜費和資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州之間的教育成本差異。
例如:今年在墨爾本公校開始學前班的學生,僅在第一年就將支付387澳元的學費,以及1074澳元的電子設備費用、1556澳元的選修科目費用。
而悉尼的孩子則只需要支付219澳元的學費、366澳元的選修課費用、712澳元的網絡課程費用...
僅在學前班,
墨爾本的公校教育成本
就已經「遙遙領先」!
而且這些學雜費用預計每年都會上漲,屆時教育成本高的城市自然還會更高!!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公校中,墨爾本是澳洲教育成本最高的城市,但在私校教育中,
悉尼是從學前班到12年級的總費用
全澳第一貴的城市!
悉尼和墨爾本不愧是「好哥倆」,一個「公校最貴」,一個「私校最貴」...
它倆感情好,苦的卻是我們這些做家長的了!!
這不,隨着學生們迎來新的學年,澳洲已經有成千上萬的兒童面臨著買不起開學必需物品的困境,這當中包括數碼設備、校服和鞋子!
據一項針對2200多個家庭的年度調查顯示,有近九成的家長(88%)擔心無法負擔得起孩子在2024年上學時需要的用品。
超過一半接受調查的家長表示,由於負擔不起,他們的孩子可能會錯過學習所需的數碼設備。
有將近一半的家長認為他們的孩子會錯過校服或鞋子等基本物品,這一數據從2023年的29%上升至來45%...
以及超過三分之一的家長表示,他們的孩子將不得不放棄學校外的教育活動和校外實地考察。
哎...教育成本「水漲船高」,免費公校教育也已經成為「過去式」,養娃的壓力真的越來越大了!
媽媽們,隨着新學年的到來,你們的錢包準備好了嗎?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