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宜君:聚焦黨的二十大在高質量發展中書寫民生幸福答卷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宜君縣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儘力而為、量力而行,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終堅持在高質量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實施生產、生態、生活「三生融合」發展戰略,全力做好富民、利民、惠民三篇文章,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不斷在增進民生福祉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聚焦產業發展,着力寫好「生產富民」文章

產業興,百姓家業自然旺。宜君縣堅持把「工業立縣、產業強縣」作為第一方略,集中要素大辦工業、大聚產業、大抓招商、大上項目、大擴投資,加快打造工業大縣強縣特別是製造業大縣強縣。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工業強,則經濟強。近年來,宜君縣工業投資增速不斷加強,工業發展動能澎湃。全縣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拉高工作標杆,主動作為、奮發有為、擔當善為,大力推進工業提質擴量增效倍增行動,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推動製造業提升質量、擴大總量、增強效益,做大工業經濟。

同時以煤炭、石油、天然氣、醫藥製劑、風光水電、農副產品加工等為主的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全國三大光伏發電技術領跑基地之一的宜君天興、峽光光伏發電項目實現全容量併網發電,建成了油氣勘探開發、油頁岩綜合開發利用和方舟中醫藥產業園等重點工業項目。「雙百雙千」行動深入推進,培育規上工業企業20家,現代醫藥、新能源產值分別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28%和22%,非公經濟增加值佔比達49.6%。同時夯實工業基礎,穩住工業發展潛力。利用煤炭、石油市場價格上行的有利周期,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充分釋放產能,着力穩定煤炭開採及洗選業對工業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圍繞綠色能源、食品醫藥製造、農產品深加工等接續產業,做好項目儲備,有效推動項目建設,發展壯大新興優勢產業,增強新入庫企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鞏固工業經濟恢復向好的基礎。

堅持綠色發展,着力寫好「生態利民」文章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有良好生態才有美好明天。宜君縣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統籌城鄉」,持續做優做特綠色經濟,同步推進城鄉一體建設,打造人民滿意的生態環境和宜居家園。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從現在起,我們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我們必須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近年來,宜君縣圍繞打造最適宜人居住、最適宜人創業的生態城市,將綠色理念貫穿於縣城建設和改造的始終,突出「顯山、露水、透綠」的要求,加快全縣森林建設步伐。

按照「定位要准,功能要清,特色要顯」的規劃編製要求,因地制宜,發揮地方優勢,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突出山水特色。以自然生態環境為依託,將生態保護列入規劃的剛性要求,規劃「綠線」「藍線」,保護河流、山體、植被等自然資源,突出山水特色,走出一條依山傍水、顯山露水、山中有城、城鄉一體的山水特色城鎮化路子。深入挖掘和研究地方文脈,保護舊址、古樹等諸多有遺傳信息的符號,提升特色文化內涵和品位,提升城鎮精氣神,塑造城鎮個性魅力,讓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與此同時,大膽探索,統籌考慮山水、田園、鄉村、城鎮等要素,突出地域特色,體現歷史民族文化特點,規模適度,功能齊全,基本形成以縣城為核心,集鎮為中心,村寨為重點,促進縣城、集鎮和村寨協調發展、功能優勢互補、空間布局合理、整體與局部協調統一的綠色城鎮發展體系。持續深入實施「生態立縣」戰略,不斷釋放和放大生態效應,緊緊圍繞打造「中國氣候宜居城市(縣)」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這兩張「綠色名片」,不斷鞏固和提升這兩個國家級的「金字招牌」,着力拓展綠色發展的生態路徑,全力打造綠色宜君、生態宜君。

突出共享發展,着力寫好「生活惠民」文章

宜君縣積極落實就業優先政策,促進重點群體就業,推出「富民創業貸」「小微企業貸」等政策性擔保貸款系列服務,累計扶持城鄉自主創業近萬人。健全社會兜底保障,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健全完善弱有所扶社會救助體系,持續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落實各項惠師政策,普通高考成績創近年新高。

持續推進中醫院遷建項目建設,進一步深化綜合醫改,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努力讓百姓共享更可知可感更實在實惠的發展成果。緊扣「兩個不放鬆」和「務必整出成效」總目標,堅持標準不降、力度不減,堅決完成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目標任務,更加深入推進各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巡查整改,完善應急救援管理體系,強化應急物資保障,提升災害監測預警和防災減災救災綜合能力,堅決防範重特大事故。

深入開展信訪突出問題攻堅戰,提升初信初訪辦理質效,努力減存量、控增量,實現重大、疑難信訪案件化解率95%以上。深化平安宜君建設,鞏固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不斷深化「網格+警格+N」社會治理模式,着力構建社會治理現代化綜合指揮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綜治中心一體化運行機制,全面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水平。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

記者:王歆浩

編輯:王婉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