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過程人民民主案例專遞⑬|打造民情民意民智交匯樞紐,去這些家門口的代表「家、站、點」坐坐吧~

摘要

結合閔行區虹橋鎮經濟重鎮的定位和新一輪發展目標,虹橋鎮人大以「家、站、點」履職平台為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載體,聚焦樓宇、園區、商圈,開拓了與白領共話的功能型聯絡站,並將其

打造成行之有效的民情、民意、民智交匯的樞紐,創新深化新時期基層民主建設,助力全過程人民民主貫徹落實

有事情想和人大代表說說,去哪裡能找到身邊的人大代表?不如來這些家門口的人大代表「家、站、點」坐坐。

什麼是「家、站、點」?

「家、站、點」是「人大代表之家」 「人大代表聯絡站」和「人大代表聯繫點」的簡稱。

虹橋鎮人大「家、站、點」分佈在原有「1+3+14」的基礎上,按照地理位置情況,以因地制宜、便於活動為原則,依託六大網格區域和樓宇、園區、商圈合理布局,升級為「1+8+28」的2.0版,有效拓寬了代表履職平台的覆蓋面。

有難事?找代表!

這裡是代表聯繫群眾的「連心橋」,也是反映社情民意的「直通車」。

在一年兩次集中聯繫選民的基礎上,虹橋鎮人大探索開展「月駐點、季進站、年述職」活動,每月25日駐「點」接待選民和人民群眾,每季度進「站」參加專題活動,每年到選區向選民述職。將通過制定《虹橋代表組履職清單》,明確每位代表每年參加小組活動不少於3次、提出代表建議至少1條、參與調研項目不少於1個、每個代表小組提交1篇微調研報告等「規定動作」。

虹橋鎮鼓勵有條件的代表創新開展代表履職「雲服務」,建立選民聯繫微信群,選民可及時在群里提出意見建議,代表則即時進行解答。探索從通過代表信箱、代表熱線等線下接待方式,朝着「雲互動、網評議」等線上線下互聯互通,實現實時溝通、視頻互動,方便選民和人民群眾隨時隨地線上預約代表。

接地氣、有主題

這裡是代表履職能力的「加油站」。

圍繞虹橋新一輪發展目標,虹橋鎮人大探索將「家、站、點」履職平台拓展延伸進樓宇、進園區、進商圈,把徵求社情民意和服務選民的範圍延伸至兩新組織、各類企業和青年白領人群,更好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功能提升。

例如,新建以「五型經濟新名片」為主題的虹橋鎮基金小鎮園區人大代表聯絡站、以「白領快樂驛站」為主題的虹橋鎮高科技園樓宇人大代表聯絡站、以「品質生活服務站」為主題的虹橋鎮萬象城商圈人大代表聯絡站。

在打造功能型代表聯絡站的過程中,鎮人大打破原有「家、站、點」的地域限制,提倡人大代表跨選區、跨行業進站接待,發揮代表的專業優勢,促進虹橋鎮高質量發展。通過開展「人大代表與青年白領面對面」「人大代表大堂經理服務日」等主題活動,豐富代表履職形式,提升代表履職熱情。

有底氣、能辦事

這裡是促進社會治理的「減壓閥」。

虹橋鎮人大通過精心指導,確保代表小組常態化開展高質量的小組活動,如代表組聽取經濟形勢分析講座、赴其他街道開展交流活動或者參觀「全過程人民民主」首提地等。

在「家、站」開展各類人大代表履職培訓和交流,提升代表履職能力,開拓代表履職視野,實現代表履職更有底氣、更有力量。組織代表結合自身工作崗位,圍繞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城市品質提升、民生保障服務等開展一些「短平快」式的微調研,積極建言獻策,將調研成果轉為高質量的代表建議。

未來,虹橋鎮人大將不斷深化拓展「家、站、點」履職平台建設,積極實踐,努力創新,真正做到「建出新高度,管出新水平,用出新成效」,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貫徹落實到「家、站、點」平台建設的各個環節。

稿件來源:閔行區虹橋鎮人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