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東四地入俄後,普京下令將扎波羅熱核電站國有化,基輔反對無效

俄聯邦委員會已經批准了烏東部扎波羅熱等四地區成為俄羅斯「新領土」的相關協議,他們將以聯邦主體的身份加入俄羅斯。

其實在此之前,人們鮮少關注扎波羅熱地區,但自從俄烏衝突爆發,有關扎波羅熱的話題開始不斷湧現,而且主要和扎波羅熱核電站有關。

扎波羅熱核電站是歐洲最大的核電站,在俄烏衝突期間,它曾多次遭遇軍事襲擊,由此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和擔憂。

為了避免扎波羅熱核電站被進一步破壞,俄羅斯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手段。

觀察者網報道,除了派出軍隊保衛扎波羅熱核電站外,普京還簽署了新的總統令,將扎波羅熱核電站列入俄羅斯聯邦資產名單之中

結合目前的情況來看,普京的這個舉動不僅意味着俄羅斯聯邦接管了扎波羅熱核電站,還在暗示俄烏衝突可能會發生重大改變。

我們知道,保衛核電站安全是每個國家最關鍵的安全事項之一,若核電站遭受打擊,這幾乎等同於對方已經採用了核手段。

而根據各擁核國家的規定,若對方已率先使用了核手段,擁核國家將有充足的理由向對方發起核打擊

放到俄烏戰場上來說,這就意味着烏克蘭要是在日後繼續攻擊扎波羅熱核電站,俄羅斯將有充足的理由對其使用戰術核武器

雖然為了避免衝突升級,俄羅斯可能會最大程度地保持克制,但一旦俄烏衝突走向了核戰爭的邊緣,很多事情都是說不準的。

如果烏軍仍不顧後果的激怒俄羅斯,向扎波羅熱核電站發起襲擊,這勢必會讓俄烏局勢進一步升級,朝着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而在核武器被搬到檯面上之後,北約和俄羅斯都將很難收場,烏克蘭毫無疑問會成為他們博弈過程中的犧牲品。

其實不僅僅是俄羅斯,扎波羅熱核電站也同樣觸動着歐洲的神經,在切爾諾貝利事件之後,歐洲各國對其附近核電站的泄露危機變得尤為敏感。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一樣,扎波羅熱核電站也在歐洲大陸,但不同的是,扎波羅熱核電站是歐洲最大的核電站之一,並且處於俄烏戰場的第一線。

若扎波羅熱核電站在俄烏衝突期間發生核泄漏,就算俄羅斯有心對其採取保護措施,恐怕效果也不會多好,更何況烏克蘭軍隊還很可能會趁機阻撓,給俄方添堵。

此前在扎波羅熱核電站屢次遇襲之後,俄羅斯方面曾多次譴責烏克蘭軍隊,指控他們犯下了反人類暴行。

而反觀烏克蘭方面,他們沒有把俄羅斯的警告當回事,並且還對俄倒打一耙,稱俄羅斯在扎波羅熱核電站附近進行駐軍,對核電站進行軍事化管控,甚至將相關襲擊也推到俄軍身上。

但正所謂旁觀者清,從俄烏衝突發展至今,烏克蘭已經不止一次地散播假消息,對俄發起「輿論戰」,如今為了拖歐洲下水,他們還不惜做出攻擊扎波羅熱核電站這樣的瘋狂舉動。

從動機上來看,扎波羅熱以及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等地已公投「入俄」,俄軍根本沒那個必要對扎波羅熱核電站發起軍事打擊。

並且為了修補千瘡百孔的扎波羅熱核電站,普京已經明確要求切實保障扎波羅熱核電站的安全,並承諾為其提供資金、材料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

而烏克蘭卻一直把扎波羅熱核電站當做自己獲利的籌碼,其核電公司稱扎波羅熱核電站依舊是烏克蘭能源系統的一部分,它將繼續在烏克蘭的電網進行「運營」。

烏克蘭方面拒絕承認普京頒佈的總統令,並呼籲國際社會助其收回扎波羅熱核電站,確保扎波羅熱核電站在烏克蘭的控制之中。

同時,烏政府還要求國際原子能機構成員國懲罰俄羅斯,限制俄羅斯與其他國家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框架中開展的合作項目。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俄烏對扎波羅熱核電站的關注點根本不在一個層次,烏政府更關心的是如何利用這個核電站為自己謀得更多的利益,爭取更大的幫助。

可以預見的是,若俄烏雙方繼續在扎波羅熱核電站附近進行拉鋸戰,那核泄漏的悲劇將有可能再次降臨到烏克蘭這片土地上,而俄烏戰場上的核危機關乎着廣大民眾的命運。

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俄烏衝突已趨於長期化,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日前關上了結束戰爭的談判大門,俄羅斯也並不會放棄自己得來不易的「新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