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喲、喲、喲,各位網友朋友,你們大家都好!歡迎來到康巴什,西北之寶。在所有城市當中,我們最小,但我們人均點擊量,高到爆表!」
斜戴着帽子,佩戴墨鏡,跟着節奏做出不同手勢,一副說唱歌手的范兒。今年7月初,鄂爾多斯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康巴什區委書記邢征在雲致辭時來了一段說唱,迅速火遍全網。
「網紅書記」邢征所主政的城市康巴什,是一個只有18年歷史的新城市。前些年,康巴什有一個代名詞更為響亮——「中國鬼城」。
然而,在一群具備互聯網思維的年輕幹部的推動下,這座昔日的「中國鬼城」正擺脫依賴土地資源等舊有的發展模式,探索新的發展和管理思路。
這裡,每個區領導都要直播帶貨,每個幹部的胸牌都可以被掃碼點評,每個公民的電子品德積分都可以換取實際的福利。
就像他的網紅書記所說:家裡沒礦,全靠流量。
處級以上領導都要直播帶貨
「家人們好,大家好,歡迎來到直播間!」
7月8日晚上7點,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房間里,擠進了鄂爾多斯康巴什的5位副區長。此時,他們化身「帶貨主播」,為羊絨圍巾、沙棘汁飲料 、酸溜杏、蒙古鍋茶、黃河鹼地米等多種鄂爾多斯本地特色農產品推介代言。
當天,直播持續了2個多小時,抖音和快手兩個平台一共賣了15萬元的貨。
這是康巴什80後副區長杜佳斌人生中的第一次直播帶貨。「原來看抖音、快手,覺得做直播帶貨挺容易,但真正面對鏡頭時,感覺就詞窮了。」
副區長所在的「多多品」直播間,背後的運營公司是康巴什新成立的一家國有企業。運營總監趙鑫告訴北青報記者,「多多品」於今年6月14日開啟試播帶貨,6月20日正式發佈上線。目前,上架貨品主要涵蓋奶食品、肉製品等多個本土農副產品。
「我們是新賬號,平時直播間也就20多人,區長直播那天平均在線人數超過200人。播了一個月,成交額約40萬,區長帶貨就15萬。」趙鑫說,未來區長們會不定期過來直播,但重點不會放在講解產品本身上。
現在,康巴什的處級以上幹部都要參與直播帶貨。直播間外,這些區長們服務的是一個只有18年歷史的新城市。
2019年到康巴什的任曉彬開了一家烤紅薯店,兼賣一些家鄉美食。漸漸地,紅薯店變成網紅店,他也因為能迅速掌握各項新政策,被稱為康巴什的「小靈通」。
今年4月20日,康巴什融媒體中心將任曉彬的故事拍成短視頻發佈,一位名叫「齊五柳」的網友點贊評論:康巴什好人。
任曉彬說,在視頻號評論區,「齊五柳」的身影隔三差五就能看到。演員靳東錄了一段視頻,為康巴什的數字鄉村振興平台「多多品」代言,一網友問「又賺了鄂爾多斯多少?」時,「齊五柳」跟評,「免費」「真的免費啊」。
很多網友們並不知道,網民「齊五柳」就是他們的區委書記邢征,也是鄂爾多斯市委副書記和政法委書記。
「鬼城」的「網紅書記」
今年44歲的邢征,是內蒙古自治區12個盟市中最年輕的市(盟)委副書記,擁有英國牛津大學、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法學碩士和理學碩士學位。
2020年10月,邢征由企轉政,「空降」內蒙古,擔任包頭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2021年5月任鄂爾多斯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一個月後兼任康巴什區委書記。
對於「觸網」,邢征有自己的理解,「我們很多領導幹部還是很年輕,我希望他們要懂網、觸網,要有對網的感覺。」
邢征認為,在聚光燈底下,就要自覺接受老百姓的監督。還要解決具體問題,不能只會在辦公室里坐而論道。
康巴什沒有農業、工業,主要依賴於服務業。「家裡沒礦,全靠流量。」是邢征常提的一句話。
邢征曾多次強調以新媒體傳播好聲音,全方位打造「網紅康巴什」。從文創雪糕、後備箱集市、城市帳篷營地、康城有約、馬上游城等,他邀蘇炳添來「數星星」、請靳東代言,邢征讓這個城市在「網紅」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以至於他自己前段時間也成為網紅。
7月5日,康巴什·中國網紅城市指數發佈中心掛牌儀式舉行。邢征在雲致辭時,先來了一段rap。致辭的場地是當地會展中心的一角。出場的他,嘻哈風格,戴着墨鏡,帽子斜戴,身穿印有康巴什地標的T恤。一開口,就是一段說唱。
之後,在工作人員的「提醒」下,邢征摘掉墨鏡和帽子,一本正經地開始致辭。
致辭結束,他重新戴上帽子和墨鏡,「哦,對了,歡迎大家來康巴什避暑休假,吃茶綠馬雪糕,搶多多評積分,買多多品產品,看哈達灣晚會,再見!」
邢征告訴北青報記者,這只是他和同事們臨時起意的探索與嘗試,也是自己填的詞。然而,視頻錄好後,邢征猶豫了,「這麼搞到底行不行?是不是太出圈了?」
後來,他咬牙決定「先播了,有什麼問題再說。」
「康巴什的網紅城市指數發佈中心,全國獨一無二。你自己都不紅,怎麼扛起這個牌子。」 邢征說。
成為「網紅」後,邢征很擔心爸媽批評自己,說當個官不好好當,老不正經的;兒子說,爸你這點兒(踩得)還湊合;女兒說,爸你這有點丟人。
但是,他認為「要讓康巴什長紅,我就拼了,值得干!」
幹部工牌「一人一碼」接受點評 結果與提拔晉陞掛鈎
「攝像機對好,請文旅局、住建局兩個單位負責人作檢討發言。」
7月13日,康巴什區委二屆41次常委會會議召開。這是一次常規的圓桌會議,但是不同的是,邢征設置了一個「站着說話不腰疼」檢討席,兩名局長站着「檢討」了40分鐘。
據多位參會的幹部表示,當天的會議少了「好人主義」,「辣味」十足。 「老百姓滿意率、反應率、推諉率這些都是要考核的,這次他們排在末尾,下次就要換人了。」
邢征說,一座「網紅城市」要面子,更得要「里子」,「網紅城市不能讓老百姓吐槽,說領導只為自己紅,只為政績,只為名聲。」
這從康巴什城管和攤販的關係就能看出,這裡的城管局長被要求像經營企業一樣經營城管。只不過,不考核利潤,但要考核商販們的贊成度和擁護度。
於是事情起了變化。
今年年初,康巴什區在原有的三個早夜市基礎上,又在居民生活區新增了10處免費的便民疏導點,共計150個攤位。擺地攤的商戶用手機掃一下「攤位管理碼」登記信息向城管備案後,就可以每日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內擺攤賣貨,群眾也可以掃碼監督。
賣烤羊肉的艾買提現在已經有了好幾個攤位,一個攤位的流水每月就超過9萬元。德榮早市水果攤老闆張榮則說,自己今年60歲了,外出打工也不好找活兒,能擺攤就能有收入。
邢征說,在康巴什,對商販唯一的要求就是認真合法經營,憑良心經營,走的時候地上要乾淨,該交稅要交稅。
更讓人意外的是,康巴什為所有幹部設置了專屬服務評價碼,即「一人一碼」佩戴在工牌上,並於每月初向社會公布上月各單位幹部服務評價情況,將評價結果與幹部提拔晉陞、年度考核、激勵問責相結合。
什麼是好的營商環境和營生環境?邢征認為,老百姓辦什麼事都順順噹噹的,不用找人,不用托關係,不用採取不當的方式,這就正常了。
掙「品德積分」 可選學位 走綠色通道
在康巴什,還有一個奇特的景觀,政府主導開發的應用有着強大的網絡黏性,甚至反過來推動社會治理。
康巴什居民熱衷於在政府開發的小程序上搶積分(100積分摺合1元)開啟「數字消費」的內循環。更有趣的是,平台上還有一種「分」叫「品德積分」,不能搶,只能靠「掙」。
例如,見義勇為加20分至50分,好人好事加2分至100分,公益捐款加1分至20分。這些品德雖然不能當錢花,但可以發揮比錢更大的作用。只要分值高了,小到銀行免排隊秒變VIP,大到選擇學位、就醫綠色通道。真正做到了做好人有好報,做好事也有好報。
的士司機趙勇的老家在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
2009年,為了孩子上學,他以高出老家房價一倍的價格,在康巴什市府北街一小區買了套學區房。從此,家也從伊金霍洛旗搬到了康巴什。
在他的眼裡,隸屬鄂爾多斯的康巴什,曾經是乾旱貧瘠的戈壁灘,冬冷夏熱,風沙肆虐,自然條件非常惡劣。
2004年5月,鄂爾多斯宣布在其東勝區西南25公里處建立一座新城,這個承載「鄂爾多斯夢」的地方被命名為康巴什。建設初期由於各類設施不完善,居住人口少,城區空曠冷清,康巴什曾被外媒稱為「鬼城」。
彼時,這裡周末中午,偌大的廣場空空蕩蕩, 人們可以清晰地聽到幾百米外的電音喇叭聲、喜鵲從空中飛過時的啾鳴,偶爾也有駛過的汽車與路面摩擦的聲音。
從來到康巴什,趙勇一直在埋頭拉活兒掙錢,逐漸他發現,乘客從建築工人變成了市民和遊客。「人多了,房價高了,上下班高峰期時也會堵車了。」
「幾年前,我製作了收款二維碼,真的太方便了。」 最初趙勇不會網購,也不看短視頻,更不會使用「碼上生活」。
現在,他都學會了。
(北京青年報)
編輯:趙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