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 澳洲是世界上女性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自19世紀80年代澳大利亞婦女首次能夠進入該國的大學學習以來,她們的教育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到20世紀70年代,每三個學生中就有一個是女性,而現在,她們佔到了一半以上。

現在,每兩名25至34歲的女性中就有一名擁有學士學位,而同一年齡段的男性中僅有三分之一以上擁有學士學位。
《先驅報》披露的數據顯示,女孩在畢業考試和大學期間的表現也大大超過了男孩。

澳大利亞婦女是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在大學裏,我們會發現很多小姐姐的學業、表現都非常優秀。但是根據澳洲目前的男女薪資對比,女性依舊處於弱勢。

根據官方的數據顯示:澳洲女性的收入平均比男性低13.8%,大約每周少賺$255刀。在西澳的差距最大,高達21.2%,南澳差距較小僅7.4%。

全職的女性每周平均收入為$1591.2澳幣,而男性的每周平均收入為$1846.5澳幣。

其實這個問題由來已久,但是近年來這個差距在逐步縮小。

我們再看看各州的數據差異!其中差距最大的是西澳,該州主要還是礦業為主,男性從業者更多,收入差距明顯。

全澳僅塔州、堪培拉、南澳的收入差距低於10%,堪培拉和南澳最平衡。

再分行業領域來看,差距最大的是專業技能、科學、技術服務領域。其次是醫療健康、社會援助領域和金融保險領域。

澳洲政府一直在致力於消除這個差異,但有很多的現實因素阻礙。

悉尼大學副教授伊麗莎白-希爾(Elizabeth Hill)是工作生活中的性別平等研究計劃的副主任。她說,由於各種因素,包括性別歧視和女性佔主導地位的部門的低工資水平,性別薪酬差距很快就開始了。

20歲以下僱員的性別薪酬差距最小,20多歲和30出頭的僱員的性別薪酬差距急劇增加,35至44歲之間再次擴大。45至54歲的人差距最大,幾乎為18%。

希爾說,家庭因素也開始影響婦女在其職業生涯早期的工作決定。

澳大利亞的一個關鍵經濟挑戰(也是國家預算中的一個問題)就是找到方法,確保受過高等教育的婦女能夠從事與其技能和願望相稱的工作。

除其他事項外,家庭需要負擔得起的、可獲得的兒童保育,激勵父母雙方參與照顧孩子,以及家庭中的平等分工。

澳洲政府考慮更多的保育津貼,促進父母雙方一起照顧孩子,平等分工。

希爾說:"希望促成各方面的融合,形成一個政策架構,讓女性和男性合理分配工作、照顧家庭。"

在澳洲,女性的地位一直都是很高的。從而也讓很多男性願意在家當奶爸。

這種情況在澳洲非常常見,而且很多男性樂於照顧家庭。

不少人認為誰收入高就在外工作,當爸爸的也願意在家帶孩子。感覺還是非常有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