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再延長緊急狀態,俄羅斯划出紅線,開戰可能性不高

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關於世界大戰爆發的說法不絕於耳,一些國家為了防止戰爭,開始進入緊急狀態。

當地時間6月27日,立陶宛議會決定將國家緊急狀態延長至9月15日。這是立陶宛第二次延長緊急狀態

2月24日,俄烏衝突爆發,立陶宛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有效期至4月20日。

4月21日,立陶宛議會宣布,將受俄烏局勢影響而宣布的緊急狀態,延長至6月29日。

這一次,立陶宛又將緊急狀態延長至9月中旬。

一般來說,只有一個國家遭遇重大災難襲擊或者戰爭狀態時,才會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那麼,立陶宛到底擔心什麼呢?

按照立陶宛內政部長阿涅比洛泰特的說法,受俄烏局勢影響,地緣環境複雜,繼續延長緊急狀態是權宜之計。換言之,立陶宛擔心俄烏衝突會引發歐洲大戰,所以提前做好防禦準備。

其實,立陶宛兩次延長緊急狀態,恐怕是擔心遭到俄軍的打擊。

立陶宛以配合歐盟制裁為由,禁止俄通過立國把物資轉運到加里寧格勒州。這導致俄飛地幾十萬人缺乏物資,生活陷入困境,立陶宛此舉等於封鎖了俄飛地。對俄羅斯來說,這是不可接受的。

俄警告立陶宛要求儘快恢復轉運通道,否則後果自負。但立陶宛說,自己是北約國家,不相信俄會動用武力。

立陶宛仗着北約身份國以及美國,公然對俄發起挑釁,普京當然不會坐視不理。俄軍的戰略武器已經進入戰備狀態,隨時都能打擊那些對俄不友好的國家。

立陶宛封鎖俄飛地加里寧格勒州,外界擔憂此舉可能引發北約與俄衝突。只不過,現在俄羅斯深陷俄烏衝突,一時半會抽不開身。

立陶宛是一個小國,總面積不到7萬平方公里,人口不到三百萬,以俄軍的力量,會對立陶宛進行雷霆打擊。立陶宛原屬於蘇聯加盟國,和俄同屬一個陣營,實在不該刺激俄羅斯,引火燒身。

根據北約集體安全條例,若立陶宛遭遇攻擊,美國等國將有義務出兵幫助立陶宛抗擊外敵。那時候,美國真會出兵嗎?

從俄烏衝突來看,美國只會坐視不理。立陶宛還是應該多想想和平的事,而不是刺激俄,當美國的急先鋒!

其實,立陶宛之所以敢挑釁俄,在於背後有美國撐腰。隨着美俄關係緊張,美國領導的北約與俄衝突的風險在增大。

據俄衛星社28日報道,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認為,任何攻擊克里米亞的企圖等同於對俄宣戰,如果有北約國家這樣做,那將意味着與整個北約爆發衝突

克里米亞地區位於黑海沿海,是進出黑海的必經之地,也是俄黑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地。俄對克里米亞相當重視,在那裡部署了一系列重武器,防止烏克蘭和美國發動攻擊。

烏克蘭危機爆發後,普京下令出兵克里米亞,一舉將這個戰略要地控制在自己手裡。此後,俄軍出入黑海,馳援敘利亞,變得相當容易,而失去克里米亞之後,烏克蘭的戰略價值大打折扣。

現在的克里米亞通過公投加入了俄聯邦,雖然克里米亞沒有得到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但俄把其視為自己的領土。所以,北約若攻擊克里米亞,等於攻擊俄本土,俄當然不會置若罔聞。

按照俄官員梅德韋傑夫的說法,北約攻擊克里米亞等同對俄宣戰,將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一旦世界大戰打響,勢必會爆發核戰,那時候,美國還能置身事外嗎?

核戰的後果不言而喻,如果美俄想保持和平的話,還是應該早點開啟對話,通過和談化解矛盾,而不是一味的用武力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