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成了反俄制裁的漏洞,美國卻盯着中國,可笑更可悲

西方的反俄制裁,已經讓西方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尤其是對俄羅斯的石油禁運,導致國際油價進一步飆升,在高通脹率的影響下,歐美國家的油價已經「爆表」。而更扎心的是,歐洲國家從俄羅斯直接採購石油的數量越來越少,卻越來越多地採購「二手」俄羅斯石油。

「二手」俄羅斯石油主要來自印度,印度以折扣價格從俄羅斯購買石油,經過一些簡單的加工之後,再賣到歐洲。

對於歐洲國家來說,本來可以直接跟賣家交易,卻強行製造了一個「中間商」出來。

環球網報道,英國媒體稱,自俄烏衝突爆發之後,印度不斷加大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數量,現在單日進口俄油的數量,即將突破100萬桶,而這個趨勢還在進一步上升。

而根據數據顯示,印度大量進口俄羅斯石油,似乎並沒有全部留下來自用。

一家西方的研究機構發現,從印度賈姆納格爾出口的貨物中,有一部分前往蘇伊士運河,意味着這些貨物會被運往歐洲或者美國。而在賈姆納格爾,就有一個大型煉油廠,且最近接收了大量俄羅斯石油。如果把這些事情串起來,答案也就顯而易見了。

實際上,追蹤貨物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石油製品並不好追蹤。與其去觀察印度的貨輪到底裝了什麼商品,不如直接看印度石油的進出口數據。

眾所周知,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石油進口國,至於石油出口,雖然有,但規模很小。畢竟自己消耗量非常大,又沒有什麼獨特的煉油技術,也不靠賣石油賺錢。

然而,最近印度石油出口量卻出現了大幅提升,在俄烏衝突爆發後第二個月,印度石油出口猛增113%,接下來的一個月又增加了超過50%。

石油出口激增,對於印度這樣的國家來說,十分反常。一個石油高度依賴進口的國家,怎麼就成了石油出口國呢?原因很簡單,有利可圖,而且還是暴利。

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是打折石油,相當於是從俄羅斯低價「進貨」,然後稍微加工一下,再賣給西方國家。一部分會賣到歐洲,另一部分則是賣給美國。

當然,美國並不會像歐洲那樣當冤大頭,美國從印度獲得二手俄羅斯石油之後,最終可能還是會賣到歐洲。也就是說,歐洲國家會從印度買二手俄油,還會從美國買三手俄油,卻對緊挨着的一手供應商「視而不見」。

歐洲的表現很可笑,美國也好不到哪裡去。同樣大規模進口俄羅斯打折石油的還有中國,俄羅斯已經成為了中國第一大石油來源國。但是美國對中印大規模進口俄油的態度卻不同。

對於中國進口俄油,美方認為這是中國加大跟俄羅斯合作的「證據」,還呼籲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一起譴責俄羅斯。

對於印度進口俄油,美方則表示這是「主權決定」。美方的態度凸顯了美國的「雙標」,而「雙標」的背後,則充斥着霸權邏輯。

美國無非是想告訴其他國家「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凸顯了美國對霸權的不自信,說明美國也明白霸權不好使了,需要通過實際行動來「提醒」其他國家。所以說,美國的做法不只是可笑,還很可悲。

現在的美國離不開霸權,但是霸權卻跟美國漸行漸遠。一旦失去了霸權,美國作為一個金融帝國,將會迅速崩潰,美國想要維護霸權不倒,卻無力阻止霸權持續隕落的樣子,怎一個狼狽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