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布6000億美元計劃,目標直指中國,白宮:這僅僅只是開始

觀察者網6月26號援引CNN發佈的報道,美國總統拜登於當天正式宣布一項由G7集團主導的基建計劃:「全球基礎建設夥伴關係」。拜登揚言要通過政府融資、社會捐款以及私人投資的方式,在未來5年的時間裏籌集6000億美元,專門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基建資金。而白宮方面也對此作出了進一步解釋,稱G7會議的共識只是一個開端,未來G7還將與更多的「共同價值觀夥伴國家」、主權財富基金、多邊銀行等不同渠道引入更多的額外資金。

依照拜登規劃的藍圖,此次G7主導的基建戰略投資將着眼於清潔能源、公共衛生、性別平等以及信息通信技術等,而且拜登還自豪地表示,目前已經有數十個項目在全球範圍內啟動,而且「民主國家」將證明,完全可以通過「更少的附加條件」去實現基礎設施資助,讓世界各地看到與民主國家合作的好處。歐盟主席馮德萊恩也在當天會議結束後向媒體宣稱,G7的這項決議是在向發展中國家表明,他們可以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不是拜登在一年之內首次提出,覆蓋全球範圍的基建投資戰略,事實上在去年的G7峰會,拜登就宣布啟動一項名為 「重建更美好世界」的倡議,這個頗有「拜登風格」命名方式 的基建倡議,在當時被白宮宣揚成對抗我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可是在這項倡議實施一年之後,籌集到的資金總額只有600萬美元,與當初拜登承諾的數十億美元大相徑庭。因此今年的新倡議,被分析界普遍認為是在舊計劃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在取得了民主黨以及G7集團的共識,權衡了各方的訴求和利益之後才推出的。

不僅如此,拜登發表的這份基建倡議對於「中國」二字絕口不提,甚至連「一帶一路倡議」都避而不談,即便外媒認定,這份基建倡議的存在就是為了對沖「一帶一路倡議」,可是在聲明中完全規避中國,也體現出G7內部的分歧。

近些年來,G7的對華聲明變得越發不友善,一再鼓吹中國的發展已經對G7集團構成了挑戰,但另一方面,包括美國在內的G7集團,又不斷呼籲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新冠疫情等全球議題時加強合作、建立夥伴關係。這種既要打壓中國,又要中國維持合作的扭曲心態,正在讓G7集團的對華政策變得越來越離譜。

尤其是當美國叫嚷着要在基建領域和中國「一較高下」時,卻故意不提美國國內的公共基建狀況,在所有發達國家當中已經是倒數地位。當美國無法滿足本國的基建需求時,卻要求發展中國家與其展開基建合作,這本身就是國際玩笑。有數據顯示,由世界銀行在2020年出資的基建設施合同當中,中國拿到了23億美元的份額,美國只拿到了2700萬美元,如今全球規模最大的20家建築承包商當中,中國企業有14家,歐洲企業有6家,美國為零。

即便是拜登在最新倡議中,提到的所謂「更少的附加條件」,在中國面前也不值一提,因為中國的全球基建合作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如果G7是基於幫助發展中國家的立場,與中國在全球基建領域展開競爭,中國將非常歡迎這種良性競爭。但時間終將證明,G7此舉到底是為了對抗「一帶一路倡議」,還是假借「基建合作」的名義去控制、滲透更多的發展中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