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新常態」,法國旅遊業者思考「新突破」丨Ta有新想法 03

2021年02月08日20:52:02 國際 1623

記者:凌雲

華輿訊 「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旅遊服務行業受到了重創。」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法國華人、法國U盟司導協會創會榮譽會長余仲進入旅遊服務行業以來最艱難的一年。「為了應對危機,2021年必須有點新思路。」

疫情「新常態」,法國旅遊業者思考「新突破」丨Ta有新想法 03 - 天天要聞

▲法國U盟司導協會創會榮譽會長余仲。(圖片均來自受訪者供圖)

余仲所在的法國U盟司導協會主要從事中國遊客和商務團體赴法行程的定製和接待等工作。自去年3月份以來,相關業務就已經處於停滯狀態。

「如果說2020年新冠疫情剛剛暴發時,我們想的還是如何度過難關,儘快恢復原有的工作生活節奏,但是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只能面對現狀,認認真真的開始做起『副業』。」

開展多元業務,分攤風險

進入2021年,余仲發現他身邊的旅遊從業者開始把「副業」變成「主業」,做着與旅遊行業並不相關的事情。比如,一些人加入Uber平台,從事法國國內的網約車服務;一些人加入代購行列,幫助中國人「遠程」買紅酒、皮包等物品;一些人進入超市工作,因為超市需要更多服務人員……

如果說這場疫情對余仲最大的改變是什麼?那就是風險分擔意識,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余仲坦言,在很多人心中協會是專業的旅遊服務團隊,能把旅遊接待這件事做「精」。「面對新冠疫情這樣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我們的抗風險能力低,因此我們需要轉變思路,拓展自己的業務範圍。比如基於這麼多年的行業積累和優勢,開展旅遊策劃、展覽演出等文化服務。」

余仲思考的是,如果中國人不能來法國,那麼如何為他們呈現法國的歷史文化,特色亮點?

「互聯網平台或許是最佳的方式。」余仲注意到,現在抖音等互聯網平台,給予越來越多自媒體人發揮的空間和機遇,「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我們能夠連接對法國文化感興趣的中國朋友。」

疫情「新常態」,法國旅遊業者思考「新突破」丨Ta有新想法 03 - 天天要聞

▲余仲個人塗鴉

余仲溝通過一些專門接待中國遊客的法國景區服務人員,同樣希望能夠加入進來,發揮自己出鏡、講解、文化積累等方面的優勢。「我們身邊還不缺乏視頻製作、拍攝等各方面的人才。我們需要思考的是,什麼樣的內容和呈現方式能夠吸引更多的『中國粉絲』,帶來流量和影響力。」

新媒體傳播方式潛力與壓力並存。比如什麼是中國人感興趣的內容,怎樣的視頻呈現更輕鬆有趣?余仲表示:「整合各方面資源是我們的優勢,但是如何捕捉中國粉絲的喜好是我們的挑戰。現在我們有了更多時間,可以思考和摸索這樣的方式。」

當年的「小小魚兒」變成了「大魚」

余仲祖籍是浙江溫州。1991年,12歲的他跟隨父親來到法國生活。隨着他在這裡生活時間越來越長,對法國的了解程度也更加深入。

一次偶然的機會,余仲了解到原來一戰中也有華人的身影,他們以華工的身份參與其中。在歐洲,1918年11月11日標誌着一戰結束。鮮為人知的是,有約14萬中國勞工做着清理戰場、掩埋屍骨和戰後重建等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第一次聽說14萬這個數字,我頗為震驚。我相信還有很多華僑華人和我一樣,即使身在歐洲也不了解這段歷史。」余仲從2012年開始,利用語言優勢,帶法國的華僑華人參觀華工墓地,了解這段歷史,並由此開始進行旅遊服務工作。

他帶法國華僑華人深入酒庄,品味法國的紅酒文化;帶他們到法國中部火山區的薇姿(Vichy)小鎮,體驗溫泉養生特色;帶他們登山、徒步、滑雪,感受歐洲人喜歡的休閑方式;帶他們到奶酪加工廠,了解奶酪製作過程……

剛開始做旅遊接待服務的時候,余仲的網名叫『小小魚兒』,後來大家都喜歡叫他「大魚」。隨着中國遊客、商務團體到法國人數越來越多,他也開始將自己的業務範圍從法國國內拓展到中國。他越做越大的業務,因為疫情按下了「暫停鍵」。

但是余仲相信,中國人未來赴法國旅遊、商務洽談等針對性會越來越強,走馬觀花似的遊覽會越來越少。「精品與定製一定是未來的方向,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線上內容傳播也要基於這樣的特點,尋找到精準的人群,進行精準服務和傳播。」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國家發改委:中國已成為世界發展最穩定、最可靠、最積極的力量 - 天天要聞

國家發改委:中國已成為世界發展最穩定、最可靠、最積極的力量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7月9日上午舉行首場發佈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介紹「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鄭柵潔在會上表示,5年前制定「十四五」規劃綱各項主要指標中,經濟增長、全員勞動生產率、全社會的研發經費投入等指標進展都符合預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
特朗普的「關稅信函」是什麼?為何先給這14個國家?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的「關稅信函」是什麼?為何先給這14個國家?

美國東部時間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致14個國家的信函,明確設定這些國家部分進口商品的關稅稅率。特朗普關稅信為何先給這14個國家?隨着這些信函的披露,有一個詞引發了關注——「關稅信函」。這個此前幾乎無人提及的詞彙到底是什麼
商務部:將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 天天要聞

商務部:將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今天,商務部將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決定將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見附件),並採取以下措施:一、禁止向上述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