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總統大選引發多方關注,目前拜登已宣布勝選,但特朗普並未承認敗選,並有可能就選舉提起訴訟。對此,澳大利亞多家智庫撰文分析認為,儘管本次美國大選投票率創歷史新高,但選舉結果清楚地表明美國社會空前分裂。當前,美國還面臨疫情肆虐、經濟衰退、國際影響力下降等諸多棘手問題。假如拜登當選,其將面臨對外政策的多重挑戰。
拜登的「當務之急」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日前發表題為《美國大選後,分裂的大國仍將難以領導》的文章稱,對拜登而言,其首要任務是處理國內危機:防控疫情、重啟經濟、穩定就業、重整政府機構等,儘力彌合內部分歧。然而,在並未獲得壓倒性勝利且共和黨可能控制參議院的局面下,拜登想要重整政治上已「四分五裂」的美國將步履維艱。
文章認為,在全球面臨衛生、經濟、環境等多重挑戰的背景下,解決之道應來自外部環境而非美國自身。因此對拜登而言,把注意力轉向全球或許是相對的捷徑。文章認為,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使得美國與盟友關係疏遠,多邊合作被破壞。若拜登當選,他將致力於恢復與盟友的關係,重新參與多邊合作,爭取外部力量,在更廣泛的世界實現其目標。
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在《拜登能否為美國領導力的更新奠定基礎》一文中指出,拜登或將帶領美國回歸二戰後的傳統外交政策,能否充分利用未來四年重塑美國領導地位將是其面臨的最大挑戰。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如何判斷民主黨關於世界狀況日益激進的內部辯論。
或對亞太採取「緩和」政策
東亞論壇網站在另一篇題為《拜登勝選對亞太地區的影響》的文章分析稱,拜登或將在很大程度上延續特朗普的亞太政策,但方式可能更為緩和、務實。
文章預測,在亞太地區,拜登將尋求加強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的同盟關係。在對華關係上,拜登可能在經貿、技術問題上更為謹慎,同時在全球衛生、環境等議題進行有選擇接觸。而在「印太戰略」上,拜登可能更強調地區外交。文章認為,如果缺少強大的經濟支撐,「印太戰略」將是空洞且不可持續的。因此,拜登很可能考慮有條件重返TPP。
文章分析稱,儘管拜登曾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任職,擁有豐富的外交經驗,但其政策迴旋餘地將受到國內分歧的掣肘。
美國能否恢復領導地位還有待觀察
東亞論壇網站刊文指出,相較於特朗普,拜登不會推行雄心勃勃的全球戰略。支持拜登爭取外部力量來實現全球目標也許是美國僅剩的兩黨共識,但由於美國早已在全世界範圍內過度擴張,拜登的「國際化」外交政策並非拯救美全球領導地位的「萬靈藥」。
針對美政府現狀,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分析,未來幾周將充斥着「拜登將採取行動廢除特朗普政策」的猜測。在國內,拜登已表態將開展行動防控疫情。然而,在外交政策方面,其他國家將更關注美國「是否」或將「如何」「重返世界中心」。
世行前首席經濟學家:重振世行應關注四個優先事項
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美應採取更明智的經濟國策
美智庫:疫情擴大正令美國經濟復蘇失去動力
編輯 | 李賽
審校 | 楊斯涵 馮靈逸
終審 | 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