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到底在打什麼盤算?
中美90天休戰期,現在只剩77天,可特朗普卻並不着急跟我國和談,反而跑去給歐盟和日本施壓了!
5月23日,特朗普直接對歐盟放狠話,說美國跟歐盟在貿易上很難打交道,建議從6月1日開始對歐盟商品加稅50%。
消息一出,歐洲股市當場大跳水,法國、德國、意大利的股票跟坐過山車似的狂跌,連歐元兌美元的匯率都扛不住,跟着往下掉。
歐盟和美國好歹也算「盟友」,可特朗普說翻臉就翻臉,根本不把歐洲當回事兒。說白了,就是想把歐盟當人質!先把歐盟逼得沒辦法,等他們扛不住來求饒,特朗普就能拿着這個當籌碼,在和中國談判的時候,多要點好處!
而為了增加更多同樣的籌碼,就在同一天,特朗普又主動跟日本首相石破茂通了電話。
雙方一致同意將一同出席,6月中旬將在加拿大舉行的G7峰會,屆時他們將針對關稅問題好好談談。
結果電話剛掛,日本商船三井就宣布,取消在中國船廠訂的運輸船訂單!
這事兒也太巧了吧?誰不知道中國造船業現在是全球第一,商船三井這種航運巨頭,跟中國船廠合作那是穩賺不賠的買賣,突然說取消就取消,傻子都能看出來有鬼!
肯定就是美國在背後使壞,給日本施壓!而日本也真是沒骨氣,為了討好美國,連自家企業的生意都不管了。
不得不說,美國這招太陰險了!為了打壓中國,不惜坑盟友、破壞全球貿易。
可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搞這種霸權主義那一套?歐盟和日本真的會心甘情願被當槍使嗎?
歐盟根本不吃他那一套,人家心裏門兒清,中國是超級重要的出口市場。像德國的高端製造、法國的奢侈品,在中國都賣得火爆,賺得盆滿缽滿。過去兩天,德法領導人還相繼和中國通話,討論的都是中歐經濟合作的事兒。這就表明,歐洲可不想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他們想兩邊都不得罪,都能撈到好處。
這不,特朗普也扛不住了,同意了推遲對歐盟加收50%關稅。
日本和韓國接到美國同樣的要求時,回應也特別謹慎。他們清楚,中國是他們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為了配合美國得罪中國,那是自斷財路,這種賠本買賣他們可不幹。而且中國早就表明立場了,誰要是為了討好美國犧牲中國利益,咱們絕對會採取反制措施。這警告就像懸在頭頂的劍,各國都得掂量掂量,不敢輕易冒險。
特朗普在關稅問題上折騰來折騰去,對中國的「極限施壓」已經進入下半場了,但我國可沒在怕的。
美國離不開我國!
中國跟歐盟國家和日本對美國的依賴完全不同,我國給美國輸出的,那都是美國老百姓和企業生活、生產離不開的「剛需」。
美國超市裡,從幾塊錢的襪子、毛巾,到幾十塊的鍋碗瓢盆,大半都是「中國製造」。要是沒了中國貨,超市貨架得空掉一半,物價更是得像火箭一樣躥升,美國普通家庭還不得鬧翻天?
再看科技領域,蘋果手機大家都愛吧,可要是沒有中國的供應鏈企業幫忙組裝、提供零部件,蘋果拿啥去滿足美國消費者那龐大的需求?
還有太陽能產業,美國嚷嚷着要發展清潔能源,可 80% 的太陽能板都是中國造的。美國想拋開中國自己搞?先不說技術行不行,就那成本,能把他們的清潔能源計劃直接「燒破產」!
美國就像個離不開中國的 「巨嬰」,而中國早就是能自己扛事兒的「狠角色」了。
就拿丙烷產業來說,曾經中國可是美國丙烷的「大金主」,中國塑料廠對丙烷的需求可是有增無減,雙方合作得那叫一個「愉快」,美國相關產業賺得盆滿缽滿。
可特朗普一上台,腦門一熱開啟關稅戰,對中國商品瘋狂加稅,中方自然也不客氣,對等反制。這一來二去,美國對華能源銷售基本就「涼涼」了,丙烷也跟着遭殃。
而中國買家直接拍拍屁股走人,投奔了加拿大和阿拉伯灣地區的供應商。為啥?加拿大和阿拉伯灣地區不僅價格實惠,還特別上趕着要留住中國客戶,價格一降再降。
美國這下可虧大了,原本依賴中國市場的相關產業,營收銳減,每個月少賺超10億美元,出口額更是直接少了60%。那些美國能源企業,庫存積壓得像小山一樣高,想找新買家,歐盟市場早就飽和,其他市場又不成熟,根本消化不了美國那海量的丙烷庫存。美國的丙烷價格暴跌,生產商們只能幹瞪眼,要麼低價賤賣,要麼限制產量,橫豎都是虧。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明確表示,中美關稅戰,最痛苦的是美國。他害怕,特朗普也害怕。
而這點從特朗普接連派出多路人馬跟我國接觸,也能看出。
美國前駐華大使博卡斯和新任大使龐德偉先後前來跟中方人員接觸,還有美國亞洲協會會長康京和,也匆匆趕到北京。
日前,有消息透露,特朗普正準備出席G20峰會,到時候會跟中方好好談談,不過以特朗普這翻臉速度還不知道又在打什麼主意呢,但我國一定會堅決維護自己利益。
這場關稅戰,最後大概率是以特朗普自討苦吃、美國經濟「受傷」慘重收場,他那想靠貿易霸凌壓制中國的如意算盤,註定要落空!
本文信源來自官方媒體【光明網】【央視新聞】等(截圖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免責聲明:本文發佈的圖片、文字等素材來源於網絡,我們尊重所有原創作者的權益,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