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21日,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踏入白宮,本欲為近期因政治分歧陷入低谷的南美關係「破冰」,卻未料遭到一場突如其來的「伏擊」。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會談中突然播放視頻,指控南非存在「針對白人的種族屠殺」,隨即引發雙方激烈交鋒,使得本就跌至冰點的美南關係再添新傷。

接受北京日報客戶端採訪的學者指出,特朗普的舉動既是「白人至上」理念的投射,也是他慣用的談判策略,意在為後續談判埋下籌碼。
緣何插播爭議視頻?
當天的會談起初看似友好,雙方還談及高爾夫等輕鬆話題。但當有記者提及「是否可能改變對南非的看法」時,氣氛陡然轉變。特朗普立即指示調暗燈光,播放一段視頻,繼而又展示了一些剪報,藉此強調南非白人正遭受迫害。
拉馬福薩對此深感震驚,他當場反駁道:在南非,所有種族都受到暴力事件影響,其中黑人受影響最大。
特朗普為何在與一國領導人會晤時突然播放爭議視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非洲研究所副所長孫紅指出:「插播視頻是特朗普的一種談判策略,試圖通過心理施壓,在後續談判中佔據上風。」

儘管遭遇特朗普的「伏擊」,但拉馬福薩並沒有與特朗普翻臉,會後還與之進行了一場「很棒的」午餐會。在孫紅看來,拉馬福薩是「有備而來,應對得當」。他展現出資深政客的素養,具備豐富的革命鬥爭經驗和從商經驗,心理素質強大。
這場交鋒也暴露了特朗普的「政治動機」。孫紅分析,特朗普奉行「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從其第一任期開始就關注南非白人農民遭遇,這種理念在美國極右翼勢力中有大批擁躉,此次操作,也是為鞏固國內基本盤。
美南關係為何惡化?
此次白宮衝突,只是美南關係持續惡化的最新一幕。近年來,兩國在多個議題上的分歧不斷加深,從土地改革到對外政策,矛盾已從政策層面上升至國際秩序觀層面。孫紅表示,特朗普2.0時期實際是延續了拜登時期對南非的打壓政策。
今年2月,特朗普炮轟南非新版《徵用法案》,稱其「沒收土地」是對南非白人的「種族歧視」。據了解,這一法案允許政府在特定情況下「零補償」徵收土地,旨在糾正歷史上白人過度佔有土地的不公,卻被美國歪曲解讀。
同時,南非推行的黑人賦權法案要求一定規模以上的外資企業讓當地黑人持有部分權益,這對美國企業赴南非投資構成障礙,如馬斯克的星鏈公司進入南非時就面臨此要求。

孫紅認為,黑人賦權法案、土地徵用法案等,觸動了美國企業利益,也不符合特朗普「白人至上」的理念,成為雙方矛盾焦點。孫紅提到,新南非自1994年成立後,由非國大(非洲人國民大會)代表的黑人群體執政,2024年12月大選後雖與白人政黨聯合組閣,但非國大仍佔主導地位。
在對外政策上,南非與中國走近,還在巴以衝突問題上向國際法院起訴以色列,都讓美國大為不滿。美國將南非的獨立自主外交視為「敵對行為」。
缺席g20峰會有何影響?
美國的報復措施接踵而至,包括驅逐南非駐美大使、對南非商品加征高額關稅、火速安排南非白人農民赴美安家等。美方更宣稱將不派高級別官員參加今年11月在南非舉行的g20峰會。
面對美國的持續施壓,南非並未屈服。有南非學者指出,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與外交脅迫策略,正促使南方國家走向制度聯盟與區域自主化,非洲大陸自貿區就是潛在應對機制。

孫紅認為,特朗普是否出席今年g20峰會,取決於雙方後續在貿易投資協議等問題上的磋商進展。美國可能要求南非取消對美資的黑人賦權限制、撤銷對以色列的起訴等,但這些要求與非國大執政理念相悖,談判將異常艱難。
「若特朗普不參會,的確會對南非主場外交帶來一定的衝擊,但此事背後主要責任在美方,南非信譽不會受損。反而美國因對南非的不實指控和外交理念分歧而缺席g20這一全球經濟治理平台,顯示其對國際責任的逃避,將會加速侵蝕美國在國際經濟治理體系中的地位。」孫紅說。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