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嚴防美國大豆「洗產地」

2025年05月03日18:10:30 國際 6112
中國嚴防美國大豆「洗產地」 - 天天要聞


中國嚴防美國大豆「洗產地」 - 天天要聞



「2024年,來自美國的高粱、玉米、大豆等糧食進口量佔國內糧食消費量的比重很低,而且基本都是飼料糧。這些品種的可替代性較強、國際市場供應充足」



文|《財經》記者 焦建

編輯蘇琦

隨着中國採取增加關稅等方式系統性降低對美國大豆進口,為制止美國大豆出現「洗產地」等現象,國內相關進口產業鏈正在出現一系列相應調整。
措施調整包括多個方面,且正逐漸形成互補。例如收緊相關檢驗檢疫措施,新增對種衣劑(含有農藥的種子包衣材料)殘留、麥角菌(可致幻覺、流產甚至死亡)、雜草種子等指標篩查;且進口商需提交大豆原產地熏蒸證明、港口裝卸記錄、運輸溫度監控數據等證明文件;在此基礎上,有關監管方面亦在聯合巴西、阿根廷等目前的主要大豆供應國,構建區塊鏈溯源平台、收錄每批進口大豆從種植到運輸的相關數據。
以加強檢驗檢疫為例,進口大豆屬於法定檢驗商品(法檢商品),該類商品由海關依照商檢法規定實施檢驗。因其屬於列入目錄的進出口商品,故按照國家技術規範的強制性要求進行檢驗。此外,因進口大豆大多屬於轉基因產品,中國對其的監測體系分為多個層面,包括轉基因品系確認、有害生物檢疫、品質檢驗等。
3月初,海關總署發佈相關公告稱:近期在進口的美國大豆中檢出麥角(菌)和種衣劑大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進出境糧食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等規定,以及世界貿易組織《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有關規定,海關總署決定自本公告發佈之日起暫停3家涉事企業大豆輸華資質。
在此基礎上,亦有相關業內人士對《財經》記者透露:從4月開始,有關方面的政策亦有相應調整。在此之前,對進口大豆貨船往往採用「每五船抽查一船」的隨機檢查模式。政策調整後,為更好地對進口大豆貨船進行溯源,目前或已變更為全船逐批檢驗。
中國嚴防美國大豆「洗產地」 - 天天要聞中國此前對進口大豆貨船往往採用「每五船抽查一船」的隨機檢查模式,目前或已變更為全船逐批檢驗。圖為關稅戰前美國某大豆生產州的相關儲運設施。攝/焦建

前述區塊鏈溯源平台,被認為亦將在大豆溯源方面發揮相應作用。其作用機製為構建平台,納入每批進口大豆從種植到運輸的全程數據,包括種植地gps坐標、收割時間、運輸船舶軌跡等多項關鍵信息,實時上傳至區塊鏈系統。

相關係統則可通過「蛋白質光譜密碼」和「土壤同位素特徵」等技術識別大豆來源。因土壤特性不同,美國中西部大豆的蛋白質含量普遍高於35.1%。與之相比,南美洲產的大豆通常低於34%。
除了這一差異,雜質率等指標,也被認為可作為算法進行區分時參考的核心參數指標。有相關報道指出:今年4月,一批標註為阿根廷產的進口大豆就因蛋白質超標觸發預警,經查驗發現未更換的美國包裝麻袋,最終該批大豆被全額退運。
區塊鏈技術的另一項發揮空間,則在於物流軌跡分析,即通過「時空拓撲分析」實時監控全球2300個港口的物聯網數據,以此識別美國原產卻運至南美洲再發貨的大豆。可能的路徑,則包括密西西比河至巴西桑托斯港、墨西哥灣至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等。
近年來,中國在大豆等農產品進口貿易中引入區塊鏈技術已有不少相關嘗試。2018年,山東一家企業藉助相關技術向外國公司購買大豆,被認為是全球首例使用區塊鏈平台完成的農產品交易。
2023年,北京海關方面則在一篇科普文章中指出:在海關監管和服務過程中,可充分利用區塊鏈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技術特點,把區塊鏈所擁有的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安全可靠、隱私保護等特徵融入海關業務改革中去。
在此基礎上,亦有不少學者分析指出:隨着貨物的流動和數據的聯繫越來越緊密,海關將被集成到貿易供應鏈中,成為數據交換的平台,通過區塊鏈技術或數據管道與各種經濟運營商發生數據交換。
整體而言,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佈的相關數據:2025年一季度,中國進口大豆1710.9萬噸,同比減少7.9%。其中從美國進口1160萬噸,同比增長62%,所佔份額為67.8%;從巴西進口450萬噸,同比降低55%,所佔份額為26.3%。
這一方面源於此前各方擔心關稅增加問題提前大量採購美國大豆,也源於美國及巴西等國的大豆生產周期有所差異。整體而言,中國目前的進口大豆主要來自巴西。以2024年為例,巴西大豆約佔中國進口大豆總量的74%。
中國嚴防美國大豆「洗產地」 - 天天要聞
對於目前中國的大豆進口渠道調整,上海一家農業諮詢公司的業內人士對《財經》分析指出,值得關注的包括以下幾點:首先,目前中國正處於關稅戰主動地位,大豆可增加從南美進口。「進口大豆溯源政策一旦認真執行,短期或會有限度影響中國國內市場供應,中長期看則不用擔心斷供。」
「由於政策收緊,中國的大豆供應會在短期內產生影響,也可能會使得價格調漲。但因為中國有戰略上的主動,當國際市場供應及物流經過幾個月調整後,世界大豆貿易的新秩序就會建立起來,中國大豆將進入新的循環模式。」這位人士稱。
4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則在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透露稱,「2024年,來自美國的高粱、玉米、大豆等糧食進口量占我國內糧食消費量的比重很低,而且基本都是飼料糧,這些品種的可替代性較強、國際市場供應充足;同時,國內糧食儲備資源也很充足。即使不採購美國的飼料糧和油料,對我國糧食供應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中國嚴防美國大豆「洗產地」 - 天天要聞

責編 | 楊明慧

封圖來源 | 視覺中國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王毅出席東盟與中日韓外長會 - 天天要聞

王毅出席東盟與中日韓外長會

2025年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吉隆坡出席東盟與中日韓(10+3)外長會。王毅說,10+3合作機制建立以來,持續強化危機應對能力,推進經濟一體化進程,合力打造發展新動能,各領域合作成效顯著,助力東亞成為世界最具活力的
澤連斯基稱俄被凍結資產收益應用於烏重建工作!德總理:已向美提出購買 「愛國者」用於援烏!烏稱前線一天發生201次戰鬥 - 天天要聞

澤連斯基稱俄被凍結資產收益應用於烏重建工作!德總理:已向美提出購買 「愛國者」用於援烏!烏稱前線一天發生201次戰鬥

每經編輯:張錦河當地時間7月10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烏克蘭重建會議上發表講話,提出一系列關於烏克蘭重建以及國防工業發展的主張。澤連斯基表示,俄羅斯被凍結資產所產生的收益應當用於烏克蘭的國家重建。他表示,當前需要建立一個重建聯盟,採取類似「馬歇爾計劃」的策略,並呼籲各方共同制定這一策略。澤連斯基表示...
以總理稱考慮在實現臨時停火60天後結束加沙衝突 - 天天要聞

以總理稱考慮在實現臨時停火60天後結束加沙衝突

當地時間9日晚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美國華盛頓訪問時會見了部分被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扣押人員的家屬。△當地時間7月9日,美國華盛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向記者發表講話。以總理辦公室發佈的聲明顯示,內塔尼亞胡在會面時表示,在此前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會晤中,他與特朗普「詳細討論」了被扣押人員...
白宮:洪水是「天意」,網友:還有同情心嗎? - 天天要聞

白宮:洪水是「天意」,網友:還有同情心嗎?

美國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7日在記者會上說,得克薩斯州致上百人遇難的洪水是「天意」,「不是政府的錯」。這一說法遭到眾多美國網民批評。7月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出席記者會。
特朗普:他們非常壞,必須付出代價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他們非常壞,必須付出代價

美國總統特朗普9日談及中央情報局(CIA)前局長約翰·布倫南和聯邦調查局(FBI)前局長詹姆斯·科米正接受調查時表示,他們非常不誠實,可能必須為此「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