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卸任的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前往烏克蘭訪問,給烏方撐腰。
觀察者網消息稱,貝爾伯克此行專門就美烏礦產協議一事給出了立場。
按照貝爾伯克的說法,烏克蘭以前與歐盟達成了稀土協議,後續的任何新協議,都需要符合歐盟的法律。
貝爾伯克強調,這裡是歐洲大陸。
話說得很強硬,但更多的還是作秀,之所以歐盟其他國家不出頭,是因為他們的政府不像德國朔爾茨政府這樣,即將下台,所以都老老實實的。
貝爾伯克就是仗着自己的外長馬上就當不了了,再去一趟烏克蘭刷刷存在感,比過去三年表現的都要強硬,但也只是表現一下。
貝爾伯克訪問烏克蘭
歐洲是最後的底牌
實際上,歐盟對烏克蘭的礦產也有意思,而且早就開始和烏克蘭談判了,澤連斯基現在似乎也更傾向於與歐盟「合作」。
說白了,如果同樣的條件,烏克蘭肯定願意把自己賣給歐盟,畢竟歐洲現在仍在支持烏克蘭,畢竟歐洲對俄羅斯的恐懼是真真切切的。
而且賣給美國的話,就是純純經濟殖民了,烏克蘭得不到任何好處,歐洲雖然也不是善茬,但可以利用俄羅斯威脅,與歐洲周旋一下。
簡而言之,美國是吃干抹凈,歐洲好歹能兜點底。
對於烏克蘭來說,歐洲是最後的底牌了。
澤連斯基和特朗普
歐盟還是指望不上
但是吧,歐盟在礦產協議的問題上,並沒有那麼積極,目前也就貝爾伯克明確表態,歐盟層面的表態,也只是發言人之前提了一句,不太敢和美國搶。
說到底,歐盟嘴上強調法律框架,實際上還是心虛,畢竟烏克蘭被美國視為自己盤子里的肉,歐洲這個時候下手搶,特朗普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不管是烏克蘭還是歐盟,都沒有讓美國鬆口的能力。
要說歐美關係都這個樣子了,也不差這一哆嗦,但歐盟還是慫,因為特朗普把礦產協議視為美國在烏克蘭衝突中,由敗轉勝的標誌,真要橫刀奪愛,美國就成了投資最多,毫無收益的鐵憨憨。
特朗普要的是「贏得」礦產和和平,現在衝突難以結束,「雙贏」的局面就只剩下礦產協議了,再被攪和了,特朗普就變成了「雙輸」,以歐洲政客的膽子,誰又敢真的去挑釁特朗普呢?
歐盟旗幟和烏克蘭國旗
德國關鍵時刻缺位
歐洲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德國在關鍵時刻缺位,在特朗普上任初期這個極具衝擊力的時間段,德國政府更替,朔爾茨政府幾乎銷聲匿跡,已經被解職,就等着默茨組建新政府之後接管。
所以能夠看到,一直都是法國和英國在那上躥下跳,德國沒什麼存在感。
這是相當致命的,英國已經不是歐盟成員,相當於整個歐盟都讓法國代表了。
這種權力三極缺少一極的局面,也會讓特朗普更加肆無忌憚。
默茨現在準備的是本月下旬能夠組閣成功,但是看現在這個局面,有困難,而且美國現在又發起了新的攻勢,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德國的缺位讓本就艱難的歐洲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