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對米萊翻臉,阿根廷人可以餓死,但不能和中國做生意

2025年04月09日23:32:03 國際 1162

前言

特朗普與米萊的政治"蜜月期"戛然而止,4月3日米萊赴海湖莊園卻遭遇冷遇。

次日美方直接要求阿根廷終止與中國的貨幣互換協議威脅阻止IMF200億美元貸款審批。

米萊如何在中美之間走鋼絲而不墜落?特朗普為何對忠實追隨者翻臉無情?

特朗普突然對米萊翻臉,阿根廷人可以餓死,但不能和中國做生意 - 天天要聞

表面兄弟情深,暗地算計深沉

曾幾何時,米萊對特朗普的崇拜簡直到了痴迷的地步。這位阿根廷總統不僅將特朗普的照片視為"政治信仰",還曾高調宣稱特朗普是他"見過的最偉大總統"。

就連競選口號都照搬了一番,"讓阿根廷再次偉大",如此濃情蜜意的政治蜜月期,卻在今年四月突然畫上休止符。當米萊滿懷期待飛往特朗普的海湖莊園,本以為能得到政治教父的接見,誰料特朗普竟連面都沒露,直接去打高爾夫去了。

特朗普突然對米萊翻臉,阿根廷人可以餓死,但不能和中國做生意 - 天天要聞

這場政治冷遇彷彿一記耳光,狠狠打在米萊的臉上,更諷刺的是,次日特朗普的拉美特使卡羅內就攤牌了,直言美國對阿根廷與中國的貨幣互換協議"非常擔憂"。美方甚至毫不掩飾地將IMF貸款當作威脅籌碼,明示米萊不終止與中國合作,就別想拿到那筆救命的200億美元。

這場政治逼宮來得如此突然,把米萊架在了火上烤。一邊是特朗普的咄咄逼人,一邊是阿根廷瀕臨崩潰的經濟。

特朗普突然對米萊翻臉,阿根廷人可以餓死,但不能和中國做生意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的算盤打得精明:不是不讓阿根廷活命,而是必須按照美國的劇本登台,放棄與中國的任何經濟往來。政治表演的面具終於掉下,露出赤裸裸的霸權嘴臉。

畢竟在他眼中,阿根廷人民的死活並非要緊,緊要的是不能讓中國在拉美這片"後院"獲得任何立足之地。而這場突如其來的外交鬧劇背後,恰恰凸顯了中阿經濟合作對阿根廷的重要性,這也是特朗普如此緊張的根本原因。

特朗普突然對米萊翻臉,阿根廷人可以餓死,但不能和中國做生意 - 天天要聞

阿根廷救命稻草,中國伸出援手

特朗普為何對中阿關係如此敏感?答案藏在一組數字里:2023年,阿根廷對美國出口下降到45.6億美元,而對中國出口卻攀升至70.3億美元。這個反差足以刺痛美國的神經。

實際上,中阿之間的經濟聯繫遠比特朗普想像的更為緊密。早在2009年,兩國就簽署了第一份貨幣互換協議,如同給疲憊的阿根廷經濟注入一劑強心針

特朗普突然對米萊翻臉,阿根廷人可以餓死,但不能和中國做生意 - 天天要聞

隨後這份協議多次續期,最近一次是將價值350億元人民幣的還款期限從2025年7月延至2026年7月。對於舉債度日的阿根廷來說,這延長的一年宛如雪中送炭,給了他們寶貴的喘息機會。

別小看這份協議,它可是阿根廷央行最大的外匯儲備來源。通過兌換人民幣獲得的美元流動性,不僅能用於償還IMF的高額債務,還能穩定比索匯率,防止經濟進一步崩塌

特朗普突然對米萊翻臉,阿根廷人可以餓死,但不能和中國做生意 - 天天要聞

說到底,這張互換協議就像米萊政府手中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沒了它,阿根廷的金融體系怕是要頃刻間分崩離析。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阿合作早已超越單純的貿易往來,延伸到能源、基建、農業等多元領域。中國從阿根廷進口大量牛肉和大豆,一度讓國內牛肉價格應聲下跌;雙方還在核電站建設和軍事裝備領域展開合作,構建起全方位的夥伴關係。

特朗普突然對米萊翻臉,阿根廷人可以餓死,但不能和中國做生意 - 天天要聞

令人深思的是,這一切合作都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中方從未將經濟合作與政治條件捆綁,也沒有像美國那樣動輒以關稅相威脅。相比之下,特朗普的做法不就像是用經濟絞索勒住阿根廷的咽喉,逼迫其在中美之間做出選擇嗎?

而這種赤裸裸的政治脅迫,使得米萊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改革理想與國內經濟現實之間的巨大矛盾。

特朗普突然對米萊翻臉,阿根廷人可以餓死,但不能和中國做生意 - 天天要聞

改革夢想破碎,民生壓力山大

面對美國的政治脅迫與阿根廷的經濟現實,米萊彷彿被架在烤爐上的羔羊,左右為難。他上台時信誓旦旦的"激進改革",如今正在阿根廷街頭引發一場接一場的抗議風暴。

數據觸目驚心:米萊的"休克療法"讓阿根廷通脹率在短短几個月內飆升至200%以上,比索貶值超過50%,公共支出削減高達15%。這些冰冷的數字背後,是普通阿根廷人血淋淋的生活困境。

特朗普突然對米萊翻臉,阿根廷人可以餓死,但不能和中國做生意 - 天天要聞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街頭,抗議人群的怒吼不絕於耳。政府機構裁員、燃料補貼取消、公共交通價格翻倍,米萊的"自由市場"理想正將數百萬阿根廷人推向貧困線以下。

諷刺的是,米萊當初宣稱要複製的正是特朗普的經濟模式,結果特朗普卻毫不猶豫地給自己的"小徒弟"背後捅了一刀。這種"師徒"關係簡直比拉美肥皂劇還要狗血

特朗普突然對米萊翻臉,阿根廷人可以餓死,但不能和中國做生意 - 天天要聞

民眾的不滿情緒已經從經濟領域蔓延到外交決策。一方面,許多阿根廷人抗議本國政府對美國的卑躬屈膝;另一方面,他們也擔憂過度依賴中國會帶來新的風險。這種複雜心態讓米萊的選擇更加艱難

更雪上加霜的是,米萊政府派經濟部長赴美遊說,卻遭遇美方冷遇,連IMF貸款都未獲明確承諾。而中國方面則從未將合作與政治條件捆綁,這種鮮明對比讓阿根廷輿論開始清醒認識:美國的"支持"充滿算計,而中國的合作至少提供了喘息空間。

特朗普突然對米萊翻臉,阿根廷人可以餓死,但不能和中國做生意 - 天天要聞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米萊被迫在理想與現實間艱難取捨。他或許正逐漸意識到,阿根廷的困境並非孤例,而是眾多發展中國家在大國博弈中的共同寫照。

尋求經濟獨立自主的道路,成為這些國家面臨的共同難題,而米萊的選擇也將為全球類似處境的小國提供一面鏡子。

特朗普突然對米萊翻臉,阿根廷人可以餓死,但不能和中國做生意 - 天天要聞

大國博弈陰影,小國自主之路

米萊的困境絕非孤例,它揭示了一個更為宏大的國際格局:大國博弈下小國的生存困境。從巴拿馬運河控制權之爭到菲律賓的南海政策,無不折射出美國將經濟關係政治化的全球戰略。

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本質上是一種單邊主義的霸權邏輯,任何國家若想獲得美國支持,就必須無條件接受其設定的遊戲規則。這種"非友即敵"的冷戰思維正在將全球經濟推向一種危險的割裂狀態。

特朗普突然對米萊翻臉,阿根廷人可以餓死,但不能和中國做生意 - 天天要聞

秘魯智利、巴西等拉美國家同樣面臨著相似的壓力:既需要美國市場與投資,又離不開中國的貿易合作。他們的處境宛如走鋼絲的雜技演員,一不小心就會墜入萬丈深淵

有趣的是,這些國家開始嘗試另闢蹊徑。巴西總統盧拉就曾不經意間提出"在不依附於任何大國的情況下發展自己"的觀點,並積極推動區域性多邊合作機制。這種嘗試雖然困難重重,卻為小國提供了一條可能的出路。

特朗普突然對米萊翻臉,阿根廷人可以餓死,但不能和中國做生意 - 天天要聞

對阿根廷而言,最理想的選擇或許不是簡單地在中美之間"二選一",而是在維護國家主權和經濟發展之間尋找平衡點。畢竟,一個主權受限的國家,即使經濟繁榮也難言真正的獨立。

從這個角度看,米萊的抉擇實際上關乎阿根廷未來發展道路的選擇。他能否突破美國設下的政治藩籬,走出一條既保持與中國合作,又不至於徹底得罪美國的中間道路,將是一場艱難的政治平衡術。

特朗普突然對米萊翻臉,阿根廷人可以餓死,但不能和中國做生意 - 天天要聞

而這場源於貨幣互換協議的外交風波,不僅是對米萊政治智慧的考驗,更是對當今國際秩序的一次現實檢視:在強權政治依然主導的世界裏,弱小國家究竟該如何維護自身利益而不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特朗普突然對米萊翻臉,阿根廷人可以餓死,但不能和中國做生意 - 天天要聞

結語

大國博弈下的小國命運,始終是一個難解的世界性課題。阿根廷的困境不僅是米萊個人的選擇難題,更是諸多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寫照。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真正的贏家應該是那些能夠避免極端選邊站隊,堅持自主發展道路的國家。

也許,未來國際秩序的良性發展,需要各國共同遵循的不是"誰的胳膊粗聽誰的",而是真正尊重各國發展選擇的多元共存。當特朗普的"美國優先"遇上各國的"本國優先",這場博弈究竟會如何演繹?

特朗普突然對米萊翻臉,阿根廷人可以餓死,但不能和中國做生意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突然對米萊翻臉,阿根廷人可以餓死,但不能和中國做生意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來,拉薩市城關區已為1263名高齡、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難老人家裡配備了護理床、制氧機以及床頭「一鍵呼叫」等智能設備,這些設備的數據都會連接到市級智慧養老數據聚合平台,實現統一管理,為老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與安全保障。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 天天要聞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2021年,貴州一男子憑藉一手獨特的養牛方法,養殖一頭牛他就能凈賺一萬多元,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他還巧妙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創立了一套以養牛為主的立體循環農業模式,通過使用這種模式,他的年收入高達700多萬元,那麼他的這套養牛方法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呢?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 天天要聞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鐵路拉林線開通之際,我便投身到這條線路的工作當中,能夠深度參與拉林鐵路的運營,這份榮耀始終在我心間熠熠生輝。」4月1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攜手青藏鐵路集團公司,於拉林鐵路共同開啟「坐着高鐵看中國·尋訪藏家桃花源」主題採訪活動。身為青藏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 天天要聞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縣阿扎鄉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記憶中的黃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溫室在烈日下泛着銀光,這片曾在戈壁荒灘種出聖女果而聞名的「戈壁田園」,如今,能讓土壤要求極高的藍莓也在此紮根,上演着現代農業最震撼的逆襲劇本。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 天天要聞

大貨車雨夜側翻 司機被困 民警變身「人梯」施救

民警翻過大貨車時發現,司機王某已從駕駛室爬出,坐在車門上。由於腿部受傷,加上氣溫低,王某全身發抖,一時無法自行脫困。於是,民警用身體靠着車身,並提出讓司機王某踩着自己肩膀,助他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