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董鑫 餘暉
據新華社報道,4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財辦主任何立峰在北京會見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名譽主席桑頓,雙方就中美經貿關係、宏觀經濟形勢交換看法。
桑頓是美國著名投資家,曾任高盛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與美國政界、商界、學界聯繫深厚,多年為中美之間各層級交流「穿針引線」。
這是一個月內,何立峰以「中央財辦主任」的身份,在北京會見的第三位美方人士。
3月16日、31日,何立峰還分別會見了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和美國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
△何立峰會見桑頓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是中央財經委員會的辦事機構。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方案》提到,將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改為中央財經委員會,負責相關領域重大工作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
近段時間,美國對華濫施多項單邊主義、霸凌主義限制措施。
當地時間4月8日,白宮發言人萊維特證實,對中國累積高達104%的關稅9日將立刻生效。這一累積稅率包含了2月、3月以芬太尼為由兩次對華加征合計20%關稅,4月對華加征34%的所謂「對等關稅」,以及4月7日威脅加征的50%關稅。
中方第一時間採取了堅決有力的反制措施,引發全球高度關注。
在何立峰與美方人士的會見中,中美經貿關係是重要議題。
保爾森、達利歐、桑頓都來自美國「金融巨頭」。保爾森、桑頓都曾在高盛任職;達利歐是全球頂尖投資家、企業家,是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
他們也都是中美兩國雙邊交往中的「熟面孔」。保爾森被認為是處理美國商界面對中國問題的專家;達利歐最新發文稱,特朗普政府全面加征關稅引發的市場雪崩,其深層意義遠超股市動蕩等表象。
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這三場會見,中方傳遞了一個共同信息:
風險挑戰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中國經濟前景依然十分光明。我們堅持辦好自己的事,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確定性來自中國經濟向新而行——
今年前2個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其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0.6%,規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1%,新能源汽車、3d打印設備、虛擬現實設備、工業機械人產品產量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現場,近百台人形機械人花式炫技,採摘瓜果蔬菜的智慧交互機械人、負重靈活越障行走的輪腿式機械人、用於特種環境檢測的蛇形機械人等正在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生活。
高盛研報預計,到2030年人工智能每年將為中國gdp增速帶來0.2—0.3個百分點的提振。
確定性來自中國經濟向內求索——
隨着各項宏觀政策發力顯效,投資、消費等國內需求增長好於預期。
今年前兩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1%,比上年全年加快0.9個百分點,2024年7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的項目基本全部開工,2025年約1000億元項目清單已提前下達。
首發經濟、低空經濟、冰雪經濟、銀髮經濟等豐富多樣的經濟業態促進消費潛能加快釋放。
今年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0%,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5個百分點。3月,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為50.2%,環比上升0.1個百分點;4月,中國零售業景氣指數環比上升0.3個百分點,達到50.5%。
確定性來自中國經濟向好發展的態勢——
隨着各項宏觀政策發力顯效,經濟運行回升向好,房地產市場交易出現積極變化,一線城市回暖態勢比較明顯。
雖然今年以來外貿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但廣大外貿企業勇於開拓創新,各項便利化政策措施持續落地顯效,中國外貿韌性不減,進出口實現平穩開局。
4月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民營企業應對美加征關稅的舉措建議,以及穩外貿、穩就業的意見建議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朗普政府新一輪對華加征關稅之後,各方都在關注,中方是否會與美方進行對話談判,特朗普還表示「中國非常渴望達成協議」。
「美方所作所為沒有體現出想要認真對話的意願。」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4月8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明確回復。
2018年中美經貿摩擦以來,美方對超過5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高額關稅,持續出台對華遏制打壓政策。
中方在不得不採取有力應對措施的同時,也始終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議的基本立場,與美方開展多輪經貿磋商,努力穩定雙邊經貿關係。
林劍表示,如果美方真的想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問題,就應該拿出平等、尊重、互惠的態度,如果美方置兩國和國際社會的利益於不顧,執意打關稅戰、貿易戰,中方必將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