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終於落地,「特氏」關稅出爐,盟友反應強烈,馮德萊恩先慫了。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具體包含哪些細節?美國和盟友的關係又會因此受到哪些影響呢?
雖然經過長時間的「預熱」之後,所有人都不再懷疑特朗普會在關稅方面搞出大動作,但是各方依然對其中的細節心存疑慮,比如具體的稅率會是多少?美國會不會對其盟友網開一面?
儘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當一切塵埃落定時,仍有不少媒體感到吃驚,作為貿易戰的老對手,美國對中國產品徵收高達34%的關稅並不令人奇怪,讓人沒想到的是他對於自己的盟友也「一視同仁」,比如對其對歐盟徵收的關稅稅率高達20%,對日韓等亞洲盟友徵收的稅率分別高達24%、25%,而為了幫助美國凍結俄羅斯資產一度被暗諷「中立國不中立」的瑞士這次更是被加征了高達31%的關稅。
特朗普的這一行為幾乎可以說終結了自二戰以來美國所秉持的外交政策,把幾乎所有盟友都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面對美國的不講情面,各國的表現也不盡相同。比如日本首相石破茂就表示自己一直和相關機構在研究關稅相關問題,並且將在全國設立1000個諮詢點,就相關問題解答中小企業的提問。
要知道,除了所謂的對等關稅之外,美國對進口汽車單獨徵收的25%關稅也將會對日本的經濟產生嚴重的破壞,不過即便如此日本朝野上下均未表示將對美國展開反制行動,反倒是石破茂表示將在適當的時候前往美國進行詳細的談判。
與日本持有類似態度的還有歐盟,在之前的交鋒中,歐盟表現得還算強硬,由於美國宣布對進口的鋁以及鋼鐵等商品加征25%的關稅,歐盟委員會當局宣布將採取對等的反制措施,對美國的相關產品以及家禽、牛肉、雞蛋等農作物加征關稅。
但值得注意的是,歐盟在強硬的同時其實也表現得相對克制,在歐盟的公告中提到,這波反制的對象是價值26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而在2023年,歐盟從美國進口的商品總額約為3440億歐元,也就是說歐盟拿來反制美國的籌碼僅占進口額的7.5%,這顯然並不足夠讓美國感到疼痛,而在特朗普宣布對歐盟加征20%的關稅後,馮德萊恩第一個想到的也是談判,而不是反制。
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會對全球經濟帶來重大打擊,如果談判失敗,歐盟將對美國的關稅行為採取進一步的反制措施。很顯然,雖然她在4月1日的時候信誓旦旦地表示將會對美國執行強有力的反制計劃,但是真到了節骨眼上,她卻慫了。
與歐盟和日本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的鄰國加拿大,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這次的對等關稅名單中沒有他們的名字,但這並不是特朗普回心轉意,而是在此之前他已經以芬太尼和非法移民等問題為理由向加拿大加征了25%的關稅。
在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公布之後,加拿大總理卡尼當即表示,將會「有目的、有力度」地對美國的關稅霸權行為進行反擊。據最新消息,他將在當地時間4月3日與加拿大各地區負責人進行會晤,預計屆時加方將會公布具體的反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