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塞爾維亞議會已經同意,辭去總理武切維奇的職務。雖然他是主動提出辭職的,但這個消息無疑給了總統武契奇極大的打擊。
武切維奇為什麼會辭職?這就要提起去年11月份,塞爾維亞發生的火車站頂棚垮塌事件了。當時外界都以為,這只是一場意外事故,結果該國卻不斷爆發大規模抗議,要求武契奇政府立刻下台。
為了平息國內的形勢,武切維奇選擇擔負罪責引咎辭職,但抗議浪潮依舊持續至今,武契奇也發現不對了,這場危機背後,明顯有外部勢力推動,想要藉此掀翻塞爾維亞的政權。
但是,面對數十萬抗議者和反對派的施壓,武契奇最後還是妥協了。最近,他在公開講話時表示,自己會在幾個月內做出決定,重新開啟本國大選。
武切維奇
在這種情況下,塞爾維亞議會辭去武切維奇的職位,不只是更換總理那麼簡單,也代表塞爾維亞需要在30天內,重新組建新政府。在這期間,武契奇政府將會變成看守政府,武契奇也會成為看守總統。
原本,武契奇的想法是在三個月到半年之內,重新開啟大選,但現在,這個時間顯然要縮短了,留給他的應對空間也越來越小。
那麼,妄圖顛覆武契奇政權的幕後黑手,究竟是誰呢?特朗普政府有話要說。
幾天前,特朗普的長子小唐納德曾到訪塞爾維亞,跟武契奇來了場「秘密會晤」,還提醒對方面臨的這場抗議,是外部勢力在搞鬼,而且隱藏着更大的危機。
塞爾維亞抗議活動
當然,這番話里還潛藏着兩個意思,第一,塞爾維亞的抗議浪潮,不是特朗普政府搞的;第二,美國是站在武契奇政府這邊的,甚至有可能送上了相關情報。
但是,兩人見完面沒過多久,武契奇就同意開啟大選了,顯然,哪怕這回美方親自表態,也沒辦法幫武契奇扭轉局勢,這場「硬仗」,還是得由他自己來打。
也許正是明白了這一點,武契奇下定了決心,如果任由抗議形勢繼續蔓延,在外部勢力的惡意推動下,很有可能會引發暴力衝突,甚至是武裝鬥爭。
到時候,哪怕他最後平復了局勢,塞爾維亞也會元氣大傷。
小特朗普跟武契奇會晤
相反,如果塞爾維亞的民心還在支持他,軍隊都聽從他的指揮,無論他什麼時候開啟大選,其實大概率都會繼續連任。
而反對派堅持要他下台,恐怕是想要藉助事故引發的爭議,削弱國內對武契奇的認同。
如今,塞爾維亞發生的巨變,也展現出在全球局勢動蕩之下,小國面臨的艱難處境,之前武契奇親華親俄的表現,就讓西方很不滿,只要自身一出問題,就會成為外部勢力的突破口。
這也印證了那句話:「團結才是力量」,唯有內部鐵板一塊,堡壘才難以被外部勢力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