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以後,美國「聯合制華」的討論,就一直沒有停止。關於這個問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給出的答案,與王毅外長不謀而合。
首先要介紹一下,這次俄羅斯外長接受採訪的背景。俄外交部介紹說,拉夫羅夫接受的是三名美國媒體人士採訪,就一系列國際熱點問題作答。
這一點與我們前幾王毅外長參加的對外記者會,氛圍是差不多的,同樣也是外媒記者提問,同樣是全程對外公開。
然後我們看看,美國人是怎麼提問的。他們提到了美國尼克松時代,為了在冷戰中對抗蘇聯,尼克松解凍了對華關係,中美建交由此開啟。
現在的特朗普政府高官,又鼓吹「離間」中俄,將俄羅斯作為對抗中國的楔子。
在介紹完背景後,美國媒體人士向拉夫羅夫提問,想了解俄羅斯是如何看待,特朗普政府改善美俄關係的同時,又「狡猾地」利用俄羅斯對抗中國。
這個問題很刁鑽,而且提到了近代史的中美俄大三角關係,非常直白露骨,這次美國人提問是有備而來的。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分兩方面回答了這個問題,首先他承認尼克松時期設計的中美俄三角關係,有其歷史合理性,是一種「不錯的」哲學構想。
但是歷史是歷史,現實是現實,拉夫羅夫指出,中俄雙方良好的互信關係前所未有,兩國人民共同支持中俄友好。俄羅斯不會違背與中國的法律和政治承諾。
不過拉夫羅夫也坦言,目前中俄關係存在一些困難,主要是因為俄羅斯遭到西方制裁,這些制裁導致中企遭到「懲罰」。
拉夫羅夫還單獨強調說,中國人的民族特性是「目光長遠」,中國人不急躁,所以俄羅斯也並不着急。
後續的提問當中,美國媒體人士還提到了俄烏衝突、美俄關係等等,拉夫羅夫的回答滴水不漏。
巧合的是,在一周之前,我們王毅外長也回答了類似的問題,當時俄媒記者提問說,有人擔心近期俄美開展對話,會不會影響中俄戰略協作。當前中方如何看待中俄關係?
王毅外長同樣強調如今的中俄關係,與歷史大不相同,雙方深刻總結歷史經驗,決定睦鄰友好。
中俄已經走出了一條新型大國關係之路: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中俄友好的歷史邏輯不變,內生動力不減。
中俄兩國的先後表態,第一是告訴美國死了這條心,想要離間中俄只會是白費功夫。第二是回應那些陰謀論者,中俄關係確實有些磕磕絆絆,但是總體發展始終向前,中俄友好符合雙方的最根本利益,這一點熟悉歷史的人都深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