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藏曆新年的到來,西藏各地洋溢着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大街小巷上隨處可以聽見「羅薩扎西德勒」(藏語意為新年吉祥如意)的親切問候。人們餐桌上的年夜飯愈發豐盛,新年期間的各類民俗活動也不斷豐盈着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生活條件的改善和消費水平的提高,正悄然給西藏人民的年貨清單「上新」。
近日,記者走訪拉薩各地發現,除了切瑪盒、酥油花、卡賽(油炸食物)等傳統年貨佔據着年貨市場的「半壁江山」,海鮮、進口食品、精緻糕點和各式飲料也成為「新寵」。與此同時,「文化年貨」的興起也為藏曆新年增添了濃濃的文化氣息。

藏曆新年前,拉薩各大年貨市場人頭攢動,人們都忙着為新年準備年貨。八廓商城裡,卡塞、氂牛肉乾、青稞苗,寓意人壽年豐的切瑪(五穀豐收斗)等年貨應有盡有。對於老阿媽次仁卓瑪來說,這些傳統年貨依舊是她們家過年必不可少的「主角」。「每年藏曆新年,我們都會準備這些年貨,具有過年的儀式感。」次仁卓瑪說。
次仁卓瑪的兒子扎西則負責到附近的進口超市購買孩子們喜歡的年貨。「我買了些進口的餅乾和巧克力,都是些新鮮玩意兒,小孩子喜歡,過年也好招待親戚朋友們。」扎西說著,又將兩提來自國外的飲料放進了購物推車。
在城關區貢布堂農貿市場,記者看到,來自沿海地區的鮮活海鮮、包裝精美的進口水果以及各式各樣的糕點糖果琳琅滿目,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選購。在一處水產攤位前,市民旦增拉姆正在挑選新鮮的青蝦。「我還買了些帶魚,一會再去買點車厘子。」旦增拉姆說,以前過年都是吃些傳統菜式,如馬鈴薯燉氂牛肉等,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買些海鮮、進口水果,讓新年的餐桌更加豐盛。

「文化年貨」的興起也成為今年藏曆新年的一大亮點。藏曆新年初一一早,世界文化遺產羅布林卡的大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人們和家人、朋友一起,穿上藏族傳統服飾,吃上一口象徵吉祥如意的切瑪,共同許下藏曆新年的美好祝願。來自堆龍德慶區青少年活動中心的32名小朋友在這裡表演藏戲「朗薩雯蚌」,不一會就吸引了眾多群眾駐足欣賞。
距離羅布林卡不遠的西藏博物館里,同樣充滿着濃濃的年味和文化氛圍,藏紙拓印、藏文書法互動、中樂演奏等活動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參與打卡。「以前過年,我們主要是走親訪友、吃喝玩樂,現在有了這些文化活動,感覺年味更濃了,也更有意義了。」帶着孩子參加藏文書法互動的市民晉美告訴記者。

年貨清單「上新」,不僅折射出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改善,更是西藏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生動寫照。近年來,西藏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數據顯示,2024年西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5444元,增長6.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578元,增長8.3%。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為消費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記者黃耀漫、庄雲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