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5日,蛇年春節後首個工作日,山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大會。在這場備受矚目的大會上,山東省委、省政府強調着重抓好10項重點改革任務,強調要以觀念更新引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實現新突破。
為何強調觀念更新?如何理解這10項改革背後的戰略深意?風口財經記者專訪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進行深度解讀。
以思想破冰破除路徑依賴
會議強調,要以觀念更新引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實現新突破,堅持守正創新,正確處理好改革和法治、破和立、改革和開放、部署和落實等重大關係,做到更新觀念和實事求是相統一、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相統一、大膽創新和穩紮穩打相統一,以思想引領變革、以改革促進發展、以創新激發活力。
為何強調觀念更新?在朱克力看來,首先源於改革本身的深層次需求。他表示,改革本質上是對既有利益格局和制度框架的調整,要求必須打破傳統思維定勢,以全新視角審視問題,以開放心態接納新事物。
「在山東這樣的經濟大省,長期積累的發展模式和路徑依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束縛改革的步伐。因此,觀念更新成為推動改革深入的關鍵一環。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勇於突破條條框框,敢於啃硬骨頭,確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他認為。
十項改革構築系統工程
對於會議部署的十項重點改革,朱克力將其視為「環環相扣的戰略組合拳」,既涉及經濟體制深層次變革,也關乎社會治理體系全面創新,充分展現山東在全面深化改革上的全面性和系統性。
會議將深化融資平台和城投公司轉型改革列為十項重點改革之首,朱克力認為,這一舉措旨在剝離政府融資功能,推動市場化運作,有利於降低政府債務風險,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為山東經濟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此外,他認為,深化地方中小金融機構改革,通過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穩妥推動兼并重組,有助於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為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在東營市墾利區離岸8公里的一片海域,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技術工人正在進行光伏平台吊裝施工。新華社發
深化能源轉型改革,健全新能源供給和消納體系,是山東應對全球能源變革、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必由之路。這不僅能推動山東能源結構的優化升級,還能為全國能源轉型提供寶貴經驗。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通過重組整合、完善內控體系等措施,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是山東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的關鍵舉措。
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改革,旨在打破部門壁壘,實現資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和創新主體的深度融合,為山東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強大動力。
深化濟青都市圈協同聯動改革,通過建立協同機制、共享科創資源等措施,有助於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打造山東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深化城鄉融合機制改革,推動城鎮化建設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有利於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為山東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奠定堅實基礎。
深化制度型開放改革,在高水平貿易自由制度等方面加力創新,有助於山東更好融入全球經濟體系、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煙台港芝罘灣港區碼頭上停滿了即將發運的商品車。新華社發
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通過推進土地、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的高效協同和多元供給,優化要素配置效率,激發市場活力,為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深化營商環境改革,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抓手,提升服務水平和監管效能,有助於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國內外優質資源集聚山東。
(大眾新聞·風口財經記者 白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