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方的一致呼籲之下,聯合國安理會或將迎來一次重大改革,其中涉及四個國家被提名為新增的常任理事國,但俄羅斯已經明確表示反對。那麼,中國對此有何看法呢?
隨着俄烏衝突持續升級以及中東局勢的日益緊張,要求改革安理會的呼聲愈發高漲。改革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及其擁有的一票否決權上。關於常任理事國席位的增設問題,本月或將取得一定的進展,而俄羅斯方面已經率先表明了立場。據當地時間1月3日報道,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透露,各成員國將於本月就安理會改革議題展開新一輪的談判。
在俄羅斯看來,有些國家是永遠不可能獲得常任理事國席位的,特別是德國和日本。涅邊賈的這一表態實際上是對美、法等國之前提議的回應。在去年的第79屆聯合國大會上,法國總統馬克龍公開提議德國、日本、印度和巴西成為新的常任理事國。同時,美國和英國也表達了支持這四個國家「入常」的立場,美國總統拜登甚至呼籲吸納五到六個國家進入常任理事國行列,其中還包括巴西和南非。
在安理會改革的問題上,中國早已明確表達了支持的立場,但並未具體指出哪些國家應該成為新增的常任理事國。相反,中國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改革必須沿着正確的方向前進;二是改革必須確保公平正義,特別要關注發展中國家和南方國家的利益,不能讓安理會成為富國或發達國家的「私人俱樂部」;三是安理會改革需要與其他機制的改革同步進行。目前,五大常任理事國都已經表示贊同安理會擴員的提議,因此安理會的變化已成必然之勢。
然而,在哪些國家應該「入常」的問題上,各方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從中國和俄羅斯的態度來看,德國和日本成為常任理事國的機會似乎並不大,因為這兩個國家都屬於西方體系,一旦它們成為常任理事國,很可能會削弱中俄的影響力,成為美、英、法等國的「代言人」。而在印度方面,美、英、法都表示了支持,俄羅斯大概率也不會反對。因此,中國在這一問題上的態度將成為關鍵,尤其是中國擁有一票否決權。
從常任理事國的現有構成來看,目前「五常」中有三個發達國家和兩個發展中國家,且都集中在亞歐和美洲地區,非洲國家並沒有代表。因此,中國提出的要求很可能意味着要向非洲國家傾斜。至於常任理事國是增加到九個還是十一個,目前並沒有明確的限制。在這種分歧下,本月的改革談判很難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安理會將迎來一場激烈的交鋒。另一方面,關於新加入的常任理事國是否應該擁有一票否決權的問題還在討論中。如果九個國家都擁有一票否決權,那麼這將極大地限制安理會的決議進程,並影響現有常任理事國的影響力。
美、法、英三國贊同安理會擴員的目的除了限制中俄外,還有拉攏其他國家的意圖。以印度、巴西和南非為例,儘管它們都是南方國家,但卻是西方國家爭取的對象。印度扼守着印度洋,控制着馬六甲海峽的西段入口,對中國的能源安全構成威脅;而巴西和南非則擁有豐富的資源。無論這些國家能否成為常任理事國,僅僅是表達支持立場就足以讓它們感到感激。
畢竟,成為常任理事國意味着國際地位的提升,更是一躍成為政治大國的標誌。在這種心態下,安理會將成為陣營對抗的新戰場,為已經面臨諸多挑戰的聯合國帶來新的考驗。因此,未來如何強化安理會的約束力才是重中之重。
「史源歷史專欄」由中國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註于軍情、軍史、戰史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全網同步,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