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來首次!香港高校學費漲價了丨香港一日

2024年06月21日14:30:34 國際 2291

這是《香港一日》的第1765期

香港將連續三年上調8所大學學費 每年幅度為5.5%

香港特區政府20日公布,自2025-2026學年起,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大學的學費將連續三年上調,平均每年上漲幅度為5.5%,涉及8所香港公立大學,包括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大學。

新收費標準下,教資會資助全日制學士學位、研究院修課及研究課程每名學生每學年學費,將由當前的42100元(港幣,下同)上調至2025-2026學年的44500元,而2026-2027學年及2027-2028學年,學費則分別為47000元和49500元。

27年來首次!香港高校學費漲價了丨香港一日 - 天天要聞

教資會資助學位課程學費上一次調整為1997-1998學年,已有27年沒有調整。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上世紀90年代初將學費水平的目標成本收回率訂在18%,多年來,成本收回率因經濟起伏有所波動,但由於提供高等教育的成本普遍呈上升趨勢,近年來成本收回比例持續下跌。以2024-2025學年的情況而言,預測收回成本將下滑至12.5%的低水平。而按經調整後的學費水平,2027-2028學年的成本回收率將稍微回穩並改提高13.4%。

發言人表示,特區政府一直以審慎的態度處理學費調整,並在考慮相關建議時,儘力在所有相關因素包括公共財政政策以及為學生提供可負擔的高等教育之間取得平衡,以求積極推動高等教育發展的同時,確保有關界別長遠財政的可持續性。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當日會見傳媒時表示,特區政府調整學費的原則是加幅溫和,讓學生能夠負擔得起。他表示,特區政府的目標是資助大學生約82%學費,但現時有關資助所佔比例已經接近九成,因此有必要進行適當調整。

27年來首次!香港高校學費漲價了丨香港一日 - 天天要聞

不過,有在香港高校讀大二的學生認為,特區政府要加學費無可厚非,學生不能控制,但不應連續3年漲價。該學生表示,不少同學都通過貸款繳付學費,如今加學費會加重學生還款負擔,期望特區政府能延長還款時間,減輕財政壓力。

香港學友社學生輔導顧問吳寶城則認為,大學學費凍結多年,為應對成本上升及特區政府財政壓力,加價可以接受,又指分3年加價是適當且循序漸進的,漲價幅度貼近通脹,符合社會預期。吳寶城稱,學費增加會加重部分學生的負擔,但現有機制已有不同借貸計劃,相信能支持經濟有困難的學生,對他們影響不大。

此前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認為,暫時無意在3年後再加學費,但吳寶城預料,特區政府為達到18%的學費水平目標成本收回率,3年後肯定還有再加。他希望特區政府不要視目標為硬指標,擔心若學費加至超過每年5萬元,屆時將對學生構成較大影響。

調查:逾六成香港市民肯定特首上任兩年施政表現

據港媒20日報道,紫荊研究院於6月6日至16日,以語音電話隨機抽樣,成功訪問了685名18歲或以上的香港市民,了解他們對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兩年以來整體表現的評價。

報道稱,過去半年,特區政府成功爭取多項中央挺港惠港政策,推動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強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擴大開放內地赴港澳自由行城市,提振香港旅遊業發展。特區政府同時因應民意,宣布全面「撤辣」,暫緩實施垃圾收費,有效響應市民要求。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六成受訪市民「傾向滿意」特區政府整體工作表現。另外,對於特首李家超工作表現,表示「傾向滿意」的也有六成三,結果反映特首李家超的施政表現得到市民普遍肯定。

27年來首次!香港高校學費漲價了丨香港一日 - 天天要聞

此外,近七成受訪市民表示「傾向滿意」特區政府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的工作。就特區政府在不同政策範疇表現的取態,調查顯示最多受訪市民認同特區政府的房屋政策,有近兩成受訪市民表示「非常滿意」,另外有超過四成表示「滿意」,整體「傾向滿意」的比例達六成,結果顯示特區政府的房屋政策有助市民更快「上樓」。

針對特區政府在保障勞工福利方面的表現,過半受訪市民認為「滿意」或「非常滿意」;結果也顯示有超過五成受訪市民認同特區政府在關照民生方面的工作,包括成立關愛隊、暫緩實施垃圾收費等;針對政府推出的一系列鼓勵生育措施,超過五成受訪市民表示「非常滿意」和「滿意」,反映施政報告提出締造有利育兒的環境,支持新生家庭以鼓勵生育,包括設立新生嬰兒獎勵金、提高與居所有關的稅項扣除最高限額、資助出售單位和公屋優先安排等措施獲得市民認同;還有過半受訪市民表示「傾向滿意」政府大力投資創科發展,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

寧漢豪:目標把大灣區打造成「組裝合成」建築科技中心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寧漢豪20日在澳門出席第三屆大灣區工程師論壇開幕式致辭時表示,論壇將見證粵港兩地工程師學會簽署多份資格互認協議,涵蓋土木建築、岩土、公路、電機和測控儀器等5個工程專業範疇,為粵港工程專業人才打開窗口,讓他們有互相認可的資格在兩地從事相關專業工作,促進大灣區工程人才互聯互通。

27年來首次!香港高校學費漲價了丨香港一日 - 天天要聞

寧漢豪稱,面對龐大的基建工程量,香港特區政府積極帶動業界採用建造業數碼化、應用研發及「組裝合成」和「機電裝備合成法」等先進建築技術。同時希望善用大灣區作為生產基地的優勢,致力在香港為「組裝合成」做好研發、質量認證和國際市場推廣方面的工作,目標是把大灣區打造成「組裝合成」建築科技中心,使「組裝合成」建築法發展成為從大灣區走出國際的一個優勢產業。

寧漢豪提到,今年內會成立香港建築科技研究院,為創新物料、建造方法和技術等進行研發、制訂標準、提供測試及發出認證,希望憑藉香港多年來應用國際建築標準的知識和經驗,助力粵港澳三地為建築工程制訂灣區標準,打造「灣區標準」品牌,更好發揮香港「引進來、走出去」的角色。

作者:楊穎,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筆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伊朗總統選舉今舉行,「三強鼎力」誰將勝出? - 天天要聞

伊朗總統選舉今舉行,「三強鼎力」誰將勝出?

6月3日,伊朗議會議長卡利巴夫在德黑蘭參加伊朗總統選舉候選人登記。‎ 當地時間6月28日,伊朗舉行第14屆總統選舉。本屆選舉形勢不同以往,各方競爭格局複雜。輿論普遍預計,新任總統將在議長卡利巴夫,前首席核談判代表賈利利和改革派「黑馬」、前衛生部長佩澤什基安3大熱門候選人中選出。分析人士認為,保守派陣營基本盤...
新冠疫情,使全球人口減壽1年!2024世衛組織統計 - 天天要聞

新冠疫情,使全球人口減壽1年!2024世衛組織統計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2024世界衛生統計報告》顯示,新冠疫情的暴發使得全球人口壽命倒退10年。報告顯示,新冠疫情的暴發,使得全球預期壽命和健康預期壽命均出現了回縮,2020年回落到2016年水平(分別為72.5歲和62.
瞿進調研財富中心廣場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和市青少年發展中心建設工作 - 天天要聞

瞿進調研財富中心廣場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和市青少年發展中心建設工作

酒都惠宜賓人就關注酒都惠  下載6月27日,區委副書記、區長瞿進率隊到趙場街道調研財富中心廣場周邊環境綜合整治和市青少年發展中心建設工作,團市委書記童宇南參加調研。在財富中心廣場,瞿進一行邊走邊看邊問,不時與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商戶業主親切交談,詳細了解商鋪業態、攤位經營、市場管理、環境衛生等情況,鼓勵商戶...
倒逼公務接待合規,以公開為基層減負 - 天天要聞

倒逼公務接待合規,以公開為基層減負

「某縣政府直屬部門2023年國內公務接待超過300批次,平均每個工作日需接待1次以上」,日前,央視網記者在部分區縣採訪時,不少基層幹部向記者倒起公務接待的「苦水」,傾吐接待不周的焦慮、接待費用的尷尬、接待標準的無奈以及接待次數的茫然。
馬達加斯加:黃種人佔一半的非洲國家,有何特別之處? - 天天要聞

馬達加斯加:黃種人佔一半的非洲國家,有何特別之處?

很多人對馬達加斯加的印象應該都是來自於《馬達加斯加的企鵝》這部電影。電影《馬達加斯加的企鵝》不過這裡要給大家潑一盆冷水,現實中的馬達加斯加是沒有企鵝的,可能動物園裏面有,但野外條件下是沒有的。這主要是因為馬達加斯加大部分國土位於熱帶區域,氣
澳媒:與亞洲重量級球隊日本、沙特同組,澳大利亞被分入死亡之組 - 天天要聞

澳媒:與亞洲重量級球隊日本、沙特同組,澳大利亞被分入死亡之組

直播吧6月27日訊 在18強賽分組結果出爐後,澳大利亞媒體以「死亡之組」為題,發文點評了澳大利亞所在小組的形勢。亞洲重量級球隊日本、澳大利亞、沙特一同分在了「死亡之組」,該組另外三隊包括中國、巴林和印尼。而孫興慜領銜的韓國隊,則與伊拉克、約旦、阿曼、巴勒斯坦、科威特同組,任務看起來更加輕鬆。伊朗位列A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