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王文:中俄走近,美西方在怕什麼?

2024年05月17日23:01:15 國際 7782

直新聞按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博士生導師王文是研究中俄關係領域的一位「行者」。2022年,他曾密集調研俄羅斯各地21座城市,曾當面提問普京總統和拉夫羅夫外長。2年以來赴俄調研多達6次,積累了大量一手材料。值得一提的是,王文還是莫斯科國立大學客座教授。

這次普京總統訪華受到全世界高度關注。實際上,他此訪有個十分重要的背景,那就是中俄建交75周年。站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望向未來,中俄關係如何成為當今世界大國和互為最大鄰國關係的典範?帶着這一核心問題,深圳衛視直新聞17日在北京專訪王文。

專訪王文:中俄走近,美西方在怕什麼? - 天天要聞

我們對俄羅斯有三個層面的低估

王文表示,過去的兩年是對俄羅斯國運的一個罕見難得的觀察期,因此他大約有3個月的時間在俄羅斯度過,目的是想深入深入再深入地了解這個我們最大的鄰國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所發生的一切。通過交叉分析,他認為中國公眾對俄羅斯有較深的誤解,突出表現在三方面的低估。

第一是低估了俄羅斯政治的穩定性。普京在大選投票中獲得了87.28%的支持率,他在俄羅斯對約200人做的調研訪問也印證了俄羅斯人強大的認同感。

第二是低估了俄羅斯經濟的韌性。實際上,以購買力平價gdp計算,俄羅斯排在世界第五。深層次原因是俄羅斯資源極其豐富,以石油、能源、鐵礦石、水資源、森林等資源計算,俄羅斯的資源價值總額超過700萬億美元,排在第二的美國只有四、五百萬億美元。資源對俄羅斯經濟和貨幣都起到重要的錨定作用。這是它能扛住美西方十幾輪超兩萬項制裁的底層原因。而且,美西方制裁還成為俄羅斯重啟一些此前荒廢掉的工業的機遇。

第三是低估了俄羅斯人的素質。王文提到,即使在小城市,俄羅斯人都展現出較高的藝術素養,藝術展和博物館有不少人都會盛裝出席,這種盛況在美國和歐洲都很難見到。而且俄羅斯受過大學本科教育的人口比例約為50%,美國約為40%,中國不到10%。王文在二十多個俄羅斯城市調研期間,雖然他不懂俄語,但使用英文可以暢行無阻。

專訪王文:中俄走近,美西方在怕什麼? - 天天要聞

圖:莫斯科的一家超市

俄羅斯的重新崛起是一個高概率事件

王文表示,這場衝突是二戰結束以來俄羅斯面臨的最大規模對外衝突,但至少基於他自己的調研經歷來看,目前俄羅斯人的生活工作並沒有實質性變化,城市也和以往一樣安全、運作有序,越往東走,戰爭的氛圍就越淡。

在2022年衝突開始的一段時間裏,俄羅斯也曾遭遇經濟、金融、貿易方面的較大衝擊,「但目前已經基本走出困境」。西方人的戰略起初是靠極限制裁打敗俄羅斯,甚至肢解俄羅斯,但現在被證明是無效的。王文認為,俄羅斯的重新崛起是一個高概率事件,正是因為如此,中國更應該深入研究俄羅斯,並加強對預期進程的引導。換句話說,10年、20年或者更長一段時間後,俄羅斯真的崛起了,那個時候的俄羅斯對中國是否有親近感?正如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了,正是由於美國人在起初就參與了這一進程,因此不少中國民眾對美國是有親近感的。

王文認為,俄羅斯是中國最大的鄰國,因此要超越意識形態、超越地緣、超越歷史觀念的桎梏來看待俄羅斯,把俄羅斯看作一支「潛力股」。「如果是潛力股,我們為什麼不去抄底呢?」

專訪王文:中俄走近,美西方在怕什麼? - 天天要聞

圖:莫斯科國際商務區

俄羅斯人對中國商品「不是喜愛而是偏愛,更是患難見真情」

王文對深圳衛視直新聞表示,他在俄羅斯的大小城市觀察到,由於近90%的歐美品牌撤出俄羅斯市場,因此俄羅斯消費者對中國商品的親近感大大增強,中國品牌在俄羅斯的市場的影響力也顯著增強。以汽車為例,俄羅斯目前知名度最高的十個汽車品牌中有六個是中國的。「這不是喜愛,而是偏愛,原因是患難見真情」。表現在雙邊經貿數字上,去年兩國貿易額超2400億美元,同比增幅26.3%。這樣的增速已經持續了好幾年,大大超出世界的預期,甚至超過了中俄雙方的預期。如果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俄羅斯將在三年後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國。以經貿為壓艙石,王文表示,十分看好未來兩國戰略關係的持續發展。

對於美西方一些輿論炒作上個月中俄經貿輕微回調2%,據此宣稱中俄經貿已經觸及天花板,王文認為,炒作者絕口不提的是,這普京訪華把兩國經貿合作的空間進一步打開,基礎進一步夯實。「個別月份的波動是正常的,既有匯率因素也有外貿市場因素」。

專訪王文:中俄走近,美西方在怕什麼? - 天天要聞

圖:出口至俄羅斯的中國汽車

普京「特種兵」訪華是中俄深度互信的體現

王文注意到,普京7日宣誓就職,16日就來華訪問,而且行程安排特別緊湊,堪稱「特種兵」,這印證了俄羅斯將中國放在該國的外交優先位置。普京這次還帶來不少高級官員,在新一屆政府就位初期就把中俄合作壓緊壓實,與中方廣泛交換意見,回國後預計也會根據訪華成果調整各項工作安排。這是戰略深度互信的表現。

普京這次訪華前接受新華社書面採訪時強調,他與習近平已經會晤超過40次。王文認為,沒有元首交往的引領,中俄關係是無法走到今天的高水平的。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40多次,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大部分人與除了親人和同事之外的人的見面次數。兩國元首深厚的友誼超越了政府間,還影響了兩國文化和社會層面。

這對中國來說具有積極意義——北方邊境的安定是國家安定的根基之一。中俄之間的4000多公里的邊界線「不設防」,王文說,他曾經驅車從黑龍江漠河到黑河800多公里,左手邊就是中俄界河,看到俄羅斯的那些山脈沒有一個邊防站,這麼高度的戰略互信、安全互信,使得中國有更多的精力可以投入到國內的經濟發展和建設。

「所以是兩位元首的高瞻遠矚,讓兩國都免於互為大國進程中的安全的困境,更使得兩國之間的交往超越了過去西方傳統中的大國的博弈、軍備的競賽、周邊的衝突的困境,使得我們越來越多聚焦於為提升國民的福祉而努力」。

不是俄羅斯依賴中國,中俄是平等的

美西方近來炒作中俄走近是因為「俄羅斯依賴中國」。王文認為,這是挑撥離間,「不是俄羅斯依賴中國,中俄是平等的」。這種平等體現在兩國都高度戰略自主,合作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本質。

2022年和2023年,王文對話被稱為是「普京的哲學家」的俄羅斯政治學者亞歷山大·杜金。他對杜金強調,「中國保持獨立性,比直接支持俄羅斯要珍貴得多」。王文在專訪中進一步解釋了這個觀點。他認為,俄羅斯很清楚獨立自主是中國外交的傳統。中國的獨立性首先就是一直遵循着以聯合國憲章為中心的國際規則,也不斷去捍衛和平、合作共贏的國際規範。

王文認為,俄烏衝突是不幸的,「是俄方對北約不斷擠壓俄羅斯戰略生存空間、侵害俄羅斯發展權的反應」。只不過是俄羅斯用了一種激進的方式去「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是可忍孰不可忍」,採取特別軍事行動去打碎西方的壓制。在這樣一個過程中,中國始終保持獨立自主,保持自己的看法,不會在軍事行動上給予俄羅斯任何的所謂軍事的援助,但是目標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為了主權、尊嚴和更好的國際體系的變革而努力。

但是中方的剋制仍被遭到美西方的抹黑,它們將這一問題陣營化,並趁機針對一些中國企業採取所謂「制裁」。王文指出,美方的制裁是非法的,任何超過聯合國授權範圍的單邊制裁都是不符合國際法的,是中方絕對不能接受的。

王文強調,反對美西方將中俄正常貿易視為中國支持俄羅斯的看法。貿易是主權國家的權利。「跟俄羅斯交往就等同於支持俄羅斯對俄烏克蘭軍事行動,這個邏輯是有問題的」。王文表示,他曾不止一次在國際場合跟西方說,「如果中國真是要像你們支持烏克蘭那樣去支持俄羅斯的話,你們就輸透了」。

專訪王文:中俄走近,美西方在怕什麼? - 天天要聞

圖: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接受深圳衛視直新聞採訪

烏克蘭危機:中國是唯一不向任何一方提供武器的大國

「中國沒有給俄羅斯任何一架無人機,中國沒有給俄羅斯任何一輛坦克或者軍備,中國具有那麼強大的製造能力,甚至強大到比西方國家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強,如果我們真要支持俄羅斯的話,難道俄羅斯在這場軍事特別軍事行動中還要打得那麼長久嗎?你們是要逼我們去支持俄羅斯的軍事行動嗎?」

「西方欺人太甚,從這個問題上也能反映出來」。王文強調,中國也和烏克蘭保持良好關係,西方對此視而不見。實際上,中國政府提出的原則和主張,烏克蘭政府也是贊同的。中國希望能政治解決這場危機。

「中國是唯一一個沒有給戰爭任何一方提供武器和裝備的大國」。所以,中國才是真正和平的一方,中國政府特使三輪穿梭斡旋解決問題,恰恰是美國希望這場衝突持續下去,滿足所謂的霸權利益。

專訪王文:中俄走近,美西方在怕什麼? - 天天要聞

圖:2023年5月,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大使訪問基輔期間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會談

中俄走近,美西方在怕什麼?

王文認為,美西方干擾中俄走近的意圖是非常明顯的,原因也是非常明顯的,就是害怕中俄結盟,進而打破美西方尤其美國的霸權。實際上,中俄早已強調是「結伴不結盟」,這有利於國際秩序。

美西方害怕中俄走近會對它們制定的不平等國際政治、貿易、金融、文化等秩序產生衝擊。事實上,美西方長期霸佔並想繼續長期維持欺負發展中國家的權利,但這不符合世界潮流。實際上,中俄主導的金磚、上合等組織獲得了大量新興經濟體的支持,反對的只有少數美西方國家。這些國際合作的新公共產品代表了發展中國家求變革、要發展權利的基本訴求,不應被詆毀。

王文曾就發展中俄關係提出十點建議。他對深圳衛視直新聞表示,不認為發展中俄關係就破壞了中國跟西方的關係,恰恰相反,中俄關係越好,中國跟美國的關係、中國跟西方的關係反而才得到基礎的保證。「你想想看,如果中俄關係走壞的話,中國跟美國的關係、中國跟西方的關係難道會變得更好嗎?只會被西方人更加欺負,更加被西方人用所謂貿易、科技、能源、貨幣以及意識形態區域的問題被打壓,所以我覺得它不是一個取捨的問題,相反它是並進的關係。越發展中俄關係,中國跟美國跟西方的國際關係,未來才有可能更好地變轉和更好地推進,否則兩邊都失去」。

王文認為,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中國發展對外關係是「進行時」,中國願意與世界上所有國家都發展良好關係。

作者丨陳柯,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製片人;黃茹娟,深圳衛視直新聞駐京記者

編輯丨劉立平,深圳衛視直新聞主編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俄外交部發言人:「華盛頓不需要和平的歐洲」 - 天天要聞

俄外交部發言人:「華盛頓不需要和平的歐洲」

來源:參考消息網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13日報道,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俄羅斯過去沒有、現在也沒有任何針對北約的侵略計劃,但莫斯科知道北約有這些(侵略)計劃。報道稱,扎哈羅娃在新聞發佈會上說:「我們想再次強調,俄羅斯過去沒有、現在
聯合國機構預計蘇丹超過75萬人將面臨饑荒 - 天天要聞

聯合國機構預計蘇丹超過75萬人將面臨饑荒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聯合國機構初步預計,到今年9月,蘇丹將有75.6萬人面臨「災難級別的糧食不安全」狀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13日要求蘇丹快速支援部隊停止圍困北達爾富爾州首府法希爾,並要求各方立即停止在這一地區的衝突。4月22日,在蘇丹首都喀土穆西部恩圖曼市的卡拉里社區,一家慈善組織的工作人員向流離失所者提供免...
大方縣羊場鎮:開展「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暢通生命通道」主題活動 - 天天要聞

大方縣羊場鎮:開展「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暢通生命通道」主題活動

為增強群眾安全意識,預防和減少事故發生,近日,大方縣羊場鎮在航發社區開展「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暢通生命通道」主題活動。活動現場居民們圍站在小廣場,工作人員向大家講解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介紹了火災預防、火源管理、疏散逃生和滅火器材使用等方面的知識。活動中,共發放印有安全知識的圍裙100餘個...
大方縣開展鄉(鎮、街道)組織委員「擂台比武」活動 - 天天要聞

大方縣開展鄉(鎮、街道)組織委員「擂台比武」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暨基層黨建重點任務推進會會議精神,推動組織委員能力素質全面提升、全面過硬,6月12日,大方縣以「擂台比武強素質 以賽促學鍛精兵」為主題開展鄉(鎮、街道)組織委員「擂台比武」活動。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徐田出席活動並致辭。「擂台比武」活動現場此次「擂台比武」,對照中央、省、...
挪威:不會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 歐盟加稅跟我們無關 - 天天要聞

挪威:不會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 歐盟加稅跟我們無關

據報道,挪威財政大臣韋杜姆日前表示,挪威不會跟隨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韋杜姆表示,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與本屆政府既無關係,也不可取」。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歐盟轉型電動車的先驅,挪威是世界上電動汽車佔有率最高的國家。去年挪威銷
10萬平方米收回 - 天天要聞

10萬平方米收回

2015年,南雄某局與張某簽訂《國有資產租賃合同》,將一魚苗場及配套設施出租給張某用於種植和養殖。2019年8月,某部門與張某簽訂《國有資產接管三方協議》,協議約定該部門承接出租方某局在租賃合同中的權利義務。因張某未經出租方同意,將承租的魚苗場及配套設施轉租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