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視」中國遊客,菲律賓在經濟上挑戰中國,它有這個實力么?

2024年05月15日18:55:16 國際 1283

「歧視」中國遊客,菲律賓在經濟上挑戰中國,它有這個實力么? - 天天要聞


菲律賓移民局好不容易找的借口,被菲律賓外交部的「神助攻」搞得尷尬了。菲律賓外交部強調說,收緊對中國遊客的簽證條例,絕對不是因為中菲在南海上的摩擦衝突,直接來了個「此地無銀三百兩」。


菲律賓的旅遊產業發展得如何?菲律賓「歧視」中國遊客,最後受傷的會是誰?在經濟層面挑釁中國,菲律賓有這個實力嗎?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菲律賓經濟對中國的依賴度究竟有多高?


在全球旅遊市場里,中國遊客一直比較受歡迎。我們出去玩講究一個「來都來了」,只要當地的體驗好、服務好、不坑人,大家消費起來都還是比較大方的。以前中國遊客比較主流是到日韓、東南亞去玩,2023年開始選擇的國家就更多了。


中國旅遊研究院公布的報告顯示,2023年有8700萬人次的出境遊客,2024年預計會超過1.3億人次。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開始去歐洲、北美洲、非洲這些更遠的地方看看世界了。

「歧視」中國遊客,菲律賓在經濟上挑戰中國,它有這個實力么? - 天天要聞

這肯定會分流一部分原本計划去東南亞的遊客。對於東南亞國家來說,這就是一個此消彼長的競爭局面。


為了留住中國遊客,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都推出了免簽政策,開通了更多的直飛航線,讓中國遊客主打一個說走就走。我們的遊客更方便了,體驗更好了,當地旅遊收入也增加了,雙贏的結果馬上就來了。


泰國旅遊局說,光是今年五一假期,中國遊客就給泰國帶來了91億泰銖的旅遊收入。新加坡旅遊局數據顯示,今年1至3月份,接待了接近80萬中國遊客,中國直接成為了新加坡最大的旅遊客源地。馬來西亞這邊,從去年底中國遊客數量就開始暴漲了,現在馬來西亞要在中國的二三線城市都開通直飛航線,迎接更多的中國遊客。


新馬泰相比,菲律賓顯得像個異類,不僅沒有「抄作業」,打開門來搞旅遊,反而還針對中國遊客搞「歧視」,提高簽證要求。

「歧視」中國遊客,菲律賓在經濟上挑戰中國,它有這個實力么? - 天天要聞

對比一下就知道菲律賓有多「膈應」我們了。中國遊客想去新馬泰的時候,什麼手續都不用提前辦,帶上護照就能說走就走。但如果要去菲律賓呢,要先辦簽證,提交社保記錄,銀行的收入、工資流水單,菲律賓招待方的支持信,酒店和機票的預訂證明等等材料。


報了旅遊團的遊客,必須集體行動,一個都不能少。如果有人臨時有急事要提前回國啥的,就搞不了了,菲律賓規定所有人都不允許脫團,非常死板。


其實菲律賓敢這麼干,很大程度是一種破罐破摔的擺爛態度,畢竟本來也沒多少中國遊客去菲律賓了。根據環球時報的報道,2023年總共只有26萬中國遊客去了菲律賓,這個數字在2019年的時候,是174萬。短短几年,去菲律賓旅遊的中國遊客數量就暴跌了超85%。


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中國遊客的選擇面太廣了,遠的就不說了,光是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就毫無競爭力。論旅遊資源,菲律賓有的海島風光、熱帶風情,新馬泰全都有,而且在旅遊配套設施、安全保障等方面,菲律賓還有不小的差距。而且新馬泰免簽的吸引力實在是太大了,分流了一大批可能原本要去菲律賓看看的中國遊客。

「歧視」中國遊客,菲律賓在經濟上挑戰中國,它有這個實力么? - 天天要聞

第二點就是菲律賓對華政策的轉變。在前任總統杜特爾特時期,菲律賓擱置了南海爭議,主打一個對華友好,雙方發展旅遊、經濟合作。當時菲律賓主動表現出的友善態度,也確實讓更多的中國遊客願意去菲律賓看看。


不過菲律賓現任總統小馬科斯極端親美,甘願讓菲律賓淪為美國擾亂南海局勢的馬前卒,不斷挑釁我國在南海的合法主權,大大磨滅了大家去菲律賓旅遊的興趣。


包括旅遊業在內的服務行業,算是菲律賓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了,提供了超過60%的就業崗位。也就是說,如果有更多的外國遊客來消費,才能更好地拉動菲律賓的經濟增長。


中國遊客來得少了,菲律賓乾脆就擺爛放棄了,轉去做韓國、日本、美國人的生意。2023年菲律賓接待了545萬遊客,其中韓國人最多,有144萬,美國和日本排在第二和第三。


菲律賓旅遊業的這種轉型,可能還要經歷一段陣痛期,畢竟其他國家的遊客,遠不如中國遊客消費意願高。4月份的時候,美國銀行發佈報告說,中國遊客帶動整個東南亞旅遊普遍升溫的時候,菲律賓的中國遊客銳減,嚴重阻礙了他們旅遊業的復蘇。


「歧視」中國遊客,菲律賓在經濟上挑戰中國,它有這個實力么? - 天天要聞


美國銀行也警告說,如果菲律賓繼續製造南海緊張局勢,一意孤行要跟中國對着干,後果可能難以想像,菲律賓所謂5.4%的國家經濟增速目標,估計比較難保得住。


菲律賓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家,除了旅遊、服務業外,另一大支柱產業是農產品的出口貿易。在這方面,菲律賓非常依賴中國的龐大市場來消化他們的農產品,最終轉變為菲律賓人的收入。像菲律賓的香蕉、菠蘿、榴槤,以及一些傳統服裝、手工藝品等商品,都得靠大量出口到中國才能換來收入。


從2017年開始,中國已經連續8年穩居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夥伴位置了。2022年,中國和菲律賓貿易額超過877億美元,而且還在以超過8%的速度發展。不過到了2023年,兩國之間的貿易額大幅萎縮了16%,菲律賓直接減少了上百億美元的收入,損失慘重。


菲律賓對華出口減少後,美日韓等所謂「盟友」也並沒有來接盤,導致2023年菲律賓農產品整體的出口貿易額,也大幅下滑了超過14%。


「歧視」中國遊客,菲律賓在經濟上挑戰中國,它有這個實力么? - 天天要聞


在吸引外資方面,菲律賓完全不是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的對手。2000年到2012年,只有15.5億美元的外國投資進入菲律賓,連印尼等國的四分之一都達不到。


菲律賓對華友好的時候,中國的企業是很願意去投資合作,實現共贏的。菲律賓政府曾統計,2016年至2021年期間,光是中國企業對菲律賓的投資額,就累計達到了29億美元。對菲律賓來說,這筆錢數量非常可觀了。


菲律賓的物流、農業、鋼鐵、交通、通信等很多關鍵基礎領域能發展起來,靠的就是大量中國企業的投資建設。可以說菲律賓真要敢徹底撕破臉,中國企業肯定會大規模撤出菲律賓市場,到時候菲律賓可能會面臨經濟、社會崩潰的風險。


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的發言人韋托·蒂格勞,去年12月的時候公開發表文章大罵小馬科斯政府。蒂格勞說,中國的經濟發展有目共睹,中國也是近年來亞洲最大的投資來源國,小馬科斯政府居然甘願當美國的附庸,為了幾個淺灘,對中國主動挑起對立,實在是蠢到難以理解。


「歧視」中國遊客,菲律賓在經濟上挑戰中國,它有這個實力么? - 天天要聞


蒂格勞呼籲小馬科斯政府清醒一點,他說菲律賓再怎麼挑釁中國,日本、歐美的資本也不會因為這個就來菲律賓投資,跟中國關係友好的越南發展迅猛,人均GDP早已超越了菲律賓,這才是菲律賓應該走的路子。


作為菲律賓前政府高官,也是一個關心菲律賓發展的民眾,蒂格勞最後長嘆一聲,說小馬科斯聽信了美國的忽悠,把中菲關係越搞越僵,是他擔任總統以來最大的錯誤。


這種錯誤的代價是慘痛的,加劇了菲律賓的貧困程度,嚴重阻礙國家的發展,最終讓1億多菲律賓民眾為之買單。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亞洲最幸福國家新加坡排名第五,經濟壓力,家庭關係是重要影響因素 - 天天要聞

亞洲最幸福國家新加坡排名第五,經濟壓力,家庭關係是重要影響因素

▲ 新加坡眼,點擊卡片關注,加星標,以防失聯在2025年相關全球幸福指數調研中,新加坡展現出獨特的幸福圖景。調查顯示新加坡有12%的人表示 「非常幸福」,61%的人 「相當幸福」,合計73% 的受訪者處於幸福狀態,僅有5%表示「完全不幸福」。這一比例在全部國家中處於中上游水平,在亞洲國家中排名第五。雖不及印度的88%、印...
中方:對澳工黨和阿爾巴尼斯總理表示祝賀 - 天天要聞

中方:對澳工黨和阿爾巴尼斯總理表示祝賀

外交部發言人就澳大利亞聯邦大選結果答記者問問:據報道,5月3日,澳大利亞舉行大選,阿爾巴尼斯總理領導的工黨贏得選舉,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當地時間2025年5月3日,澳大利亞悉尼,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在工黨選舉夜活動上講話,慶祝在大選中獲勝。(視覺中國)答: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對工黨和阿爾巴尼斯總理表示...
美國警方:愛達荷州交通事故致7人死亡 8名傷者預計無生命危險 - 天天要聞

美國警方:愛達荷州交通事故致7人死亡 8名傷者預計無生命危險

央視記者當地時間5月3日獲悉,美國愛達荷州黃石國家公園附近發生的交通事故已造成7人死亡、8人受傷。 愛達荷州警方尚未公布事故的具體原因,但據通報,涉事皮卡車和旅遊麵包車相撞時天氣狀況良好。警方表示,兩輛車在相撞後起火。皮卡車司機以及麵包車內的6人當場死亡。皮卡車司機已被確認是來自得克薩斯州的25歲男子以賽亞...
印度未通知情況下突然泄洪,影響巴方數萬人 - 天天要聞

印度未通知情況下突然泄洪,影響巴方數萬人

先斷水後泄洪,印度這招不可謂不「歹毒」。巴基斯坦一直呼籲雙方冷靜,呼籲國際調查,但印度卻在警告後,我行我素! 據報道,4月26日,印度在未進行任何通知的情況下,凌晨突然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開....
政務法治監管協同發力 安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 天天要聞

政務法治監管協同發力 安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近日,安順市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產業大招商暨優化營商環境情況。據悉,2024年,安順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強力推進,通過建立市級聯席會議機制、強化市縣聯動、聘任社會義務監督員等方式,高位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在政務服務、法治保障
突發!印度宣布:禁止進口→ - 天天要聞

突發!印度宣布:禁止進口→

印度宣布禁止與巴基斯坦的進口貿易總台記者獲悉,5月3日中午,印度外貿局發佈通告稱,該國禁止進口原產於巴基斯坦或經巴基斯坦過境的貨物。該禁令立即生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針對遊客的槍擊事件,當地加強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