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觀察 | 總書記三次赴重慶考察,作出戰略擘畫

2024年04月23日23:45:23 國際 1077
第一觀察 | 總書記三次赴重慶考察,作出戰略擘畫 - 天天要聞

4月22日至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市考察調研。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三次來到這裡,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審視謀劃重慶發展。

——從時間維度看,總書記每次考察重慶,都在關鍵時點對外界釋放出重要的政策信號。

2016年1月,「十三五」開局之年,新年首次地方考察,總書記在重慶強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明確「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和發展着力點。當年也是長江經濟帶發展全面推進之年,總書記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宣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2019年4月,在脫貧攻堅戰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那一年正值西部大開發提出20周年,總書記要求重慶「在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突破」。

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全國上下正在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總書記此時來到重慶實地調研,對重慶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從空間維度看,重慶在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大局中地位重要,總書記賦予重慶重要戰略使命和發展任務。

國家戰略視角看,重慶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疊加,在國家區域發展和對外開放格局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2016年,總書記考察第一站走進兩江新區果園港,了解重慶擴大內陸地區開放開發等情況,要求重慶「完善各個開放平台,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建設內陸開放高地」。

2019年在重慶考察時,總書記提出:「努力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

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地處西南內陸腹地的重慶,在融入國家戰略中,迎來發展機遇。

此次考察首站,總書記來到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了解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情況。該園區是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始發站,各類貨物從這裡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成為內陸開放重要樞紐。

考察重慶對外開放的重要地標,傳遞出總書記對重慶「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的殷切期望。

地處內陸,卻開放以興。如今,多條國際物流大通道在重慶交匯,曾經閉塞的西部山城,發揮戰略支點作用以及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優勢,以四通八達、不斷延伸的筋骨脈絡,變身為開放高地。

——從發展維度看,重慶是西部製造重鎮,正以創新引領、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題中之義。

作為國家重要現代製造業基地,重慶製造業有較好基礎,全國工業41個大類中重慶有39個。近年來,汽車、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等支柱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對重慶製造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總書記始終寄予厚望。

2016年,總書記考察重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強調「把創新搞上去」「把技術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效益優勢」;2019年在重慶強調「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構建市場競爭力強、可持續的現代產業體系」。

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永久落戶重慶。「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2018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四次向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發來賀信。

黨中央賦予重慶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的戰略使命,這是重慶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着力點、落腳點。

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考察將進一步推動重慶注重區域優勢和特色,在追高求新中壯大現代製造業集群,全力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升級,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實現高質量發展。

策劃:陳國軍、張旭東

監製:張曉松、鞠鵬

主筆:黃玥、胡浩、何宗渝

統籌:劉東凱、吳晶晶、張桂林、朱基釵

視覺|編輯:金小茜、張惠慧

新華社國內部、重慶分社聯合製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稀土能給!歐盟訴苦半天,中國終於鬆口,美國這下又眼紅了 - 天天要聞

稀土能給!歐盟訴苦半天,中國終於鬆口,美國這下又眼紅了

馮德萊恩訪華前,中方終於鬆了口,歐盟想要的,中國還是給了歐盟想要的,中國終究是給了,但沒想到,歐盟轉頭就又喋喋不休,藉著稀土問題發揮。歐盟駐華大使豪爾赫·托萊多表示,稀土短缺真的給歐洲企業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所以請求中國理解一下歐洲企業的
美國在加沙主導的這個機制究竟是救人還是殺人? - 天天要聞

美國在加沙主導的這個機制究竟是救人還是殺人?

新華社加沙6月28日電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7日說,美國主導的加沙地帶援助物資分發機制「正在殺人」。 以人道主義為名的這一物資分發機制緣何變為「死亡陷阱」?聯合國及國際援助機構為何對其譴責不斷?當前加沙人道主義危機到底有多嚴峻? 6月26日,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城等待領取援助物資。新華社發(里澤克·阿卜杜勒賈瓦...
促經貿文化交融 共築中肯合作新未來 - 天天要聞

促經貿文化交融 共築中肯合作新未來

中新網深圳6月28日電 題:促經貿文化交融 共築中肯合作新未來 ——專訪肯雅中華總商會會長卓武 中新網記者 索有為 「自1997年踏上肯雅這片熱土,我從建材貿易起步,逐步拓展至物流、旅遊、新農業、生物科技、新能源等多元領域,見證並參與了中肯兩國在經貿、文化等領域的深度合作。」肯雅中華總商會會長、中肯集團董...
北約刪了反華聲明,特朗普在打什麼算盤? - 天天要聞

北約刪了反華聲明,特朗普在打什麼算盤?

北約峰會的聯合聲明突然「瘦身」了——往年5000字的長篇大論,今年縮水到400字,更罕見的是所有涉華強硬措辭被刪得一乾二淨。推動這一「急剎車」的,正是重返白宮的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