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請點擊下方鏈接:
本以為青島四方這波穩了,可誰料,歐盟突然跳出來說不行,懷疑中國給了巨額補貼,說你這是不公平競爭,中國就是來攪局的。據歐盟的估算,補貼高過17.5億歐元。這事兒就有點離譜了,先不論補貼金額到底對不對,中車雖然有補貼,那也是國家整體戰略,跟青島四方競標保加利亞高鐵有啥關係?這補貼也不是專門為了保加利亞項目定製的。歐盟這是抓住了補貼這個點,直接把青島四方拉黑了。
歐盟的邏輯簡直讓人哭笑不得,看到低價就認為是不正當競爭,認這背後有國家補貼在撐腰。但他們怎麼就不想想,給本土企業補貼,那不是慣常操作嗎?而且咱中國高鐵能給出這樣的價格,那是因為咱有真才實幹!從設計到製造,再到後期的運營維護,背後都有完善產業鏈和高端技術的強力支撐。
歐盟的這種想法,可以說是受了之前咱們在電動車、家電、光伏領域的影響。以往咱們的產品走到哪兒,價格優勢就體現到哪兒,讓不少行業都感受到了巨大壓力。這不,保加利亞一看咱們的報價,直接就想到了「補」」,想到了不正當競爭。而且,你說因為報價低,保加利亞直接就把咱排除在外,這處理方式也是夠極端的。他們怕啥呢?怕咱們的高鐵一旦進去,他們的本土產業就得受到衝擊。說白了,就是害怕競爭嘛。保加利亞原本有機會薅羊毛的,結果因為歐盟的一紙指令,這機會就這麼溜走了。這不僅僅是青島四方的遺憾,更是整個保加利亞的損失。
但有一說一,半價競標,真的很難賺到錢,甚至還可能虧錢。國內有人開始吐槽,中國高鐵說這不是自找苦吃嗎?甚至有點自取其辱。還有人就納悶了,這高鐵不是高端技術嗎?怎麼還玩這種低價競標的把戲?我們費勁心思搞研發,不就圖個技術領先,讓國貨能賣個好價錢,大家都能沾光么?其實,這不是中國第一次賠本賺吆喝了,中國高鐵修建沙特麥加輕軌,全長18.25公里,結果41億打了水漂。咱們為啥還要一錯再錯,非得把自己往火坑裡推呢?其實都不是,關鍵還是想藉機把中國企業的技術帶到國外去。
高鐵只是個藥引子。高鐵出海不僅僅是把個火車賣出去那麼簡單,後面還跟着一大波中國製造呢,比如說工程機械、空調設備、橋樑隧道施工技術這些。就拿沙特阿拉伯麥麥高鐵來說,雖說修這個高鐵自己是沒賺到錢,但沙特的各種大項目都差不多變成了中國的囊中之物。這就是咱中國人做生意的一套哲學——先做人情。第一單生意可以虧,關鍵是要把門撬開,再靠後面的單子把錢賺回來。
這次中車不管怎麼報價,人家是鐵了心不讓我們中標。不管怎麼說,保護本地企業都已經變成了潛規則。WTO的規則在歐盟和美國面前,那就是紙老虎。在他們佔據絕對優勢的時候,自由貿易掛在嘴邊,等到自己企業沒競爭力了,貿易保護主義就搬出來了。這種趨勢,說白了就是西方國家走向衰落的標誌!
這也是給我們中國企業一個提醒,在外面做項目,就要符合國際思維,國內那種拚命卷的做法眼國外就會水土不服。捲來捲去,最後損失的是企業的利潤和技術進步,犧牲的是員工的福祉和健康。這種做法對國家的長期發展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中國產品長久以來都被貼上了「
低質低價」的標籤。但等到我們的企業能在西方那邊也賣出天價,讓他們把中國製造當做身份和品質的象徵,那才真的是製造業大國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