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2月19日電 題:積蓄「第一資源」 激發「第一動力」——浙江「新春第一會」里的信號
新華社記者李平、朱涵、魏一駿
聚焦深化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在農曆新年上班第一天,浙江省召開全面加強「三支隊伍」建設的「新春第一會」。
「會議聚焦高素質幹部隊伍、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和企業家隊伍、高素養勞動者隊伍等『三支隊伍』建設,可謂抓住了人才建設的『牛鼻子』。」視頻聆聽「新春第一會」的浙江蘭溪市委書記戴翀說,截至2024年1月21日,蘭溪市每千家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28.11家,位列金華市第一。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在「新春第一會」上,浙江明確要以「大人才觀」廣開育才、引才、聚才、識才、用才、護才之路,全面消除影響人人平等參與、人人平等發展的限制和歧視,着力完善「人人皆可成才」的制度機制。
在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方面,浙江將加強幹部政績觀全鏈條閉環管理,開展「幹部為事業擔當、組織為幹部擔當」激勵保護行動;推動容錯清單向更多領域拓展;常態化推進幹部能上能下,全面激發乾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建設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和企業家隊伍方面,浙江將全面推進海外引才制度型開放。2024年,新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1000名以上。到2027年,在芯片、雲計算、人工智能、關鍵生物技術等領域取得重大標誌性成果100項左右。
與此同時,浙江將對損害營商環境的行為「零容忍」,最大限度保障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暢通優質企業和優秀人才發現渠道,健全民營經濟代表人士選用、履職考核和退出機制等,引領廣大浙商堅定信心發展。
據了解,到2027年,浙江力爭打造1000名全球領軍、1萬名專精特新發展的骨幹型民營企業家人才隊伍。
高素養勞動者隊伍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者大軍中的基礎。在「新春第一會」上,浙江提出布局建設覆蓋城鄉的「30分鐘職業技能培訓圈」,推動企業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製度,探索技能人才中長期激勵機制。

2020年8月16日,在首屆浙江技能大賽上,技能人才參加縫紉比賽。新華社記者江漢 攝
此外,浙江還將開展現代「新農人」培育行動。力爭到2027年,全省培訓農民100萬人次,其中高素質農民28萬人次。
當前,浙江正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在以科技創新塑造優勢、贏得未來的過程中,也為各類人才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舞台。

2023年12月27日,浙江帥豐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一條集成灶總裝流水線。新華社記者黃宗治 攝
數據顯示,2023年,浙江平均每天湧入3400多名大學生,平均每天引育3位國家級領軍人才、青年人才;2023年簽發外國人工作許可同比增長15.7%,其中高端人才增長15%。
數據詮釋着底蘊與活力。成績的背後,折射浙江統籌推進科技、人才工作,傾全力打造戰略科技人才雁陣的努力。
「浙江要做的是以最優政策引人才,以最優服務留人才,把最美風景給人才。」浙江省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新征程上,浙江必須把人才作為強省之基、轉型之要、競爭之本,持續釋放各類人才集聚的規模效應和乘數效應,展現創新破難、改革破題、開放破局的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