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考驗一個人的往往不是逆境,而是在面對重大利好時,他會如何表現。這兩天,澤連斯基的一番表現,就令人有點看不懂。
這兩天,英國首相蘇納克給基輔政權,送去了重大利好:1.英國承諾將在未來10年都給烏克蘭提供安全支持;2. 將開始新一輪援烏計劃,總價值達到29億歐元。
對澤連斯基來說,這當然是大好消息,這是近幾個月來最大的一份軍援計划了。然而,事後澤連斯基卻說了一句最不該說的話:「今天是歐洲歷史上的分水嶺!」
說實話,這讓歐洲其它國家該怎麼想。本來,其它國家就已經勒緊褲腰帶,掏不出多少家當了。眼睜睜地看着英國出風頭也就罷了,現在澤連斯基這話,相當於是嚴重看低此前其它歐洲國家的貢獻。英國一家之舉能代表整個歐洲的分水嶺?德國人、法國人,能同意?啥時候,英國一家有這麼大話語權了?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澤連斯基獲得的如此重大利好,普京政府那邊並沒有大的反應。這就讓人不得不問一句了:這可是29億歐元的軍援,外加10年安全保障,普京難道一點都不慌嗎?
針對這個問題,英國專家這兩天拋出的一個數字,或許能很好地回答。
這兩天,英國《獨立報》在整合多組數據後,得到了結論:2023年,歐盟27個國家中有20個仍在購買俄羅斯石油。這些國家通過印度人之手,購買俄油。對此,英國專家非常氣憤地表示:這正在破壞我們對俄羅斯人的制裁。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試圖搞清楚:普京政府如此穩如泰山,到底是哪些國家在幫他們穩定國內經濟?現在看來,除了中國和印度在和他們加大貿易往來之外,歐洲國家也是「功不可沒」。整整20個歐盟的「叛徒」,普京政府還需要緊張啥?
而在此之前,克宮也公布了另一個重磅消息:美國也已經恢復從我們俄羅斯購買原油了。俄羅斯人的數據顯示,自2023年10月份開始,美國恢復中斷了一年多的購俄油行為。如此局面,也難怪歐洲內部現在很不團結。誰如果真把那份對俄油的制裁當回事,而跑去中東購買更貴的油,那就真的是最大的「冤大頭」了。
當然,這也恰恰說明此前中國的判斷是準確的。對於歐洲持續軍援烏克蘭,中國一向持反對態度,我們認為這種做法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到最後,俄羅斯和歐洲誰都不能跟誰脫鉤。俄油如今在歐洲還有這麼大市場,無疑就證明了我們的觀點。
可嘆,澤連斯基仍因眼前的利好而處于欣喜中。就在前兩天,他還當眾表示:「我們反對與莫斯科進行停火談判,因為這麼做只對俄羅斯人有利。」然而,停戰真的只對俄有利嗎?或許,他也該去問問處在水深火熱中的烏克蘭民眾,他們想不想早點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