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社——冷眼看世界,靜心探本質!
隨着巴以衝突的繼續,看起來出現了點意想不到的情況——遠在萬里之外,跟此次衝突似乎八竿子打不着的韓國,居然嚇得瑟瑟發抖,天天放風說北面要給他來個核打擊,一副時刻可能要被滅國的樣子。前面跟對手李在明斗得不亦樂乎志得意滿的尹錫悅,那標誌性的、囂張程度直逼嘴炮哥的六親不認步伐,突然間消失了,轉而讓自己的同僚們集體辭職以挽回局面。
有朋友私信問本社,這到底是個啥狀況?尹錫悅真怕了嗎?韓國真的要北方兄弟被揍?尹錫悅的節奏轉換為何這麼快?為何要讓同黨同仁集體辭職?
本社看來,這就是蝴蝶效應,形象解釋就是一隻在亞馬遜雨林中的蝴蝶扇動幾下翅膀,引起遙遠的美國德州的一場龍捲風。韓國尹錫悅,從澤連斯基在巴以衝突爆發後無人問津的局面里感受到了壓力,他看到了自己可能就是下一個澤連斯基,試圖通過放風釋放識破計謀和換人以示切換立場的方式來緩和與北面的關係。
然而一心想干出點成績的尹錫悅,畢竟還是格局太低。他多慮了!北方會這時候動手嗎?顯然是不可能的;這也是東方大國絕對不會同意的;大毛有推動北方動手的可能但它也要掂量自己和東方大國的關係才行,兩相比較也是絕無可能。
為何這麼說,那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一,順差變逆差,韓國徹底倒向大山姆
韓國自尹錫悅上台以來,韓國與東方大國之間的關係出現了本質性的變化。對東方大國的經貿關係由貿易順差轉變為了貿易逆差,這在以前是沒有過的情況。以前韓國的電子,汽車等等產品求取源源不斷地輸入,大賺特賺,滿大街都是三星 、LG、現代汽車等廣告。短短几十年的發展,一切都改變了。這些企業在 C 端已經失去競爭力基本都退出了,在B端的芯片等元器件產能,則因為大山姆的制裁隨時停擺。但是對於韓國來說,這些在B端的產能不僅僅供給東方大國,也為全世界所用,等於被大山姆以知識產權的名字掐住他們在全世界做生意的七寸。
出口減少了,進口卻並沒有減少。以前只是在東方大國進口資源的韓國,現在在各領域都開始從東方大國進口了。此消彼長之下,東方大國對其芯片等元器件的依賴度卻大幅降低。由於大國的崛起,產品源源不斷地輸入韓國,韓國對於東方大國的依賴度程度日益提升,警惕的尹錫悅果斷放棄在中美之間平衡的策略,轉而重回大山姆的懷抱。
這點我們似曾相識——曾經大山姆的忠誠擁躉沙特,不也是走到了和大山姆對着乾的境況了么?可見國與國之間從來沒有什麼永恆的友誼,隨着美國從石油進口國轉變成石油出口國,對沙特的石油採購需求急劇降低,沒有完成經濟轉型的沙特等於要失去最大的經濟來源,他們之間的友誼也消失了,利益才是第一位的。所以,不要認為沙特與東方大國交好就是友誼,這太單純了,對於石油、對於經濟、對於安全,全方位的協助才是沙特跟我們交好的原因。
韓國也是如此,失去了東方大國這個最大的財源,現在反倒要給大國錢,這是尹錫悅不能接受的。他很擔憂,如果在安全領域已經被大山姆控制的情況下,如果在經濟上失去了來源,對東方大國的依賴度現在成了反向過高,一切都要從東方大國引進的話,面對北方兄弟咄咄逼人的壓力,韓國勢必隨時有被滅的風險。
但很顯然,東方大國的好兄弟是北方,不是韓國。尹錫悅果斷重回大山姆的懷抱也就成了必然。美日韓同盟加強,引進北約辦事處,慰安婦問題強制結束,福島食品問題的妥協,日本核污水排放妥協,重啟薩德等等,動作頻出,這些不過是重回大山姆懷抱的示好與交投名狀而已。
二,韓國得罪東方大國,大山姆爸爸顧此失彼
一門心思致力於友好發財的東方大國,習慣了讓利,一切都好談。但尹錫悅並沒有認識到經貿關係由順差轉變為逆差的最重要原因是自己的大山姆爸爸掐住了他的七寸。面對大國崛起造成的這種不適,韓國反而換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對大山姆爸爸這個惡人依賴度更高了,剛躺進爸爸的懷抱就開始抱怨大國欺負了他。
同時,檢察官出身的尹錫悅在國內似乎習慣了檢察官權力大於一切的橫着走。剛上台似乎就天生對北方有着敵視的態度,把消滅北方兄弟作為自己的宏大理想,各種虎狼之詞不絕於耳,這無疑又是給東方大國找麻煩。然而這些年來,一路向西挺進打通一帶一路,是大國最重要的事情。東方的主基調是安穩,尹錫悅現在不停地挑唆,等於除了日本、菲律賓外,又增加了一個不安穩的因素,這是大國所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習慣了做調查工作,查案子的尹錫悅,畢竟是沒有大戰略格局的。一直以來,韓國,無論是鷹派還是鴿派,對北方兄弟的策略都有一個共識,就是大家無論是怎麼樣都最終要成一家。韓國寄希望於像西德與東德那樣通過合併成為一家,一夜之間成為一個強國,通過合併,南方有強勢的經濟但缺安全保障,北方有核武安全保障但經濟一塌糊塗的格局可以快速切換為即經濟強大又有安全保障的地區半島強國。
尹錫悅試圖打破這個默契。因此在俄烏戰爭期間,試圖通過對烏克蘭的援助等手段,協助大山姆快速搞定大毛,轉而爸爸有精力來對付東方大國之後,北方兄弟沒有大國和大毛兩個靠山,韓國就有機會來收拾北方兄弟了。
但時移世易,內塔尼亞胡和普京的合作,一招圍魏救趙,巴以衝突再起。俄烏戰爭一夜之間無人問津,大山姆急得直跳腳,這些年來大山姆的實力已經無力同時發起幾場區域戰爭了,但兩相比較之下,是中東基本盤重要還是烏克蘭重要?顯然對大山姆來說中東才是最重要的。
大山姆顧此失彼,韓國又得罪了東方大國,三年疫情下來,經濟上不景氣的韓國,突然之間安全上沒了大山姆爸爸的絕對保障,韓國尹錫悅頓時意識到了不妙。
這就是蝴蝶效應,這就是為何巴以衝突再起,萬里之外的韓國反倒最為緊張的原因。
三,北方待價而沽,意氣風發,尹錫悅不得不低頭
光意識到危險是不行的,國與國之間的交往,等意識到危險可能一切都太晚了。
三年疫情給了韓國北方兄弟極大的緩衝周期,各國忙於抗疫,沒時間來搭理這個刺頭。然而俄烏衝突發生了——那個常年吃救濟的兄弟,一夜之間成了大毛的座上賓,充足的戰鬥儲備和核武保障成了其談判的籌碼。大毛需要常規武器的支持,北方兄弟需要戰略武器的升級外加改善民生,東方大國面對俄烏戰場不便出手,於是北方兄弟成為了這個最好的交接方。
說北方兄弟意氣風發一點不為過。看看去大毛東方發射場考察那談笑風生的樣子,和普京會談那自信的坐姿,待價而沽成了新的主旋律。面對此情此景,日本和韓國屢次表達不滿,表達關切,但是有何意義呢?唯有恐懼而已。
隨着巴以衝突再起,把這種恐懼推到了高潮。自己的保護傘隨時會拋棄自己,自己隨時可以成為那個在風中凌亂無人問津的澤連斯基,那個和李在明斗的你死我活並取得勝利的尹錫悅,至此也不得不快速低下他的頭顱,於是就出現了一方面警告北方不要輕舉妄動,計謀已經被識破,另一方面讓自己的同仁集體辭職,向北方兄弟表面軟化的態度,以此來改變不利的局面。
然而,這種擔憂真會發生嗎?其實不然,戰爭能不能打起來,要看周邊利益相關方的態度。這個常年要靠東方大國和大毛養着的北方兄弟,一旦捲入了戰爭,顯然對於已經陷入俄烏戰爭的大毛,對馬上要成為最強國的東方大國來說,也是得不償失的。直白點說,北方兄弟哪來的開火權呢?並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