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幾天的明爭暗鬥之後,共和黨終於決出了眾議長候選人。得到前總統特朗普背書的吉姆·喬丹,以14票之差輸給了建制派議員斯卡利斯。由此可見,特朗普的造王能力確實不復當年,去年的中期選舉和這次的議長候選人選舉都證明了這一點。
這老頭長得還怪萌的,圖為共和黨議員斯卡利斯
當然,這並不意味着斯卡利斯的眾議長之位就十拿九穩了。鑒於目前眾議院有433名在任議員,要想當選議長,至少要拿到217票才行。
其中,民主黨和共和黨分別擁有212席和221席。前者已經準備好支持本黨領袖傑弗里斯,也就是說,只有獲得幾乎全體共和黨議員的支持,斯卡利斯才算穩了。顯然,這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否則他和喬丹的票數不會如此接近。
雖然喬丹已經出局,但部分共和黨保守派議員依然打算支持他。不過據消息人士透露稱,喬丹願意給斯卡利斯投票。
這還不算最奇葩的,相當一部分共和黨議員甚至承諾繼續支持被罷免的前議長麥卡錫。要知道,麥卡錫都不在候選名單里。
麥卡錫:扶我起來,我還能再干一個月
要不說共和黨內部已經亂成一鍋粥了,本來也沒比民主黨多很多席位,還分成了至少三個陣營,跟隔壁團結一心的民主黨比起來,戰鬥力着實堪憂。
說起來,斯卡利斯算是麥卡錫的盟友,他擔任眾議院共和黨黨鞭8年,被外界普遍認為是麥卡錫的「副手」。但在麥卡錫陷入罷免風波後,斯卡利斯也一直沒出手,因為他和特朗普的關係也還不錯,至少沒有在國會山事件之後公開背刺過這位前總統。
斯卡利斯剛剛過完了58歲的生日,正處於政客的黃金時期,奈何身體不好,先是在2017年被打了一槍,差點沒命。好不容易恢復了點,又在今年8月份查出多發性骨髓瘤,俗稱血癌。
據斯卡利斯自己所說,他的癌症發現得很及時,現在已經通過化療控制住了,不會影響工作。可之後會不會惡化,誰又說得准呢?
斯卡利斯正在做復健
退一萬步講,就算斯卡利斯如願當選眾議長,能幹多久也不好說。除非他能把共和黨團結起來,要不然還得走麥卡錫的老路。
首當其衝的就是政府關門危機。麥卡錫在任時,頂着黨內保守派的重重壓力,在眾議院通過了一項臨時撥款法案,能支撐美國政府正常運轉到下月17日。但因為沒能兌現對黨內保守派的承諾,最後還是被趕下台了。
眾所周知,麥卡錫能當上眾議長有多不容易,足足經歷了15輪投票才定下來。為了終結這個循環,他不得已向黨內保守派作出妥協,允許任何一名議員提出罷免議長動議,但他沒想到,保守派這麼快就使用了權力。
在喬丹和斯卡利斯辯論的黨派會議上,他們也同樣面臨著「如何避免政府停擺」的拷問,同僚們要求兩人作出承諾,結果誰也沒敢畫這個大餅,唯一能保證的就是為共和黨的利益服務。
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吉姆·喬丹
巴以新一輪衝突爆發後,對以色列的援助法案也因議長人選遲遲未定而被迫擱置。現在主持大局的是臨時擔任議長的共和黨議員邁克亨利,但他權力有限,在選出正式議長之前,眾議院無法就任何法案作出表決。說不定等議長選出來,巴以衝突都結束了。
在這個關鍵時刻,麥卡錫站出來了,表示如果大家同意,他願意重挑大樑,再次出山擔任眾議長,以解決以色列的燃眉之急,只不過沒幾個人聽就是了。
想為眾議院分憂的不止麥卡錫一個,特朗普也略顯為難地說過要實在找不到人,他就勉為其難地當一段時間的議長吧,當一個月到三個月都行。美國憲法沒有明確規定普通人不能當議長,儘管歷史上也沒有過這樣的先例,但他可是特朗普啊,生來就是來創造歷史的。
特朗普要是還在任,估計會直接派兵支援以色列吧
咱就是說,要真有那麼一天,拜登怕是都要抬不起頭來了。美國自己家那點破事還能關起門來解決,不到萬不得已,總不至於真的讓政府停擺。
另一邊的以色列卻等不起了,拜登派過去的兩個航母戰鬥群頂多是起個威懾作用,一旦其他中東國家下場,光靠以色列自身的力量,是不足以同時應付多條戰線的。就算拜登能夠動用總統緊急權力,也是杯水車薪,還會被對手看笑話。
正如眾議院外事委員會主席麥考爾所說,「全世界都咋盯着美國,一個運作不良的民主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