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節被群搶案別轉移焦點:「朋克」的農耕文化,須打上法的補丁

2023年10月06日09:42:10 國際 7989
音樂節被群搶案別轉移焦點:「朋克」的農耕文化,須打上法的補丁 - 天天要聞

在這個8天長假里,本是一樁大好事的「南陽迷笛音樂節」,卻在最後時刻,出現了當地一些群眾群搶群盜物品的事件,這顯然會令好心沒得到好報的南陽人非常尷尬和憤怒,此後的相應處理與回應,雖然能看出南陽各方面的補救之努力,但其中仍有一些問題,非常值得重視與警醒!

對於此事件,南陽當地人、更包括所有中國人,其實都不應轉移或混淆了此事件中深層次的重點——那就是對於如此很「朋克」的農耕文化之成分,仍要進行深刻反省,關鍵一點,就要是剜除其中的一大「膿瘡」:「法不責眾」思維,堅決給這些當代「朋克農民」,打上瓷實的「法治」補丁!

音樂節被群搶案別轉移焦點:「朋克」的農耕文化,須打上法的補丁 - 天天要聞

南陽當地的各方面機構在事發後,非常疾速地抓住了發佈虛假視頻,產生了鼓動效應的造謠者——如對發佈「好多帳篷誰需要過來拿」不實信息,煽動誤導村民的陳某,已依法刑事拘留;還對發佈「碗口粗的電纜被偷了」謠言的張某某(網名「老talk」)依法開展調查等……這些當然值得讚揚,但是,這些雖然值得肯定的工作,仍然不應成為此事件中的最大焦點!

畢竟,虛假「鼓動拿帳篷」,並不代表看到人家的身份證、手機、電腦等物品,就可以當著拍視頻者的面,竟然說出「沒有人在就可以……」之類無知且無法無天的話吧?

音樂節被群搶案別轉移焦點:「朋克」的農耕文化,須打上法的補丁 - 天天要聞

所以,在快速解決了製造謠言者後,更應該將重點放到懲治違法偷搶財物的人身上——而不能從上到下,都受制於所謂的「法不責眾」思維,就此再放這些偷搶者一馬,如此「放虎歸山」產生的負面效應產生後,可以說,此類事件仍將會繼過去和今天之後,不斷地再次於未來重複發生!

這從過往的搶奪事故車上散落的財物案,公開搶拿他人地里的瓜果案上,都可以一次又一次地得到印證!

這次的「迷笛音樂節」,本是發源於民間的地下搖滾音樂,而搖滾音樂的精神靈魂,有一個很洋氣的名詞表達——「朋克」。

所謂「朋克」的內涵與精神中,在前期,它就是一個「流氓、地痞」的指代,後期則發展為「自我、自由、眼中無他、無所畏懼」的精神。

音樂節被群搶案別轉移焦點:「朋克」的農耕文化,須打上法的補丁 - 天天要聞音樂節被群搶案別轉移焦點:「朋克」的農耕文化,須打上法的補丁 - 天天要聞

但是,像這次的音樂節組織者在回應網絡上的不同言論時,竟公然回罵難聽的字眼,還對媒體稱這正是「迷笛音樂」的本質特點云云,其實也都有這種「朋克」思維的影子。

其實,這種「朋克」的含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與南陽當地——其實也包括了我們全中國——的農耕文化,產生出不少相對應的成分,即過於不受規則約束,甚至會產生無法無天的「法不責眾」思維,這些顯然更值得我們警惕和反省!

在過去的漫長歷史中,像鄉里之間的集體械鬥現象;以及「佔山為王」的盜賊集群現象;甚至是近現代的軍閥割據現象等,其實都有我們的農耕文明中,這種「法不責眾」思維的體現。

音樂節被群搶案別轉移焦點:「朋克」的農耕文化,須打上法的補丁 - 天天要聞音樂節被群搶案別轉移焦點:「朋克」的農耕文化,須打上法的補丁 - 天天要聞音樂節被群搶案別轉移焦點:「朋克」的農耕文化,須打上法的補丁 - 天天要聞


但如今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明確提出了「法治中國、法治社會、法治政府」等的全面法治建設思想,這時候,我們就不能再對主要殘存於農耕群體中的「法不責眾」思維過於妥協,不能為了所謂的「維穩」,讓參與群搶群盜的人,仍能再一次地僥倖逃脫法律的制裁。

如果對於這些「法不責眾」思維的人群過於「綏靖」,就等於縱容這些無法無天者,其所產生的壞之效應,其產生的後果,就更難預測,發展到極致時,甚至對社會和國家極具破壞性!——歷史其實早已證明了這一點!

音樂節被群搶案別轉移焦點:「朋克」的農耕文化,須打上法的補丁 - 天天要聞

我們確實能夠理解南陽方面為了當地的形象,在打擊此案中所有違法者時所做的努力,但是,不論是當地的各個方面和機構,還是我們社會的所有人,都不應模糊和轉移了此事件的最大焦點:那就是對於如此「朋克」的農耕文化中的一大缺陷:「法不責眾」思維,決不能予以妥協與放過,一定要堅決打擊其中的所有違法行為,都能做到刻不容緩、決不手軟才行!【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音樂節被群搶案別轉移焦點:「朋克」的農耕文化,須打上法的補丁 - 天天要聞音樂節被群搶案別轉移焦點:「朋克」的農耕文化,須打上法的補丁 - 天天要聞音樂節被群搶案別轉移焦點:「朋克」的農耕文化,須打上法的補丁 - 天天要聞音樂節被群搶案別轉移焦點:「朋克」的農耕文化,須打上法的補丁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2025財政觀察|長三角「三公」經費普降,錢要用在刀刃上 - 天天要聞

2025財政觀察|長三角「三公」經費普降,錢要用在刀刃上

2025年,為「騰出更多資金用於發展所需、民生所盼」,「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的表述繼續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澎湃研究所持續關注長三角41城「三公」經費情況。「三公」經費包括財政撥款支出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2024年,長三角41城三公經費普遍上漲,漲幅最高的城市揚州達41....
徐鴻周,為逃避紀法懲處謀劃離職,是「逃逸式辭職」的典型 - 天天要聞

徐鴻周,為逃避紀法懲處謀劃離職,是「逃逸式辭職」的典型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銀行紀檢監察組、天津市紀委監委5月13日消息:日前,經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銀行紀檢監察組、天津市監委對中國銀行貴州省分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徐鴻周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5條金句,釐清SEC新主席的加密監管動向 - 天天要聞

5條金句,釐清SEC新主席的加密監管動向

2025 年 5 月 12 日,美國 SEC 再次在華盛頓特區舉辦加密任務小組圓桌會議,主題為「代幣化:鏈上轉移資產,傳統金融與去中心化金融的交匯點」。SEC 主席 Paul S. Atkins 發表了以「代幣化」為核心內容的演講。會議聚焦代幣化如何橋接傳統金融(TradFi)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區塊鏈技術在資產管理、資本市場效率和監管...
外交部:中英關係具有超出雙邊範疇的意義 - 天天要聞

外交部:中英關係具有超出雙邊範疇的意義

5月14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路透社記者提問,今年早些時候,英國和中國成功舉行了多年來的首次經濟與金融對話。與此同時,英國也與印度和美國達成了貿易協議。中方如何看待這些貿易協議?中方對中英經貿關係有何期待?林劍資料圖。圖源:外交部網站林劍表示,中英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主要經濟...
「中國在南美建巨型碼頭,確保替代美國糧食」 - 天天要聞

「中國在南美建巨型碼頭,確保替代美國糧食」

【文/觀察者網 王一】中國多年來對海外港口的戰略投資,在美國挑起對華貿易戰的背景下,備受外媒關注。「中國計劃確保能獲取南美洲的豐富農產品,桑托斯港符合這一整體規劃,」《華爾街日報》5月12日報道稱,這座陳舊港口是南美大豆和其他農產品出口的主要門戶,而對中國來說,這些農產品是替代美國農產品的最可行的來源。...